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疥瘡突現

字數:6026   加入書籤

A+A-


    劉主任剛出電梯,就看到殷遠和殷梨兄妹倆站在緊閉的複蘇室門外,手足無措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急得在原地直轉圈。
    複蘇室的譯語人也是第一次遇到手術傷口崩開的事情,比殷氏兄妹倆好不了多少,但好歹搶先看到劉主任出電梯,急忙迎上去。
    劉主任相信複蘇室醫護們的專業程度,把殷氏兄妹倆喊過來,對譯語人說:“術前談話裏都說過,現在除了互相信任,沒有其他辦法。”
    譯語人實時轉達。
    殷氏兄妹經曆過殷家最貧困和最興盛的時候,親眼目睹過阿耶被人當街毆打,隻因為殷家馬車在前麵;還見過弟妹們病死,阿耶阿娘痛徹心扉的樣子。
    自幼什麽苦什麽痛都忍得住,不知怎麽的,殷氏兄妹看到劉主任時,眼淚就流個不停。
    劉主任望著兄妹倆:“我當醫生這麽多年,見過太多突發狀況,所以,我不能對你們做任何保證,就像手術前談話一樣,我們盡力而為一起努力。”
    殷遠點頭,聽到電梯門開的聲音,看到普外科的醫生們風一般從眼前刮過,腳步沉穩又堅定,哪怕隻是一個又一個穿著白大褂的身影,都帶著讓人想要信任的吸引力。
    殷梨的眼淚卻更凶了,拽著劉主任的衣服:“劉醫仙,是奴不好,奴看阿耶躺得不太舒服,他執意要解開腹帶,說是後背綁得有些癢,給他捏肩捶腿,想讓他開心一些,就說了鹽稅改革的事情。”
    “阿耶先是不敢相信,因為有陛下和太子殿下的承諾,後來聽說是金老提的,他笑得特別大聲,不知是岔到氣還是怎麽的,直打噴嚏,沒捂肚子。”
    劉主任真是哭笑不得,但臉上和眼神都沒顯出半分,隻是從口袋裏掏了手帕紙給殷梨:“我知道了,現在進去給你阿耶做手術。”說完就徑直進了麻醉科。
    殷遠拉著殷梨在手術等候區坐下,拿著手帕紙給妹妹擦眼淚:“再哭眼睛要紅成小兔子了。”
    殷梨使勁把眼淚眨回去,好不容易恢複就瞪他:“你才小兔子!”
    殷遠拉著殷梨的手哄:“好好,我是……”
    ……
    劉主任換了刷手服,又從刷手間舉著雙手走進7號手術間,就看到殷富已經躺在手術台上,靜脈通路已經開通,麻醉醫生,台上和台下護士將一切都準備就緒。
    殷富眼巴巴地看著劉主任,忍不住幹笑:“劉主任,是我讓梨兒解開腹帶的,打噴嚏的時候忘了捂肚子……就……以後我一定注意。”
    劉主任隻能在心裏歎氣:“吃一塹長一智,記得就行。”
    殷富好不容易才從肚子崩開的恐懼裏掙脫,以後再怎麽肚皮癢、不舒服,也絕對不隨意解開腹帶,連連點頭:“記得,記得很牢。”
    劉主任解開腹帶、去掉保護的無菌碗,觀察崩開的傷口片刻,吩咐:“開始吧。”
    “是,主任!”
    修複手術有條不紊地開始,半小時後結束,殷富被送回
    複蘇室。(
    劉主任邊走邊解口罩,出了麻醉科大門,招呼殷氏兄妹:修補結束,不管現在住院,還是以後出院下山,都要格外注意。
    2本作者流雲南提醒您《我們醫院都穿了》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殷遠和殷梨向劉主任行禮:“謹記在心,多謝劉醫仙。”
    劉主任擺了擺手:“你們注意身體,手術後的日常照顧更辛苦。”
    “是。”殷氏兄妹目送劉主任走進電梯間。
    ……
    門診大廳的巨幅電子屏上,紅色字體飛快變化,救治病人數不斷增多。
    上山農戶們的病症五花八門,除了普遍的營養不良,以及務農時受的擦劃小傷,外科門診仔細處理,保證他們不會因此繼發感染。
    營養不良是大郢的糧食供應和社會生產力水平決定的,隻要紅薯、土豆和玉米試種成功,能在整個大郢推廣開來,那麽尋常百姓也能每天都吃飽飯。
    而這些農作物的杆和葉,都可以成為農畜的口糧,農畜們也可以獲得充足的食物,生育率和出肉率也能得到極大的提高。
    潤和帝與太子都有意減稅,給百姓休養生息的時間;有糧有肉,營養不良的百姓就會大幅減少。
    這些需要良政、良臣和極好地執行,也需要時間,急不來。
    所以,前台和導診們又把農戶們帶去了口腔科。
    口腔科醫生們又一次滿負荷工作,因為大郢的醫療水平限製,人人都有口腔問題,人人都不當回事。畢竟觀念如此,人年紀大了,牙齒就是會掉,人人都有蛀牙,沒什麽好奇怪的。
    口腔科醫生解釋得口幹舌燥,譯語人翻譯得嘴巴上都快有裂口了,農戶們堅定不疑地要求速戰速決,比如,牙齒蛀壞了?那就拔掉。
    醫治疾病,需要病人配合,同時雙向信任,所以口腔科醫生也不再勉強,壞牙一顆又一顆地拔。
    拔完以後靜坐半小時,農戶們決不耽擱一分鍾。
    農戶們隻關心怎樣才能盡快見到小徐農仙,牙不牙的,做根管?種牙?裝假牙?
    不,不,不行,沒什麽事能比小徐農仙教授播種術更重要。
    口腔問題暫時解決以後,農戶們去了皮膚科。
    皮膚科醫生們發現了共性問題,農戶們因為貧困沒錢去平康坊和胡姬酒肆花銷,自然也沒機會得花柳病;但是,他們的手指縫裏都有一個個半透明的小皰,又疼又癢,不少都抓破了。
    極少見的疥瘡就這樣出現在皮膚科醫生們的眼前,這是與生活水平密切相關的疾病,有傳染性,常常全家感染,由疥蟎蟲引起。
    居住在潮濕、不通風、缺乏光照的地方,人就容易感染疥蟎,疥蟎寄生在皮膚內產卵,幼蟲爬出以後的代謝物引發搔癢等症狀。
    皮膚搔癢,當然免不了手指的抓撓,這樣指甲縫隙裏就難免帶上疥蟎。
    人的雙手每天要觸碰許多物品,也每天都會有意無意地碰觸身體,自然會將肉眼看不見的疥蟎傳遍全身,一處癢,多處癢,最後就是渾身發癢。
    皮膚科醫
     生們發現,有些農戶們已經抓癢抓得指縫、手背、手腕、小腿、雙腳上全是道道血痕,有些血痕結了痂,有些血痕會持續被抓破,已經形成皮膚的色素沉著。
    疥瘡的癢與其他的搔癢不同,難以忍受,影響睡覺和休息,所以農戶們願意聽皮膚科醫生細說。
    皮膚科醫生對著指縫和抓破處取樣,搜集了許多的樣本送到檢驗科。
    於是,從來不閑的檢驗科更忙了。
    很快,送檢結果出來,確定是人形疥蟎。
    皮膚科主任得到檢驗結果,直接打電話問中央藥房:“有硫磺皂嗎?”
    還挺巧,這病在現代雖然少見,但藥房裏有硫磺皂。
    於是,感染了疥瘡的農戶們,每人都領到硫磺皂,並且知道勤洗澡更衣、衣物和床褥在陽光下曝曬,可以減少得疥蟎的機會。
    除了感激,農戶們驚歎於硫磺皂的體積,以及飛來醫館物品的神奇。
    而司農寺卿覺得,既然整個司農寺都上山,那就不能單純隻管農事,負責記錄的司農寺主簿帶著刀筆吏,本來是上山記錄農事,準備編纂農經的。
    自己和農戶的身體出了這麽多大恙小病的,而飛來醫館醫仙們都有極好的應對之策,反正閑著閑著,主簿和刀筆吏開始記錄飛來醫館醫仙們關於口腔、皮膚等科的注意事項,以及預防措施。
    到時候連同農經一起呈到潤和帝麵前,無論如何都是大功一件。
    從清晨到夜晚,主簿和刀筆吏記錄得眼脹手酸,但望著一撂又一撂、寫得滿滿當當的紙頁,內心雀躍又有著難以言說的滿足。
    事實證明,門診護士長金燕的心算和目測能力確實很強。
    等第一批上山的農戶們領了藥離開醫院時,剛好是門診下班時間。
    絢麗的晚霞把醫院和宿舍都映成了深淺不一的緋紅,連營養不良的農戶們臉上都帶著紅光。
    在工部能工巧匠們的努力下,兩日時間就在桃莊建造了可供農戶們居住的簡易房,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往返的時間。
    門診大廳的巨幅電子屏上,紅色字體顯示:“飛來醫館係統第十一項任務,完成進度627/2000,完成率313。”
    門診的醫護們收拾完東西,到一樓看向電子屏,長長地舒一口氣,嗯,雖然第十一項任務的要求很多,但現在看起來,完成任務的時間遠沒有預想得多。
    隻要病人夠多,完成任務不是問題。
    正在這時,司農寺的官員們整齊劃一地走到醫護麵前,鄭重其事地行禮。
    醫護們望著司農寺的官員們,正準備飛快開溜,而護士長金燕和皮膚科主任趕緊上前阻止,再次申明,飛來醫館自有禮數,無需行如此大禮。
    因為臨出發前,魏璋和太子都提醒過他們,如果飛來醫館的醫護們不願意他們行大禮,那就“恭敬不如從命。”
    官員們行禮不成,立刻取出這次帶上山的禮物,提前準備的端午節禮物。
    為了端午節禮物,司農寺卿專門到國子監找了魏璋,打聽醫仙們的喜好。
    魏璋說,一般來說吃食照單全收,金銀珠寶這些無所謂,但是他們對大郢特色的手工藝品很有興趣,說完又回去上課了。
    大郢的上巳節、清明節和寒食節靠得非常近,這三個節都已經過去,天氣也越來越熱,再按節禮相送實在不全時宜,所以司農寺官員們絞盡腦汁決定送端午節禮物。
    端午節禮物包括,賽龍舟獲勝隊的獎品,彩緞和銀碗一對,每個科室都有一份;百索九子粽六十六匣;菖蒲、艾葉、雄黃、鍾乳等藥材各六匣;五彩絲縷編製的手環,滿滿兩大箱,保證飛來醫館人人有份。
    皮膚科主任和門診護士長,以及醫護們,望著堆了半個大廳的禮物,啊這……
    正在這時,門診二樓傳來鄭院長的聲音:“收下吧,禮輕情意重。”
    於是,雙方互相道謝。
    接到消息的保科長帶著誌願者們和小推車,把藥材送去中藥房,其他禮物送到每個科室。
    於是,每個科室的醫生辦公室裏都放了銀碗,護士站放了彩緞。
    然後大家都好奇百索九子粽是什麽,打開裝粽子的匣子,提溜出一串九個小粽子,小巧玲瓏又可愛,哦,原來這就是九子粽啊。
    這麽可愛的小粽子,吃呢?還是吃呢?還是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