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火種

字數:4749   加入書籤

A+A-


    萬法歸墟 第二章 墟壤求生與文明火種
    那絲灰敗的光線,如同刺入永恒黑暗的第一根針,微弱,卻堅定不移。
    陳觀停止了徒勞的肢體掙紮,將全部意識沉入那枚殘破的“萬法源體”種子。挖掘,靠的不是這具僵硬身體的蠻力,而是對“規則”的撬動。
    他集中精神,再次於意識中“誦念”那斷斷續續的歌謠。這一次,他不再滿足於簡單的複現,而是嚐試去“理解”其韻律背後更深層的結構。這歌謠的發音方式古老而奇特,每一個音節的震顫都似乎與某種衰亡的法則共鳴。
    “天……地……玄……黃……”
    他一個字一個字地“咀嚼”,用意念模擬其聲波頻率,引導其在體內那些尚未完全損毀的能量回路中震蕩。過程艱澀無比,如同用生鏽的銼刀雕刻鑽石。這具身體內部的“經絡”或“回路”大多堵塞、斷裂,每一次意念引導,都伴隨著意識層麵的劇烈刺痛,仿佛在撕裂靈魂。
    但效果是顯著的。
    當“宇宙洪荒”四個字以一種完整的、帶著蒼涼意境的韻律在體內艱難勾勒完成時,萬法源體種子再次亮起!它貪婪地汲取著周圍墟壤中彌漫的、與“空間”、“時間”、“起源”相關的規則碎片,盡管這些碎片充滿了“崩壞”與“終結”的屬性。
    嗡!
    一聲幾不可聞的輕顫,陳觀“感知”到,身體正上方的厚重覆蓋物,其內部結構似乎發生了極其微妙的變化。一種“鬆散”、“分離”的概念,被源體之力強行注入其中。
    不是爆炸,不是融化。而是那一片區域的物質,其分子間作用力、其本身的“凝聚”屬性,被短暫地“否定”了。
    嘩啦……
    一片灰黑色的、顆粒狀的土壤簌簌落下,灑在陳觀臉上。一股濃烈到極致的腐朽氣息撲麵而來,幾乎讓他剛剛凝聚的意識再次渙散。這氣息中,不僅蘊含著物質的腐敗,更帶著一種法則朽壞的味道。
    但他終於看到了“天空”——如果那還能被稱為天空的話。
    一片無邊無際的、鉛灰色的、仿佛凝固的濃雲,低低地壓在頭頂,沒有日月星辰,隻有一種死寂的、均勻的灰暗光線,不知從何而來。空氣中漂浮著細小的灰色塵埃,如同永恒的雪。
    他艱難地轉動眼球(這具身體的眼睛似乎還能勉強工作),打量四周。
    他身處一個巨大的、傾斜的坑洞底部,像是某種撞擊或崩塌形成。周圍是堆積如山的、色彩暗淡的廢墟:斷裂的、銘刻著模糊符文的巨大石柱;扭曲的、失去光澤的金屬構件;以及大量無法辨認原本形態的、如同燒焦骨骸般的物質。一切都覆蓋著厚厚的、灰黑色的“塵土”——也就是剛剛落下的那種墟壤。
    這就是歸墟?萬物終結後的墳場?
    陳觀嚐試活動手臂,覆蓋在身上的墟壤因為剛才的“法則鬆動”,變得容易撥開一些。他花了不知多久,才勉強將上半身從廢墟中掙脫出來。
    身體沉重得不可思議,每一個動作都耗費巨大的心力。他低頭審視自己:皮膚是一種缺乏生機的灰白色,觸感冰冷堅硬,如同某種玉石。身上穿著一件破損嚴重的、材質不明的暗色長袍,勉強蔽體。這具身體,果然不是凡胎,但如今也近乎油盡燈枯。
    饑餓、幹渴的感覺並不強烈,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虛弱感”,仿佛生命本源正在被這片天地緩慢而堅定地抽走。萬法源體種子提供的微弱“活性”,僅僅是延緩這個過程。
    必須盡快找到穩定的“知識”來源和“規則碎片”富集地,否則遲早會徹底湮滅在這裏。
    他休息了片刻,積攢起一絲力氣,開始以坑底為中心,緩慢地爬行探查。動作遲緩得像一具真正的僵屍,但他觀察得極其仔細。
    “洞察”能力配合萬法源體的感知,讓他能“看”到更多東西。
    一塊半埋的金屬殘片上,殘留著一道淩厲的劍意規則碎片,雖然充滿了“斷裂”、“失效”的意味,但其本身的“鋒銳”概念依舊強大。源體種子微微發熱,記錄下了這種結構。
    一截焦黑的木頭,內部竟然還封存著一絲微弱的“生機”規則,但這生機充滿了“扭曲”、“掙紮”的屬性。種子同樣將其吸收、解析。
    他甚至在一堆碎石下,發現了一頁殘缺的、非金非紙的薄片,上麵用某種暗紅色的顏料書寫著幾個古老的文字。他不認識這種文字,但萬法源體卻能模糊地感知到文字中蘊含的“堅固”、“守護”的意境碎片。
    “知識……規則……這些都是‘燃料’……”陳觀意識中明悟。在這個無法直接吸收能量的世界,這些破碎的“道理”,就是唯一的力量之源。
    他如同最吝嗇的乞丐,收集著一切可能蘊含信息的“垃圾”。過程緩慢而危險,有一次他試圖觸碰一塊看似平靜的晶體,源體種子卻傳來尖銳的警告——那晶體內部封存著極度不穩定的“毀滅”規則碎片,一旦引動,足以將他這殘軀徹底抹去。
    他小心翼翼地避開那些危險源,繼續探索。坑洞很大,他花了很長時間(這裏沒有晝夜,隻能憑感覺估算),才爬到邊緣。
    趴在坑緣,向外望去,陳觀意識再次受到衝擊。
    眼前是一片望不到邊際的破碎大地。地貌扭曲,山巒傾頹,河流幹涸,隻剩下蜿蜒的河床。巨大的骸骨半埋在地下,有些屬於難以想象的巨獸,有些則依稀保持著人形,但骨骼晶瑩,遠超常人想象,那或許是仙神的遺骸。
    天空中,偶爾有巨大的、陰影般的碎片無聲滑過,像是世界的殘片。
    死寂。絕對的死寂。除了偶爾吹過的、帶著腐蝕性能量的微風,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
    絕望感如同冰冷的潮水,再次試圖淹沒他。在這樣的世界裏,生存的意義何在?
    但就在這時,他的目光被遠處一點極其微弱的、不同於鉛灰天空的光亮吸引了。
    那光亮非常暗淡,閃爍不定,仿佛隨時會熄滅。但它存在!在這片死寂的灰暗中,那點光,如同燈塔!
    是其他的幸存者?還是某種尚未完全湮滅的遺跡?
    無論如何,那是方向!
    陳觀精神一振。他需要更高效的行動方式。爬行太慢,而且消耗太大。
    他回想起之前凝聚“氣刃”和鬆動“墟壤”的過程。關鍵在於“理解”並“具現”某種規則。
    他看向自己的“雙腿”。這具身體的腿部結構同樣奇特,但多處節點黯淡。他需要一種能“移動”的規則。
    他想起了物理學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要移動,就需要一個反向的推力。
    如何產生推力?他現在沒有工具,隻能依靠自身。
    他集中意識,開始觀想。不是觀想仙法神通,而是觀想一個最簡單的物理模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他想象著,將體內由源體種子轉化的微弱“活性”,不是散亂地用於驅動肌肉(這身體是否有肌肉都存疑),而是將其高度壓縮,然後從腳底或手掌,向後“噴射”出去!
    這個過程涉及能量(活性)的轉化、方向的掌控、以及作用點的選擇。萬法源體種子瘋狂運轉,分析著這個“理念”的可行性,並從周圍環境中汲取著與“運動”、“方向”、“衝擊”相關的規則碎片。
    第一次嚐試,失敗了。活性在腳底潰散,隻激起一小撮塵土。
    第二次,他調整了“噴射”的角度和集中度。
    第三次,他加入了更精確的“矢量”概念。
    ……
    不知失敗了多少次,就在他感覺源體種子都開始變得黯淡時——
    嗤!
    一聲輕微的、氣流噴出的聲音響起!陳觀感到身體被一股微弱但確實存在的力量推得向前滑動了一小段距離!
    成功了!
    雖然移動距離不到一尺,而且方式粗糙低效,但這意味著,他找到了一條路!一條將科學理論,通過萬法源體,在這個規則崩壞的世界轉化為實際能力的路!
    他將其命名為【反衝步】。雖然簡陋,但這是希望之火!
    他再次望向遠方那點微光,眼神變得堅定。
    他開始一邊繼續收集沿途的規則碎片和信息殘渣,如同拾荒者收集文明的火種,一邊練習並改進【反衝步】,朝著那點微光的方向,艱難地、一步一步地,開始了他在歸墟之地的跋涉。
    身後,是埋葬仙神的廢墟。
    前方,是未知的微光。
    而他的手中,緊握著由無數破碎知識凝聚起的、脆弱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