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草率行事
字數:4659 加入書籤
永輝公司在停產整頓期間違規生產,必然受到處罰,但他們是被查獲的唯一案例,究竟應該給予何種處罰,由於沒有參照,稽查組的三位核心成員一時拿不定主意,他們決定向上級機構匯報,讓上級部門做決定。
聽了稽查組的匯報,督察大隊很重視,有人建議處以重罰,並馬上關停企業,陳主任畢竟來自發改委,比較了解企業的處境,他認為違規生產發生在停產整頓期間,還沒有超出政策規定的截止日期,關鍵是永輝公司提供的轉變企業經營方向的整改措施,在稀土行業不僅具有導向性作用,而且已經付諸實施,對這樣一家主動尋求轉型升級的企業,無論如何不能一棍子打死,即使犯過錯誤,也要給予改正的機會。
最終,督察大隊決定給永輝公司罰款五萬元,責令法人代表作出深刻的書麵檢討,並在全市稀土行業進行通報批評的處罰。
消息轉到永輝公司,石雲峰感到非常震驚,公司發生這麽大的事,他竟然現在才知道,魏盛發究竟想幹什麽?
帶著一腔怒氣,石雲峰來到魏盛發辦公室,他進門就問:“魏總,最近公司發生了那麽大的事,你竟然一直瞞著我,你可別忘了,永輝公司是一家股份製企業,可不是你以前的盛發公司,那種獨斷的管理方式,在永輝公司行不通!”
魏盛發自知理虧,趕忙賠不是,“石總息怒,你請坐,這件事我做得確實欠妥,但我也有自己的考慮。”
“你有什麽考慮?永輝公司有嚴格的規章製度,管理層各有分工,你不通過我的同意就向生產部門下達指令,這是對公司正常管理的幹擾,你還一直瞞著我,這就是你的考慮嗎?”
“不是那麽回事兒,石總,你消消氣,聽我給你解釋。”
根據老魏的說法,他向生產部門下達重啟生產的指令,是想趁著還在整改期間,鑽政策的空子,畢竟多生產一天,就能為公司多創造一點經濟效益,全公司幾百號人,停產整頓以來,隻有支出,沒有收入,他替公司著急,抓住機會為公司創造效益,出發點絕對是好的,隻是沒想到被稽查組逮著了。
出事以後,為了不牽涉石雲峰,魏盛發自己把責任全扛了下來,一直對石雲峰隱瞞,隻是不想連累他。
這番冠冕堂皇的解釋,讓石雲峰的滿腔怒火有所消退,但他還是覺得魏盛發說的不全是實話,一定還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實際上,魏盛發越權下達重啟生產的指令,除了鑽政策空子,他確實還有另外的目的,一方麵他想試探政策執行力度,看看督察機構對違規行為究竟如何處罰,另外,他也想測試一下石雲峰對這種違規行為的忍耐程度。
在魏盛發看來,督察大隊的罰款力度並不大,罰款五萬外加深刻檢討和通報批評,對他來說算不了什麽,他的一番解釋,就讓石雲峰消氣了,說明石雲峰對違規行為並沒有嘴上說的那麽不可容忍。石雲峰和監管部門的善意,給魏盛發造成了錯覺,讓他以為即使違規,也不會付出太大的代價。......
轉眼間,石雲峰跟華昌材料研究院簽訂合作協議已經過去三個月了,按規定在協議生效的開始階段,由於試驗準備需要一些時間,頭三個月隻做一次試驗方麵的書麵匯報,以後每個月都要向委托方書麵匯報試驗進展。
乙方倒是信守承諾,石雲峰按時收到了稀土永磁材料科研項目負責人梁文建的第一次書麵匯報材料,在材料中老梁主要匯報了研發工作的準備情況,以及至今做了哪些工作。
但是,在以後連著幾次的匯報材料中,石雲峰看不出試驗取得了多大進展,雖然石雲峰不是專業人員,但他畢業於師範學院物理係,又創辦了生產車用輪胎和刹車片的四通集團,根據匯報材料給出的數據,對試驗結果還是可以做出大致判斷。
眼看時間過去了大半年,從乙方提供的書麵材料中,仍然看不出明顯的試驗進展,石雲峰心裏有點不踏實了,他要親自去華昌材料研究院的課題組,實地查看試驗情況,盡早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
到了華昌研究院所在的城市,已是傍晚時分,石雲峰先在上次那家賓館住下來,放下行李,洗漱一番後,在賓館外麵的一家小飯館吃過晚飯,又在街道上溜達了一陣,準備回賓館休息。
剛邁上台階,大門旁邊的賓館值班室有人跟石雲峰打招呼,“這位先生,你以前是不是在我們賓館住過?”
石雲峰停在原地,扭過頭來循聲望去,透過窗戶看見室內一位六十出頭的老年人正看著他,“老先生,你在跟我說話嗎?”
“除了你我,現在這裏沒有其他人。”
“哦,半年前我確實在這裏住過幾天,過去這麽長時間了,還記得我,你這記性夠好啊!”
“剛才翻看入住登記,發現你的身份不一般,這讓我想起了半年前入住過的一位旅客,倒不是我的記性有多好,像我們這種小賓館,很少見到有總經理董事長身份的旅客入住,一旦有這種身份的旅客住進來,都會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時間還早,願不願意進來坐一會兒?”
反正也沒事可幹,現在睡覺還有點早,石雲峰欣然答應陪老先生聊聊。
老人身體硬朗,精神矍鑠,非常健談,據他介紹,他曾是華昌材料研究院的一名工程師,這家賓館是他女兒下崗後開的,為了節省開支,自從去年退休後,老人便自告奮勇替他女兒值夜班。
一聽對方是華昌材料研究院的退休工程師,石雲峰來了興趣,“老先生,我來這裏正要去華昌材料研究院辦事,你們單位在金屬材料領域很有名氣,出過不少成果,我就是慕名而來跟他們合作的。”
“你要跟他們合作什麽項目?”
“我想跟他們合作開發稀土永磁材料。”
“你說的這種材料我不太懂,但這一定是一種新的金屬材料,估計開發難度不小,根據我對華昌研究院現狀的了解,在現有科技人員中,我想不出有誰適合擔當這樣的重任。”
據這位老先生介紹,華昌研究院以前確實具備全行業前三的科研實力,石雲峰母校那位資深教授,當時兼任一家金屬材料學術期刊的外聘編輯,在審稿過程中,不僅經常見到華昌材料研究院的作者投稿,而且論文質量都不錯,也許正是這個原因,那位老教授才向石雲峰推薦了華昌材料研究院。
但從五六年前開始,因為領導班子不思進取,隻顧吃老本,忽視後備力量的培養,原有的十幾名專家,一部分到了退休年齡,被外麵的企業或科研機構聘去當顧問,沒到退休年齡的幾名專家,由於不受重用或長期沒有合適的科研課題,也都跳槽離開了。
據老先生透露,跟石雲峰合作的研究二室第一課題組的梁文建,在合金材料領域發表過幾篇論文,算是華昌材料研究院現階段最拿得出手的技術精英,但在金屬新材料領域,好像沒聽說有什麽建樹。
跟老先生聊得很投機,在賓館值班室一直呆到晚上十點,石雲峰才回到自己的房間,洗漱過後準備睡覺,躺在床上卻怎麽也睡不著。回想起跟華昌材料研究院的合作經過,石雲峰非常自責,他覺得對母校老教授提供的信息沒有進行全麵甄別,在沒弄清楚合作單位真正科研實力的情況下,就急著簽訂合作協議,他認為自己的做法太草率了!
但是,作為一名涉足稀土行業不足一年,對稀土新材料一無所知的新手,走彎路,交學費,也算不上多麽丟人現眼。當年創建四通集團,在引進輪胎項目時,跟第一家設計院的合作就很不成功,交了一筆學費後,積攢了一定的經驗,不僅跟第二家設計院合作得很好,而且隨後不久跟刹車片項目科研機構第一次合作就很成功。
第二天上午八點多,石雲峰突然出現在華昌材料研究院技術處辦公室,見老黃感到很詫異,石雲峰急忙解釋:“黃處長,我出差路過你們這裏,順便下車看看試驗進展情況。事先沒給你打招呼,有點唐突,不好意思啊!”
“不唐突,石總請坐。”老黃起身迎接,準備沏茶。
“黃處長,別忙乎了。你能否跟課題組的梁專家聯係一下?我想去他們課題組親眼看一看試驗情況。”
“這——”老黃遲疑了一下,按規定,實驗室一般不允許外人擅自進入,但石雲峰是合作方的代表,不是局外人,課題組每個月都要向他提交匯報試驗進展的書麵材料,到現場親自察看試驗過程,倒也沒有什麽不妥,“好吧,你稍等,我給他們打電話,讓他們派人來接你。”
過了十幾分鍾,一位年輕人推門進屋,“黃處長,我來接石總去我們課題組。”
“好,石總,你跟他去吧。”
到了二室第一課題組,梁文建在實驗室門口迎接,兩人寒暄了幾句,他帶著石雲峰查看正在進行的三項試驗,不時講解幾句。
在試驗室轉了一圈,兩人回到老梁辦公室,基層的條件當然最簡陋,連喝水的杯子都沒有,老梁感到很尷尬,石雲峰根本沒把這當回事,“來之前我在賓館已經喝足了,梁工,你坐下,咱們談談試驗進展。”
梁文建跟石雲峰麵對麵坐在簡易辦公桌兩邊,他口頭匯報了從開始至今的試驗過程,石雲峰感覺跟書麵材料匯報的情況差不多。因為每一步的科研資金都按時足額到位,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年,課題組卻沒能拿出像樣的試驗結果,這令石雲峰既鬱悶又失望,“梁工,我想聽你一句實話,你認為按目前這個狀況,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得到咱們預期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