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過節

字數:13501   加入書籤

A+A-


    唐彬彬特別熟練地把一斛夜明珠交到鄭院長手裏,收好金牌,把文浩搖起來,去食堂吃晚飯,又被拉進“十八鐵馬群”,才發現當晚下山的人都在群裏。
    唐彬彬有種奇特的預感,估計以後再有遠程任務,主力就是“十八鐵馬”,每輛車都很大而且能裝,駕齡都在六年以上,男女都有。
    不得不說,緣份很玄學,其實都不熟,大部分都不認識,但出車那晚就是配合默契,仿佛相識多年。
    “十八鐵馬群”十分熱鬧,一見唐彬彬進群,也不知道誰起的頭,就排隊拜“唐仙”,感謝指路明燈。
    唐彬彬發了一個“awsl”的表情,順手把群消息屏了。
    兩人正吃著晚飯,裴瑩和蘇主任也進了食堂,取餐以後坐在他們對麵。
    唐彬彬和文浩兩人楞住,她倆也回來了?
    聊了以後才知道,太醫署的宿舍雖然精心布置過,但對於裴瑩和蘇主任兩人來說還是太熱了,蚊蟲也多,還有如廁和洗澡問題,所以趁著昨晚夜禁還是開車回醫院。
    四人與鄭院長商量以後,決定以後每天早出早歸,回醫院過夜。
    鄭院長了解情況以後,找到保科長,又找了工程師黃石,現在剛好是夏天,能不能改裝幾台太陽能電扇,讓教學四人組帶下山使用。
    黃石想了想,就跟著保科長去倉庫尋寶去了。
    ……
    經過兩天兩夜的救治,搶救大廳的危重病人們總算脫離危險,電解質紊亂大幅改善,全身感染得到很好的控製,雖然還沒醒,但生命體征已經恢複到正常水平。
    鄭院長不得不感歎:“還是因為年輕,生命力和求生欲都很強。”
    淩晨一點半,梧桐和魏勤兩人幾乎同時醒來。
    魏勤睜開眼睛,望著疲憊不堪的魏琮和魏璋,十秒後才摸了一下自己的臉,又摸了摸薄被,踢了踢上了夾板的雙腿,立刻疼得哀嚎一聲,這才算徹底反應過來。
    魏琮的雙眼瞬間紅了。
    魏勤猛地就想坐起來,被魏璋摁住,嘴巴開合著,情緒越來越激動。
    護士長周潔搖高床頭,把魏勤扶坐在舒服的位置,膝蓋下、腰後、肩下都墊了軟枕:“想說什麽寫下來。”
    魏勤抓了紙筆,寫得歪歪扭扭,把紙戳了好幾個洞:“見陛下!”
    魏琮一口氣差點上不來,兒子全身三處骨折,肺炎、昏迷了兩天兩夜(之前暈死了多少次還不知道),瘦得皮包骨頭回來,好不容易死裏逃生,連聲阿耶都沒喊,第一樁事竟然是“見陛下”。
    魏璋拿筆續寫:“何事?”
    魏勤抓著筆要寫“賑災”兩個字,卻怎麽也寫不出“賑”這個字,頭疼全身疼,氣得要扔筆,可這是飛來醫館的筆又舍不得,急著張嘴卻發不出聲音。
    周潔叫來值班的內科醫生,同時安撫魏勤,給他小半杯水慢慢喝。
    魏勤一口氣吸完,疼得直皺眉頭。
    醫生
    拿來小手電,看到魏勤張大的口腔裏,扁桃體腫脹嚴重還有膿點,囑咐:“抗生素已經足量,少說話,多喝水,多休息。”
    魏勤乖乖閉嘴,又在紙上寫“見陛下”,非常堅決。
    魏璋虛晃一巴掌呼過去:“你冷靜點,說不了話怎麽見陛下?讓陛下坐在你床邊看鬼畫符?”
    魏勤可憐兮兮地看著周潔,這件事真的很重要,護士長這麽善解人意一定能明白。
    片刻,實習護士去藥房拿來消腫的口腔噴霧,讓魏勤張大嘴巴,噗噗兩下。
    魏勤閉上眼睛深吸氣,五分鍾後覺得嗓子終於舒服一些,半小時後終於可以發出聲音:“劍南道百姓危矣,賑災糧和款項被蠶食殆盡,現在收到的賑災奏報都是假的!”
    “我們是逃回來的,沿途各州府郡縣都不提供幫助……一定要讓陛下知道,不然,官逼民反……”話還沒說完,魏勤眼淚決堤似的落下。
    後背都傴僂起來的魏琮和魏璋,忽然就坐直了,互看一眼,隻覺得不可思議,怎麽會呢?國都城文武百官都清換過半了。
    魏勤呼吸忽然急促起來:“文閣老家……百足之蟲,僵而不死,勾結吐蕃和突厥盤踞在各個山峰險穀,劍南道現在盜匪橫行……藥材、米糧、錢物根本運不進去。”
    魏璋打斷魏勤的話:“有沒有實證?人證或物證?”
    魏勤重重點頭,唯一完好的右手在身上一通亂摸,慌亂地發現隻有病號服時,又急忙看向護士長周潔,比劃著:“信,很厚的書信……”
    很快,一個大塑料袋被搬到魏勤身側放好,裏麵是所有脫下來的衣服,周潔回答:“都在這兒了。”
    魏勤的嗓子又發不出聲音,不斷比劃出剪刀的手勢。
    周潔遞來兩把剪刀。
    魏璋和魏琮趕緊把衣服都倒出來,大熱天的衣服混合了塵土、汗液和血漬等味道,倒出來就把人給薰到了,腦袋都薰暈了。
    周潔消毒了雙手,戴上手套;又拿了兩個口罩、兩副手套遞給他們。
    他倆有樣學樣地穿越好,把髒汙的衣服都剪開後,整理出四封特別厚實的書信,書信背後有紅字編號,打開後發現是用小張紙拚粘成的大張紙,文字和手印各占一半。
    魏勤指著隔壁床的梧桐,又指了搶救大廳裏的每張床。
    周潔反應最快:“每個人的衣服裏都藏了東西?”
    魏勤連連點頭,又做了個騎馬坐車的姿勢,還用力拍了拍床墊。
    魏璋驚愕:“你們坐的馬車上也有?在坐墊下的隔板裏?”
    魏勤繼續點頭,拚盡全力才能出聲:“快……去找!”
    魏璋跑出搶救大廳。
    周潔拿出大張的一次性大單和中單,鋪了大半個搶救大廳;然後把儲物櫃裏的大塑料袋都取出來,來放在地上;又拿來了一個幹淨的垃圾袋,用來裝拆出的書信。
    魏琮跪在地上,邊翻衣服邊剪開,翻到書信就放進垃圾袋裏。
    一小時後,大單
    和中單上全是剪碎的衣服條;以及滿滿一袋書信。
    魏琮把書信按背後紅字的順序整理好,跪坐的身影仿佛背負高山。
    搶救大廳的醫護們隻在和電視劇裏見過血書,冷不丁就這樣見到,而且還這麽多,內心受到了強烈衝擊。
    正在這時,梧桐一字一頓地開口,落下的淚水在薄被上暈開:“家主,奴可以成為魏小郎君的唇舌,奴可以進宮見陛下。(”
    背對梧桐的魏琮緩緩抬起手,搖了搖:若是要進宮見陛下,也是魏家家主,哪輪得到你??[((”
    魏璋離開了很久,直到破曉時分的鍾鼓聲傳到醫院,才再次出現在搶救大廳,走到魏琮身旁:“阿兄,入宮吧。”
    鄭院長和金老也剛好到達,被打包好的碎衣服楞住,又看著異常嚴肅的魏琮和魏璋,兩人臉上完全沒有至親醒來的喜悅。
    魏璋和魏琮兩人特別恭敬地向醫護們行了隆重的大禮:“有勞。”
    醫護們麵麵相覷,忽然有些懷念以前沒正形的魏璋,隻覺得現在的他特別陌生。
    魏璋看向鄭院長:“鄭院長,如果他們都醒了都能開口說話,麻煩打電話通知我,要開線上會議。”
    鄭院長點了點頭:“去吧。多帶些咖啡和能量棒,需要的話,簡英和黃石也可以帶著發電機下山。”
    “多謝鄭院長。”魏璋走出搶救大廳。
    經過多次口腔噴霧和用藥,魏勤的嗓子又好了一些,衝著周遭喊:“快醒過來,我們是很多人用命換回來的,沒資格睡這麽久!”
    周潔直接往魏勤嘴裏塞了一粒維生素含片:“閉嘴。”
    “唔……”魏勤毫無防備,差點被嗆到。
    上午七點四十五分,搶救大廳醫護交接班結束,夜班的大家拖著腳步往二樓值班房走去,因為夜間發生的事情,都覺得心力憔悴,剛到二樓就發現鄭院長和金老在門邊等著他們。
    鄭院長沒有樂嗬嗬,眼神很溫和:“我們隻能把大郢的一切都當作意外和回憶,自始至終,我們都在預防疾病、解除病痛、拯救生命,從來也不會改變。”
    “洗澡、吃早飯、然後都回宿舍睡覺去。”
    “是。”醫護們齊聲回答。
    醫院一切如常,有序地忙碌著。
    ……
    而山下的國都城,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劍南道節度使用錢財美色結交的利益關係網,欺上瞞下多年,妄圖一手遮天。
    勾結突厥吐蕃,劫掠、轉移賑災糧款草藥;坐視震區百姓困苦不堪、病死餓死,虛報受災人數騙取免稅減稅,瘋狂斂財等等大罪重罪,就這樣一朝敗露。
    “十八鐵馬”救回的二十三人以及車馬隊,帶回了震驚國都城的“劍南道地震和賑災真相”,人證們都在飛來醫館躺著,縫在衣服裏的、裝在馬車裏的物證全都按編號收集完整,送進太極殿。
    人證物證齊全,景和帝當即罷免與劍南道節度使結交甚秘的朝中大臣,同時封鎖國都城,用
     魚符調集軍隊趕赴劍南道,追剿吐番突厥賊寇,生擒劍南道節度使。
    但這一切都與飛來醫館無關,醫護們不是治病救人,就是在教書育人。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七月初一這天,搶救大廳的危重病人,各項身體指標終於達到手術指征,被送進手術室做骨科手術。
    因為他們發生骨折的時間較長,身體狀況又特別長,所以即使過了最佳手術時間,骨折處並沒有愈合多少,手術得以順利進行。
    手術後,他們轉入骨科病房,同時康複科介入,幫助他們盡可能恢複四肢傷處的功能,不至於影響術後的日常活動。
    除了需要手術的,保守治療的病人們也恢複得很不錯,開始下床活動,病人家屬們對醫護感激不盡,並且堅稱要住到完全康複的那一天。
    所以,這部分病人轉到了二樓留觀室,搶救大廳抓緊時間封閉消殺,為迎接新病人作準備。
    望著空空的搶救大廳,醫護們不知道怎麽的,忽然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七月初三,太醫令麥誠的下巴脫臼已經完全康複,不用每天吊著頜托;太醫令女兒麥暉的燒傷治療也趨於收尾,如果恢複得順利,以後能慢慢長好。
    又過了幾天,鄭院長在微信大群裏問:“孩子們,要不要過大郢的七夕?”
    這時,醫院的大家才意識到,已經農曆七月初五了。
    有人在群裏問:“大郢的七夕有什麽好玩的嗎?
    鄭院長很快發了語音:“大郢風俗,七月七中午曬書、曬衣服。”
    群裏驚詫的表情包爆滿,大夏天的,誰不天天曬衣服啊?沒勁。
    有人當嘴替:“國都城七夕晚上有燈會嗎?”
    “七夕晚上夜禁,永樂宮內比較熱鬧,晚上會往水裏放針乞巧,還穿九眼針,搗碎鳳仙花的花瓣,用來染紅指甲……”鄭院長忽然說不下去了,“怎麽全是女生玩的?”
    金老拿了鄭院長的手機發語音:“七夕晚上,不論男女都可以祭星,載歌載舞。”
    群裏靜悄悄,嘴替也忍不住:“算了,大熱天的,要不……食堂早晨供應巧果,就算過了。”
    群裏一大群“+1”,過節不就是圖一個清閑和吃喝玩樂嘛,大熱天的載歌載舞太熱,現代年輕人不論男女都不那麽熱衷於談戀愛,吃各種口味的巧果是最優選。
    食堂大廚回答:“巧果可以有,如果大家願意自己動手做巧果也可以。巧果體驗活動,願意參加的群裏接龍。”
    世事難料,參與接龍的都是帶娃家長,沒什麽,就是讓自家娃刷點經驗值。
    於是,七月初六晚上七點,食堂裏臨時搭出的超大案板上,各種巧果餡料,油酥、麵粉等等,一字擺開,孩子和家長圍著大廚們學習如果做巧果。
    食堂裏熱鬧極了。
    七月初七早晨,食堂供應各種形狀質樸、餡料滿滿的“巧果”,皆大歡喜。
    也是這一天,忙了一個多月的大內科樓,太醫署和國
    子監住院的學生們,開始分批帶藥出院,並被通知定期上山複查,複查時帶回藥品包裝。
    到了七月底,最後一批學生也順利出院,大內科樓全樓封閉消殺,醫護們長舒一口氣,不容易啊。
    太醫署和國子監的學生們不是非富即貴,除了極少數富戶之子,其他的都是高門大戶。
    學生家屬們對飛來醫館感激不盡,除了積極繳納標準量的米麵糧油,還動不動就往山上送各種屬於貢品的食材,不論價值,隻是表達心意。
    畢竟,整個國都城都認為,論美食和豐富食材,除了飛來醫館,其他都是渣渣。
    因為桃莊試驗田的土豆和紅薯大豐收!
    畝產量高到司農寺的官員們和農戶們都哭了,邊刨地邊撿邊哭,太開心了,太高興了!
    老徐和小徐也很高興,同時指導他們收割和儲藏的注意點。
    因為盛夏時節,老徐和小徐帶著農戶們采紅薯藤當菜吃,大家都覺得清脆爽口,比醃菜好吃得多,牛羊馬也喜歡吃;所以農戶們邊翻地邊收拾土豆枝芽,也準備留著當菜吃。
    小徐再三強調,土豆枝芽含有大量的龍葵毒素所以不能食用,不論是人還是牲畜;而且儲存的土豆超過三個月,隻要溫濕度合適就會發芽,發芽的土豆同樣含有大量的龍葵毒素,不能食用。
    司農寺官員邊畫邊記錄,和農戶一起覺得可惜,不然,這麽多枝芽可以做多少菜,或者喂多少牛羊馬。
    然而,翻完第一畝試驗地的土豆和紅薯時,司農寺官員們過秤時來回複秤,用來記錄的紙頁都沾了淚水,土豆畝產兩千斤,紅薯畝產四千斤,太開心啦!真的好高興啊!
    老徐和小徐卻沒覺得多高興,如果不算現代與古代的計量單位差的話,這產量真的很一般。但一想到這些田並沒有施多少肥,沒用過農藥,追肥也很少,就……還行。
    人多力量大,三天時間,土豆和紅薯都收完了,桃莊所有的開闊地都堆滿了,每個人臉上都喜氣洋洋的,比去年過年還要高興。
    老徐和小徐又教農戶們怎麽優選種子,全都挑選一遍以後,種子特別用心地保存好。
    然後小徐讓桃莊的村民們,按每家人口,每人拿一個紅薯和一個土豆,帶回家在做飯後埋進灶台的灰堆裏,兩刻鍾以後拿出來。
    兩刻鍾後,家家戶戶把烤好的土豆和紅薯都裝進笸籮裏端出家門,香味飄得整個桃莊都聞得到。
    司農寺的官員和農戶們每人都嚐了一塊紅薯,這……好香甜,怎麽會有自然結成、像蜜糖一樣甜的作物?葉子當菜也好吃!
    桃莊裏傳出最熱烈的歡呼聲,種成了!豐收啦!太好吃啦!
    司農寺官員完成所有的秤量以後,核算出土豆平均畝產一千九百斤,紅薯平均畝產三千八百斤,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當下就帶了這些日子的記錄,拉了一車土豆和一車紅薯進了國都城,送到宮門外。
    不僅如此,官員們還照著小徐農仙的描述,寫了土豆和紅薯的各種吃法,烤著
    吃是最簡單的。(
    當天,景和帝、皇後和太後,以及滿朝文武,都吃到了香甜軟糯的烤紅薯,以及沒那麽甜但是很糯的烤土豆。
    ?想看流雲南寫的《我們醫院都穿了》第 190 章 過節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屬實是滿座皆驚的程度,飛來醫館真是眾仙雲集的地方,有飛來醫館的大郢如此幸運!
    景和帝卻想到一樁事情,問司農寺官員:“孤記得當初還種了玉米。”
    司農寺官員又哭了:“小徐農仙趕春種的時候就說了,玉米種偏嫩不夠成熟,可能種不出來。那麽多畝地總共隻收了一筐,全都留種,等到明年再種。”
    景和帝微微點頭,給了司農寺所有官員封賞,還另外給了司農寺治下農戶們賞賜。
    司農寺官員們滿心歡喜地領了賞,高高興興地退下。
    年齡很大的官員暗下決心,一定照著醫仙的要求鍛煉身體,明年才有可能嚐到飛來醫館的玉米!土豆和紅薯都已經這麽好吃高產了,不知道玉米又該是何等美味?
    ……
    國都城裏,飛來醫館大廚下山進駐醉霄樓的消息,在當天就傳播開來,早食的生意天天爆滿,兩位掌櫃喜出望外之餘,隱隱也有些心疼。
    因為按照約定,劍南道二次賑災時,醉霄樓按照飛來醫館營養師的建議,做了很多雜糧肉末胡餅作為賑災糧一並帶出國都城。
    簡稱“痛並快樂著”。
    同時,經過食堂大廚分批下山教徒弟,終於把醉霄樓的廚子們鍛煉得可以上山實習的程度。
    七月三十,廚子們特別認真地沐浴更衣,收拾包裹。
    八月初一,他們在破曉出發,駕著醉霄樓的馬車,裝了用心準備的新鮮食材,用最快的速度通過延平門,一路向西,遠遠就看到了矗立的“天梯”,激動不已。
    而對於醫院全體工作人員來說,天氣應了“七月流火”,氣溫降得很快,中午還是熱,晚上很冷,雖然醫院一年四季基本恒溫,但進進出出還是有些不適應。
    醉霄樓廚子上山的事情,忙碌的醫護人員根本不知道,隻是在當晚,食堂增加了醉霄樓的特色大菜——渾羊歿忽。
    廚子們共扛一張大木盤走進食堂,盤子裏放著的是一頭完整的冒著熱氣和焦香的烤全羊。
    醫護人員有些懵,天剛冷就吃羊肉?還是烤全羊,好奢侈!
    但是吧,端上來的明明是羊,為何報菜名的時候解釋是禽類菜色?
    正在這時,一位廚子拿出刀來,把羊肚子剖開,大家才發現裏麵竟然有一隻烤鵝,哇!
    廚子又拿刀把烤鵝的肚子剖開,裏麵是滿滿的肉和糯米飯。
    醉霄樓的廚子們第一天上山,就感受到食堂特有的輕鬆氛圍,大廚們和氣但要求不低,會把事情說得很詳細,與他們小時候痛苦的學徒經曆完全不同。
    所以,廚子們很用心地把烤全羊、烤鵝和糯米飯細分成若幹份,足夠讓每位醫護都嚐個味兒,因為後來還有醉霄樓的特色菜——蒸豬肉。
    醫護們多少有些挑食,有些人不吃羊肉,但因為醉霄樓
     廚子特別的烹製方法,以及他們真摯的眼神,每個人都吃完了。
    總結下來,羊肉有極淡的膻味,但因為複合香料的關係,混合以後肉香的味道更濃鬱,味道不錯。
    接著,廚子們就端著一盤盤的蒸豬肉走到食堂,按四人一盤的份額上。
    醫護們望著熱騰騰的蒸豬肉,以及擺在盤邊搭配的複合蒜汁和金黃色麵餅,覺得這也有點意思。
    廚子給醫護們示範,因為有些緊張,挾肉片的時候還差點掉在地上,總算穩住以後才將蒸得很爛的肉片搗蒜,淋上複合蒜汁,然後用金黃麵餅包裹就可以吃了。
    醫護們有樣學樣,一大口塞嘴裏,肉香蒜香和麵餅的焦香混合起來,還讓人挺有食欲。
    蒸豬肉吃完以後,醫護們見廚子們收走盤碟,裏麵隱約傳來上菜的聲音,沒多久,廚子們端了一盤又一盤亮紅色的、似曾相識的菜色走來。
    走在近前一看,醫護們驚詫地發現是螃蟹,頓時又驚又喜,思量著今年中秋節還沒到就吃上了?
    下一秒,他們就發現隱約有什麽不對勁,這螃蟹是糖蜜醃成甜口的,老天啊,怎麽能這樣暴殄天物?直接水煮一下多好!
    醉霄樓的廚子們因為醫仙們吃了前兩道菜,心中歡喜,以為第三道菜也一樣受歡迎,萬萬沒想到,醫仙們的臉色神情能這麽複雜,哪裏不對嗎?
    食堂大廚見了,過來打圓場:“我們這裏做螃蟹直接水煮,煮熟煮透,灑薑絲蘸醋,吃個鮮甜味兒。你們這做法,真不太習慣。”和巧克力餡的餃子有得一拚。
    醉霄樓廚子恍然大悟,趕緊把蜜螃蟹收走,上了食堂大廚們準備的菜色。
    醫護們向醉霄樓的廚子們表示感謝和實在吃不慣的歉意,廚子們受寵若驚。
    醉霄樓的廚子們就在食堂紮根下來,每天跟著大廚和誌願者們忙前忙後、學做菜、儲存等等,還有幸到庫房裏看了一下,隻覺得仙宮的食物也不過如此。
    日子一天天過去,每天都有醫護下意識走到門診大樓的電子屏前麵看進度,但可惜的是,第十二項任務的進度條走得格外艱難,林林總總加起來才兩百多人,離總數六千遠得令人沮喪。
    八月十三這天,鄭院長又在群裏問:“中秋節大家想怎麽過?”
    食堂大廚立刻接話茬:“開一節月餅體驗課?”
    帶娃家長們立刻開始接龍。
    又有人問:“中秋節,國都城有燈會嗎?”
    片刻以後,鄭院長回複:“大郢不過中秋節。”
    滿群皆驚,不是,中秋節法定假期,大郢竟然不過?多奇怪!
    (注:我買的參考資料裏沒有提過中秋節的事情,然後緊急搜索了一下,有些說過,有些說不過……考慮再三,還是選擇大郢不過中秋節。)
    鄭院長又在群裏發言:“八月十五那天,景和帝約了術後複查,所以打算邀請他在食堂吃晚飯,同時也邀請司農寺的官員們。”
    現代人過節的意義就是放假、吃吃喝
    喝。(
    可是誰也沒想到,大郢不過中秋節這五個字會讓這麽多人心裏空落落的,因為認真算起來,已經穿越七個多月了,與親朋好友一直是失聯狀態。
    2本作者流雲南提醒您最全的《我們醫院都穿了》盡在[],域名[((
    不知道c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失,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和猜測?
    也不知道,親朋好友發現自己連人帶單位都沒了,會有什麽反應和表現?
    這一刻,“每逢佳節倍思親”讓每個人都有了如此深刻又具象化的感受,是啊,盡管平日刻意回避,可臨近中秋節,望著日益變圓的月亮,思念如此明顯,揮之不去。
    鄭院長安慰:“一年十二個月,如果我們能在截止期以前完成第十二項任務,就能回現代了。現在是八月,還有三個半月,也就是一百天。”
    “一百天回家倒計時!”群裏嘴替跳出來。
    群裏其他人表示同意,好主意!誰這麽有才想起來的?從來沒覺得倒計時有什麽可期待的,現在忽然就有了感覺。
    “回家”簡單兩個字,代表心有歸處,前方有路,方法總比困難多。
    鄭院長接話茬:“八月十五請景和帝、皇後和太後上山,感謝他們太多的禮物;八月十六,你們想邀請大郢的誰上山都可以,但要事先通知食堂。”
    “鄭院長威武!”
    “謝謝院長。”
    正在這時,在太醫署的蘇主任發消息:“院長,我想邀請太醫署的太醫正和女學生們到醫院食堂吃晚飯。”
    鄭院長回複:“可以”。
    與此同時,正在太醫署授課的太醫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女學生們,聽到蘇主任說這個消息,激動得直蹦噠,太好了!又可以去飛來醫館了!還可以吃食堂的飯菜!!
     流雲南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