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克汀病
字數:5584 加入書籤
於是,每天準時出現的鄭院長和金老(,剛進搶救大廳?(?[(,就對上了潤和帝、盧澹、盧申和白涿充滿期盼的眼神。
鄭院長什麽樣的眼神都見過,相當鬆馳:“早,精神都不錯。”
盧澹特別恭敬地把一木箱的畫和書信,送到鄭院長麵前:“請鄭醫仙解惑。”
護士長周潔拽來了大白板,把畫都用磁貼吸在板上,這一幅幅排列起來,給人非常大的視角衝擊。
鄭院長看不了大郢文字,把書信交給金老。
金老戴著老花鏡,把書信仔細看完,再把內容給鄭院長講了一遍。
鄭院長聽完“哦”一聲,連驚訝都沒有,麵向白奉禦:“他們不是山中精怪。”
譯語人和大郢眾人一樣眼巴巴地等鄭院長回答,趕緊同聲傳譯。
幾個異口同聲地問:“那他們是什麽?”
鄭院長拿起手機:“張主任嗎?找人把你們科碘缺乏病的教學視頻也好,還是書也好,最好是簡明易懂的,送到搶救大廳來。”
“好的,鄭院長。”
譯語人立刻翻譯,和大郢眾人一起望著自動門,不知道鄭院長找了誰來,心裏暗暗有些期待。
畢竟飛來醫館的醫仙們,醫術精湛,個性分明。
十五分鍾後,個子偏矮的內分泌科主任張蕾,抱著一本厚厚的教材,走進搶救大廳。
內分泌科張蕾主任,和婦產科前主任蘇溪,是女性科主任的兩個極端。
張蕾性子很慢,走路慢,說話慢,長相一般,個子偏矮,屬於扔進人堆找不著的那種。
蘇溪性子很急,走路快,說話快,珠圓玉潤老美人,不論在哪裏都忽視不了。
說實在的,大郢眾人尤其是白奉禦望著走進來的張蕾,有些失望;因為大郢醫裏沒有女性;張蕾又生得如此平常,與他們想象中的醫仙完全不同。
譯語人是知道張蕾的,因為住在普通外科重症病房的殷富,在張蕾的治療下,身體有了明顯的好轉,正在向手術指征靠攏。
“人不可貌相”說的就是張蕾。
鄭院長把張蕾領到大白板前麵:“大郢暮山縣,一個小山村裏,人都長這樣。”
張蕾拿出老花鏡戴上,仔細看了一遍,又在譯語人的翻譯下讀了信的內容,然後環顧四周:“我要問診的話,問誰?”
大郢眾人聽了譯語人的話,麵麵相覷,盧澹走上前去:“這位醫仙,您要問什麽?”
張蕾站直了也隻到盧澹的胸口,努力抬頭與他平視:“山土什麽顏色?村子附近有沒有溪流?除了這個村子,附近的有沒有這種情形?”
盧澹作為能臣,記憶力極好,書信內容一遍就記住,但是信裏沒有這方麵的內容,忽然看向白涿,仿佛看到了大救星:“白奉禦去過暮山縣采藥。”
白涿隻能硬著頭皮站出來:“醫仙,這與山土顏色與溪流有什麽關係?”暗暗腹緋,這位女醫仙行不行?
 張蕾不緊不慢地翻開比板磚還厚的教材,挑選了三張彩頁插圖給他們看:“像不像?”
盧澹和白涿立刻湊到彩頁前麵,看了以後倒吸一口涼氣,這彩頁上的“男子、女子和孩子”脖子明顯比常人粗。
飛來醫館的醫仙們這已經不是知識淵博,根本就是手眼通天,他們怎麽知道暮山縣矮人的事情?
張蕾繼續:“白……奉禦,你親眼見過那些人嗎?”
白涿點頭:“見過一人,交過手;下山以後還見過關在籠子裏的。脖子與這彩頁上的非常像。”然後把自己上山采藥、下山趕路的所見所聞詳說一遍。
張蕾認真聽完,又翻了一張彩頁:“正常人的頸項是這樣,如果身體肥胖的頸項是這樣……這樣粗的頸項,不該是一個村子獨有的,附近村子的人應該也有,隻是不那麽明顯。”
白涿捋著胡須想了又想,因為那幾天的經曆實在駭人,所以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那些圍在籠子邊的人,脖子也確實多少有一些;有些明顯,有些不明顯,最終點了一下頭:“確實如此。”
譯語人說得飛快。
盧澹聽完以後很不解:“醫仙沒到過那裏,如何得知?”
張蕾直接在白板上寫:“地方性缺碘性甲狀腺腫,土壤含有多種元素,碘就是其中之一,如果長期缺乏,身體就會出現脖子變粗的症狀。”
“孕婦孕期持續缺碘,食物單一,沒有額外補充,出生的孩子有很大概率得克汀病,隨著孩子長大,就會發現他們身材特別矮小,智力發育很差,又呆又矮小,俗稱呆小症。”
信息量太大,譯語人翻得有些艱難,好不容易說完,覺得口幹舌燥。
大郢眾人目瞪口呆地看著張蕾展示的各種彩色插圖,大受震撼,如果要說真話,他們一個都沒聽懂。
“碘是什麽?”
“甲狀腺是什麽?”
“元素又是什麽?”
張蕾平時確實慢吞吞,但是有條理地慢,所以,直接跳過漫長的科普時間:“經常食用海產品可以治療這個”
“海產品又是什麽?”大郢眾人仍然聽不懂。
張蕾想了想,又問:“大郢有沒有曬製的海鹽?”
盧澹思索片刻,回答:“大郢的都裏鎮、越州浙東觀、台州、溫州、雷州等沿海地區,都曬製海鹽,當地百姓也吃海鹽。”
張蕾聽完譯語人的翻譯:“這些頸項變粗的人隻是生病了,海鹽,海水中的海草,都可以治療;但那些呆小症的病人,可以給予海鹽和海草,但治療效果不佳。”
潤和帝聽完翻譯:“這個容易,命商人去采購海鹽,販賣至多山地區,當然,先直送一批去暮山縣。”
白涿仍然抱有一線希望:“張醫仙,那些……呆小病人該如何治療?”
張蕾停頓三秒:“他們矮小又呆傻,與野獸無異,活著隻有覓食和□□的需求,生育不出健康的孩子。就算給了海鹽或海草,治療效果也不行。”
“即使把他們送到這裏(,也無法治愈?([((,心智無法提升。最好的方法是阻止他們生育。”
大郢眾人眼中也有些許的失望,飛來醫館的醫仙都這樣說,那就一定無法治愈。
潤和帝迅速從枕頭下麵取出紙筆,沙沙地寫下。
白涿作為多年醫者,有醫學相關天生的敏感和直覺,又問:“張醫仙,如果不讓呆小症病人生育,是不是暮山縣就不會再有新的病人?”
張蕾搖頭:“如果那些頸項粗的女子懷孕,有很大機會生下呆小症的孩子。這個病征,預防最重要。”
“盡快將海鹽送到暮山縣,鹽價必須讓百姓吃得起,海鹽應該優先供給孕婦與孩童。”
潤和帝看著大郢眾人:“你們有誰能估算出采購海鹽並送到暮山縣,要多少時間?成本又是多少?賣多少銅錢才能不虧?”
譯語人一不留神,把這些也翻譯給了張蕾。
沒人能回答。
張蕾不以為然:“國都城的殷富也在這裏,他應該知道。”
這一說,大郢眾人又吃驚不小,殷富竟然在飛來醫館?
醫院的通訊恢複,問什麽都是一個電話的事情,很快就聯係到了普外科重症病房的殷富,挺巧的,他剛秤重結束,為新的減肥結果而高興。
聽完提問,殷富以為是鄭院長好奇,回答地特別實誠:
“海鹽也就是粗鹽,在沿海賣得便宜,貴在運費。三月開始就是雨季,沿海邊一路運送會到處下雨,鹽最怕水,損耗也多。三倍價才能不虧,四倍價才有的賺。”
“就算今日向離暮山縣最近的海鹽商要貨,少則五個月,多則六個月。”
“暮山縣山多人窮,三倍鹽都沒人買。所以,這筆買賣不會有人做,穩賠不賺。”
聽完殷富的回答,搶救大廳安靜極了。
殷富也好,普通商人也好,沒人願意憑白虧錢。
鄭院長看了一眼潤和帝,隻有他發話,暮山縣的病人們才能獲救。
盧澹則用醫館贈送的便捷紙筆,將張醫仙說的病因和治療都詳細記錄下來,盧滿做事用心,隻要暮山縣能做得好,靠著盧家助力,再多去幾個地方曆練,成為京官是早晚的事。
盧申望著奮筆疾書的盧澹,又看向潤和帝與白涿,奇怪的是,他倆都不言語。
盧家多能臣,所謂能臣必須能替陛下分憂,做事高效又利落。
盧申清了清嗓子:“陛下,正好盧家也要給盧滿回信,待老臣家采買一些海鹽,由送信家仆一起運到暮山縣。”
“等盧縣令試出海鹽的用量,看到粗脖子消退的效果,再大批采買海鹽如何?”
潤和帝微一頜首,臉上有些許笑容:“盧卿用心,孤看到了。不妨讓家仆在暮山縣多待一陣子,也讓盧滿多呈送一些畫。”
“大逞多山之地有不少,不知道其他地界是否也有此等病患?如果暮山縣醫治成功,其他地界的多山之地、也有粗脖子病症的百姓,是否可以借鑒吃海鹽的方法?”
“盧卿,海鹽一事暫且交給盧家,多多費心。孤等著好消息。”
盧申想要下床行禮,但是動不了,還被潤和帝一把摁住。
盧澹立刻恭敬行禮,招來上山的親信,把采買海鹽的事情吩咐下去;如果這件事成了,盧家上下又會多一份功績。!
 流雲南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