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配合默契

字數:4643   加入書籤

A+A-


    親眼所見的事實,讓石雲峰信心大增,從盛凱金屬研究所回來後,他先把情況向魏盛發作了通報,老魏不僅沒有分享的喜悅,反而顯得十分冷淡,“都過去一年多了,才取得這麽點進展,離賭局設定的條件還差十萬八千裏,石總,這點進展不值得高興,你還得抓緊時間呀!”
    都想贏得賭局,但兩人的心態完全不一樣,石雲峰一心想讓永輝公司轉變經營方向,擺脫對稀土資源的依賴,魏盛發則根本不顧公司的未來,他想贏得賭局,隻是看中了石雲峰在永輝公司的幾億資產。
    就像棋盤兩邊的一對棋手,石雲峰每走出有利的一步,魏盛發都覺得對自己是一種威脅,他不管對方獲勝的意義,隻希望石雲峰最終失敗,那幾億資產就歸他了。
    意識到魏盛發的小人格局,石雲峰不僅決定從此以後,在稀土材料開發取得完全成功之前,不再向魏盛發通報項目進展,而且堅定信心,一定要把項目開發成功,並實現工業化生產,為了讓永輝公司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他必須贏得這場賭局。
    因為此前跟華昌材料研究院合作不順利,石雲峰已經有三四個月沒向四通集團的同事們通報稀土材料項目的進展了,即使聚到一起,石雲峰也盡量避開稀土材料方麵的話題,因為自己草率行事,沒有選準合作夥伴,導致首次合作失敗了,他覺得沒法向那些同事解釋,還不如閉口不談。
    現在情況不同了,盛凱金屬研究所的課題組不僅拿出了稀土永磁材料樣品,對方項目負責人還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切實可行的試驗方案,石雲峰覺得有必要把這一進展跟老同事們分享。
    兩天後的一次四通集團高層會議結束後,石雲峰從公文包裏拿出一個小紙包,裏麵是一小片灰黑色金屬物品,他拿在手裏對大家說:“這就是合作夥伴開發出來的稀土永磁材料樣品。”
    “好長時間沒聽你提這件事了,沒想到樣品都出來了,看來項目進展順利,接下來該準備生產線建設了吧?”同事們七嘴八舌地問。
    “因為初次接觸稀土材料,先期走了一段彎路,現在總算步入正軌,近兩三個月可以說進展神速,但離成功還有一段距離,就這件樣品的工藝技術而言,生產成本太高,實現工業化意義不大。合作方接下來要通過工藝路線的改變和優化,把成本降下來,才能考慮建設工業化生產線。”石雲峰為人坦蕩,從不避諱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誤。
    沒有人關注此前走過的彎路,大家都建議為生產線建設提前做準備,畢竟生產項目的建設,涉及資金籌措、場地規劃、安全環保評估等一係列工作,其中任何一項都不是能夠輕易完成的任務。四通集團幾位高管跟石雲峰心有靈犀,把他想說的話,都替他說出來了。
    石雲峰非常清楚,將來建設稀土永磁材料生產線,必須依靠四通集團這些管理人員,因為永輝公司管理層,除了他自己,其他人既不具備生產線建設經驗,也沒有那樣的素質。尤其是董事長魏盛發,一門心思放在如何鑽政策空子上,總想打稀土資源的主意,巴不得石雲峰轉變企業經營方向的計劃失敗才好。
    幾位同事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石雲峰忍不住笑了,“還是咱們配合默契,今天跟你們通報這件事,就是想請大家有個思想準備,項目的工業化即將進入前期準備階段,永輝公司那邊沒有可用之人,很多工作可能就要麻煩大家了。”
    財務總監何樹青首先表態,“按照沈總以前的分析,稀土材料表麵上看是永輝公司的項目,實際上早晚會成為四通集團的事,所以,需要我們做什麽,石總盡管交代。”
    常務副總沈嵐善於從全局考慮問題,“石總,對即將開始的前期準備工作,你有什麽計劃嗎?”
    石雲峰親自主持建設了四通集團的所有生產項目,具有豐富的項目建設和管理經驗,但眼下的稀土永磁材料項目跟以前的生產項目有所不同,以前的項目都是引進成套的工藝技術,對方會提供所有需要的技術文件,而稀土材料屬於自己開發的項目,工藝技術當然由合作方提供,安全環保方麵的材料和手續,則需要自己解決,合作方隻能提供必要的技術參數。
    雖然事情不是太著急,為了讓計劃有條不紊地推進,石雲峰還是當場做了分工,他自己除了負責統籌整個稀土永磁材料項目的實施,還要跟地方政府協調,去有關部門立項,並申請項目建設用地,何樹青負責建設資金的籌措和調配,沈嵐跟環保和安監部門聯係,著手開展項目的環境和安全評估。
    因為永輝公司辦公室都是魏盛發安排的一幫閑散人員,各方麵工作能力都很差,加上老魏對稀土材料項目一點也不熱心,自從開始準備工作以後,石雲峰幹脆把很多事情都放在四通集團去做。四通集團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全都是根據能力招聘的,完全適應集團公司各方麵工作的需要。
    根據石雲峰提供的資料,辦公室工作人員隻用了三天,就分別完成了一份項目可行性報告和一份項目立項建議書。
    石雲峰是聞名省內的企業家,當地政界人士對他自然很熟悉,當他把這兩份材料放在天泉縣發改局分管工業項目的劉副局長麵前,對方跟他寒暄一番後問道:“石總,四通集團又要做什麽新項目?”
    “這次不是四通集團,是永輝公司,為了配合政府整治稀土行業亂象的號召,我們這個項目完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你一定感興趣,希望發改局盡快立項。”
    劉副局長一邊翻看立項報告,一邊說話,“再著急也得走必要的程序,即使我們部門不耽擱,十幾個部門的公章蓋完,少說也要一個月。急什麽嘛,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地辦。”
    “哎喲,劉局,企業都停產整頓一年多了,職工們沒事幹,公司隻能把他們組織起來進行文化培訓,不但給他們全額發工資,還要聘請教師,並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企業沒有收入,每天卻要一大筆支出,我們怎能不著急呀!”畢竟求人家辦事,要是在其他場合,石雲峰就得說對方站著說話不腰疼。
    雖然兩人算不上多好的朋友,起碼是老熟人,老劉說出了肺腑之言,“整治稀土行業亂象,就是我們部門牽頭執行的,你們這項目,不僅符合產業政策,也是我們鼓勵的發展方向,我可以現在就給你批準立項,但其他部門我管不了,而且規定的程序還必須走,石總,你能想出其他好辦法嗎?”
    石雲峰點了點頭,“我理解辦事程序,哪一步都不能少,在你們這裏把手續辦了,其他部門讓我們親自去跑,劉局,你覺得能節省點時間嗎?”
    老劉想了想,他相信石雲峰在天泉縣的辦事能力,“要是你親自跑,也許能節省幾天,但願你碰到的都是像我這樣的老熟人,如果給你辦事的人是新麵孔,那就不敢保證了。”
    “謝謝劉局提醒!但願我們遇到的都是像你這樣的好領導。”
    “不用謝。石總,有事你先去忙,就算你等在這裏,我也不能馬上給你辦立項手續,你起碼得讓我把兩份報告看完呀!”
    “好,我明天上午再來,你覺得可以嗎?劉局,今天下班後有沒有安排?如果有時間,我請你喝酒。”
    老劉趕忙擺手拒絕,“謝謝石總的好意!喝酒就免了,我還是抓緊時間審核你們的可行性報告和立項建議書,爭取盡量早點從我們部門放行。”
    石雲峰對項目建設流程太熟悉了,所有項目都必須先在發改部門立項,然後才能到其他職能部門辦理相關手續或證照,沒有獲得立項資格的項目,其他機構看都不看就會給你扔出來。
    劉副局長在上班時間跟有關人員打過招呼,利用下班時間在家裏看完了永輝公司的兩份材料,他覺得該項目符合立項條件,同意給予立項。
    第二天上午九點左右,石雲峰的車停車縣發改局的辦公樓前,他直接來到劉副局長辦公室,沒等他坐下,老劉就從抽屜裏取出立項批文遞給他,“石總,永輝公司的稀土材料生產項目已經正式立項,剩下的工作,你自己去跑吧。”
    沒想到老劉這麽痛快,石雲峰非常感激,“謝謝劉局!哪天我一定要請你吃飯。”
    “吃飯是小事,以後再說,快去忙吧。”
    從老劉辦公室出來,石雲峰坐上車,直奔開發區管委會,因為他想把稀土永磁材料生產項目建在天泉縣開發區。
    到了管委會,才發現劉副局長一語成讖,石雲峰從管委會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那裏了解到,前段時間縣裏進行了機構調整,管委會主任和三名副主任,都是從幾個農村鄉鎮調過來的新人。
    按照懸掛在迎賓大廳牆上的領導分工說明,石雲峰找到負責新項目的李副主任辦公室,進門後,沒等他自我介紹,這位白胖的副主任正在電腦上忙活,頭也不抬地問了一句,“有事嗎?”
    “李主任,我是永輝公司的,我們有個新項目想進開發區,這是發改局的立項批文和我們這個項目的材料。”說完,石雲峰把一摞文本遞了過去。
    “先放這兒吧。”
    放下文本後,石雲峰往後退了兩步,站在原地,等待對方的進一步指示。
    見石雲峰沒有離開,李副主任這才抬頭看了他一眼,“你還有事嗎?”
    “沒事了。李主任,我想問一下,我們這個項目的建設用地,什麽時候才能批下來?”
    “還不知道你們的項目能不能進開發區,現在就跟我要建設用地,你也太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