第382章 攻心爭寵

字數:6531   加入書籤

A+A-


    皇後得到想要的答案,便同皇帝道,“陛下,您回去吧,臣妾這樣的罪人不值當您過來。”
    人隻有愛得全心全意時,才容易被蒙蔽,可如今皇帝待她早不如從前,她擔心自己說多錯多。
    索性懂事些,還能博得皇帝好感,夫妻多年,她懂得如何拿捏皇帝。
    皇帝見她沒趁機求情癡纏,的確心軟了,“你既知錯,就養好身體。
    孩子回來要成婚,你這個做母後的多為孩子思量,彌補從前過錯,孩子良善或許能原諒你。
    我會讓韓美人過來為你調理,你配合她,莫再讓朕失望。”
    韓美人便是先前的韓女醫。
    皇帝對皇後心軟,但也不放心,想著讓韓美人盯著皇後。
    皇後明白他的心思,指甲狠狠掐進掌心裏,麵上依舊是後悔感恩模樣,“臣妾謝陛下。”
    她在心裏叫囂,假的,說什麽愛她都是假的,她才犯一點錯,皇帝就這樣不信任她,當真涼薄。
    皇帝不知她所想,語重心長,“那你好好用膳,朕去忙了。”
    走到一半時,皇帝想起什麽,又道,“對了,葉驚鴻還活著,如今已嫁給時晏,這次會陪著孩子們一起回來。”
    這是皇帝前幾日從謝霆舟的來信中得到的消息,告訴皇後,意在提醒她看在葉驚鴻的麵上別再為難葉楨。
    畢竟葉驚鴻於他們有恩。
    可皇後想到的是葉楨身後又多了一重依仗,葉驚鴻此人忠君愛國,但也護短,且對皇權不如尋常臣子那般畏懼。
    所以,更不能讓謝霆舟坐上那個位置,否則,她餘生真的要看葉楨臉色而活。
    故而在皇帝離開後,她叫來了娘家侄女鄭巧兒。
    “燕王世子那邊可有動靜?”
    鄭巧兒搖頭,“暫未收到宮外的信,不過我們的人確定您的信已經送到了燕王世子手裏。”
    當年,皇後賜死祖父,鄭家被發配,雲王出事,皇帝又懲治了鄭家。
    如今的鄭家無任何官職,成了最普通不過的百姓。
    但家族不甘心,得知帝後生了嫌隙,便趁著宮裏選新的宮女,讓她冒認別人的身份進了宮。
    意在接近皇後,挑唆皇後爭權。
    如今帝後不再如從前恩愛,女人被丈夫傷了心,失了丈夫這個依仗,就隻能依靠娘家。
    這對鄭家來說就是機會。
    她很幸運,一路選拔入宮,還被分到了鳳儀宮,聯絡到了皇後。
    而皇後也如叔伯們猜測的一樣,落魄後對鄭家的態度從疏離到親近。
    其實鄭巧兒很看不起這樣的皇後,為了討好皇帝,這些年對鄭家不聞不問,如今需要幫手了,便又想起娘家了。
    可瞧不起她也得配合行事,因鄭家如今也隻有皇後這一條路,而她亦受夠了鄭家的落魄,想要翻身的機會。
    隻可惜,如今鄭家也沒什麽可用之人,故而他們對燕地情況的了解也很難及時。
    皇後也知自己的現況,想了想,拿出一匣子銀票,“讓你兄長雇些人。”
    有錢能使鬼推磨,幸在她的錢財沒被皇帝收走。
    鄭巧兒忙接過。
    家族自不會將全部希望放在她一人身上,故而讓兄長偷偷跟著她一起來了京城,他們宮內宮外接應。
    有了錢,兄長辦事就容易許多。
    不過。
    “姑母,太子身後有大魏做依仗,陛下對太子也很是信任,燕王世子來了,真能有一爭之力嗎?”
    燕地貧瘠,燕王手裏也無兵權,而太子這邊錢財兵權都不缺,助力更是不少。
    兩方力量懸殊實在有些大。
    她想博富貴,可若是毫無勝算,那就沒必要博,性命更重要。
    “陛下得知您暈倒就趕了過來,可見陛下心裏頭還是有您的,若您能重得陛下歡心……”
    坐穩皇後之位,如從前那般幫著皇帝理政,其實比攛掇還不知是何態度的燕王世子奪嫡,穩妥得多。
    隻要皇後重新掌權,同樣也能拉拔鄭家。
    皇後看出她心誌不堅定,冷笑道,“陛下已生了退位之心,而你祖父曾企圖用天花謀害太子,更是屢次叫囂要廢太子。
    你叔伯們這些年又暗中教唆雲王與太子作對,你覺得等太子繼位,鄭家還有出頭之日?”
    鄭巧兒神色一滯,“陛下正直壯年,怎……怎會生出退位之心?”
    這是她萬萬沒想到的。
    若真是如此,那鄭家想要出頭,還真不能讓太子坐上那個位置。
    她將匣子裏的銀票,全部卷了塞進衣袖,“巧兒這就讓兄長打聽燕王世子的情況。”
    皇後看著她離開的背影,眸色陰鬱。
    鄭家一代不如一代,若非無人可用,她絕不會與他們共謀。
    可眼下……
    她垂眸,看著自己枯瘦的手指,眼裏生出怨毒。
    這雙手原本保養妥當,是天底下最尊貴的一雙手,都是葉楨,明明她不過是經曆喪子之痛下抱怨了兩句,葉楨讓讓她又怎麽了?
    她卻將事情鬧到這個地步。
    如今,她除了爭奪,早無退路。
    但其實她心裏也沒底,她也怕燕王世子不願爭,更知道燕王世子眼下和太子的懸殊。
    那就隻能從皇帝身上下手了。
    思及此,她抬手將桌案邊的食盒推翻。
    外頭的宮人聽的聲音,忙進來,就看見皇後趴伏在榻上,手無力地垂著,食盒摔了一地。
    像是進食時忽然昏迷般,宮人嚇壞了,忙喊道,“娘娘,娘娘,您怎麽了?”
    皇後氣聲道,“無礙,剛頭有些暈,沒坐住。”
    宮人哀求,“娘娘,往後讓奴婢們伺候您進食吧。”
    皇後絕食那日起,便說自己有錯,不配有人伺候,就常將他們趕到殿外。
    宮人害怕皇後出事,自己也跟著遭殃,因而讓人將這邊的情況稟給了陳伴君。
    沒一會兒,韓美人提著藥箱過來。
    “娘娘,陛下讓臣妾為您診治。”
    皇後很配合。
    韓美人診斷過後,開了藥方,直接讓鳳儀宮的人自己去抓藥,熬藥,不敢沾染半分。
    她是皇後送進宮的,比皇帝更清楚皇後對權力的執著,韓美人不信皇後真的會餓死自己,她擔心這是皇後贏回皇帝恩寵的手段。
    而自己被皇帝派來醫治皇後,極有可能再被皇後利用。
    故而小心謹慎。
    可喝過藥的皇後還是出了事,藥裏含有慢性毒藥,皇後吐血昏迷。
    那點子慢性毒藥用在尋常人身上,不會那麽快見效,但皇後如今身子虛弱,那點毒要了她半條命。
    看著臉色慘白如紙的皇後,皇帝雷霆大怒,“究竟怎麽回事?皇後的藥裏為何會有毒?”
    皇後虛弱慘笑,“韓美人,本宮這副殘軀,本就時日無多,你何須多此一舉。”
    這是告訴皇帝,她的毒是韓美人下的。
    皇帝眸色一厲,質問韓美人,“說,是不是你做的?”
    韓美人冤的很,將自己的藥方奉於皇帝麵前,“陛下明鑒,臣妾開的是滋補氣血,溫養身體的藥,裏頭不曾有任何慢性毒。
    抓藥和熬藥都是鳳儀宮的人,臣妾從沒想過害娘娘,臣妾冤枉啊。”
    可皇帝聽了這話,更怒了,“朕讓你負責皇後的調養,你竟如此慢待,滾出去。”
    藥方沒有問題,可不代表她沒有害皇後之心。
    如今皇後被禁足鳳儀宮,難保其餘後妃亦或者與他們相關的前朝勢力不會生出歹心,殺了皇後取而代之。
    這樣的後宮手段,他自小就見慣了,這也是他不願有別的妃嬪的原因之一。
    可如今後宮攏共才四人,就已經鬧出下毒之事,昔日不好的記憶湧上心頭,皇帝殺意四起。
    “查,給朕查,查出來朕必不輕饒。”
    皇後苦笑,“陛下,何必為臣妾這將死之人大動幹戈,陛下政務多,回去忙正事吧,臣妾也累了。”
    她闔上眸,生機盡失的樣子,讓皇帝心口就是一緊。
    雖沒再多呆,可皇帝交代宮人護好皇後。
    宮裏都是看皇帝臉色行事,尤其皇帝因皇後中毒大發脾氣,滿宮便知,皇帝依舊在意皇後。
    再也無人敢輕視皇後。
    甚至原本以為皇後失勢而輕待的宮人,開始討好皇後,“娘娘,韓美人被罰一年不得侍寢。
    她本就不受陛下待見,一年後陛下怕是早就忘了她,她這輩子等於入了冷宮。
    不過這都是她咎由自取,竟敢對娘娘您下毒,其餘兩位知道您在陛下心裏的位置,定也嚇得不敢對您不敬,還是娘娘您有福氣。”
    她有意奉承,可皇後卻沒什麽反應,再次將他們都趕了出去。
    一眾宮人離開,屋裏隻剩皇後時,皇後從榻上起身,行動雖不迅捷,但也無先前的孱弱。
    她走到藏東西的暗格處,從裏頭拿出一粒藥丸,身體的餘毒被清,先前胸悶無力的症狀頓時消失。
    皇帝沒查到那毒是誰下的,便遷怒負責此事的韓美人,可無人知曉,這毒是她自己給自己下的。
    皇帝最厭惡後宮爭鬥,她唯有以身入局,才能讓皇帝生出愧疚,愧疚自己納了後妃,連累了她。
    有了這份愧疚,皇帝才會寬恕她、
    在宮裏,帝王的寬恕某種程度上亦是恩寵,能讓她恢複皇後威嚴和權勢的同時,也能贏得追隨者。
    雖身體受了些苦,但一切都按她預料的發展,剛剛那宮人隻差把討好二字寫在臉上。
    如此,她還懼無人可用麽。
    思及此,皇後唇邊溢出一抹冷笑,她重又拿出一粒藥丸,送進嘴裏。
    剛剛恢複的精氣神,又開始萎靡,但她的身體卻是無礙的。
    先皇酷愛煉丹製毒,她跟他一場,自然不是什麽都沒學到,甚至她還有了收藏各種丹藥毒丸的喜好。
    隻這些皇帝不知。
    原先不告訴皇帝,是怕他覺得她不夠乖巧,如今她慶幸自己有所保留。
    緩緩走回到榻上,她咳嗽幾聲,吩咐道,“來人,去庫房拿些布料針線來,本宮想再為陛下做一次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