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簽約
字數:11712 加入書籤
史蒂夫納什看了眼手機,東部時間上午11:15分,距離晚上和金州勇士的比賽開始還有8個多小時,而距離長島籃網和蜂群隊的比賽結束,已經過去了10分鍾。他坐在靠背椅上伸了個懶腰,讓混亂的腦子稍稍清空一下。
作為球隊主教練,昨天晚上和今天上午,他在房間裏為接下來連續的客場比賽做賽前準備,並抽空開了兩個短會。他從沒有花那麽多時間坐在筆記本電腦屏幕前看那樣多的比賽錄像和數據分析表,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獲取資料提供了便利,但也為信息的提取和篩選帶來巨大的麻煩。
信息實在是太多了,不論是數量還是種類,已經多到了龐雜的地步。
納什起身給自己衝泡了一杯黑咖啡,他需要咖啡因提一提神。球員時期,納什從不喝咖啡因飲料,他的飲食極為健康和克製。無麩質的麥片,杏仁,西藍花,雞胸肉,魚肉,水果沙拉還有糙米飯是他飲食菜單中的常客。這一習慣他保持到了現在,並每天保持固定量的運動,所以雖然已47歲,他依舊有著運動員時期的良好身材,甚至更瘦。
從這點可以看出,納什的性格中有著極為固執、偏狹的一麵,否則一個人很難對飲食、身材規律克製到這種地步。即便是以偏執著稱的科比布萊恩特,退役後也有一段時間的發福,納什卻完全沒有。隻是納什日常生活中的謙遜、溫和,以及風度翩翩的形象讓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
咖啡的苦味在口腔中化開,這種少有的刺激讓納什能從混亂中稍稍擺脫出來。混亂,令人苦惱的混亂。太多的信息、想法呈現在他麵前,他力圖像當年打球時那樣,發現一個好的機會,用他精確無誤的手法將球傳到那裏,把機會轉化成為得分,一切就明了了。
當初西恩馬克斯找到他擔任籃網主教練時,納什就是這麽想的,馬克斯也是這麽想的,老板蔡崇信也是這麽想的,包括籃網的球員,助理教練,還有布魯克林的球迷們,都是這麽想的。
畢竟他的球員生涯那樣輝煌,他在球場上作為指揮官是那樣的威風八麵。兩屆MVP,引領後來籃球潮流的小球快攻打法,震撼聯盟的20042005賽季鳳凰城太陽,這些都是加諸在他身上的光環,他值得這些光環,但這些光環對他的執教毫無用處。主教練的工作也和控球後衛截然不同,起碼在納什看來,差的太多了。
又喝了一口咖啡,納什想起了2004年夏天剛回菲尼克斯時的情形,可能人在迷茫和困惑時,就容易想到以前美好的事。
馬克庫班因為擔心納什的傷病和年齡,並聽信數據分析師“高薪簽約30歲以上球員回報很低”的報告,隻願意給他4年4800萬美元的合約。而太陽派了一個12人組成的招募團隊,帶著5年6000萬美元的合約來到達拉斯,希望接納什回家,回到1996年選中他進入NBA的地方。
麵對這樣的條件,納什的選擇就很明確了,回菲尼克斯。他依舊記得第一堂訓練課,在亞利桑那州的小城弗拉格斯塔夫,1986年起太陽隊就在那裏訓練,1996年當然也是,到處都充滿著舊時光的氣息。
那時候太陽負責訓練的教練組成員隻有10個人,主教練,三個助理教練,三個體能教練,兩個球員和一個設備經理。錄像分析師由助理教練兼任,醫療團隊由卡特醫生的醫療中心負責。整個管理層核心員工大概20人左右。
更少的人意味著更緊密的關係,大家可以很親密,很容易成為朋友。互相之間有很多私下接觸的機會,有些人身兼數職,他的工作時刻與你相連,想疏離都不行。在納什看來,這是真正的團隊,屬於老派籃球人的集體理念,以情感為紐帶。
他猶記得某個夏天,他和兩個朋友,還有幾個隊友在訓練之餘找地方喝一杯。當時他回到了達拉斯,決定找街上的酒吧,每個酒吧隻喝一杯啤酒,然後跑向下一個酒吧再喝一杯,直到穿越整座城市。
納什衝在了最前麵,第一個穿過了達拉斯,每到一個酒吧喝完一杯酒,他就發短信通知朋友,他在XX酒吧喝完一杯,你們快來。其中最遠的兩家酒吧他跑了10公裏,他讓喝酒成為了一次訓練,也給朋友、隊友留下了深刻印象,加深了之間的友誼。
來籃網之前,納什抱著同樣的想法,希望和團隊的每個成員,每個球員成為朋友。私下有很多時間相處,能心貼心的交流想法,為了最終目標而奮鬥。不過在真正接觸到他要管理的團隊後,這種想法就消失了。
籃網整個教練組目前為止一共有31人,一個主教練,八個助理教練,五個球探,五個體能教練,一個運動教練,一個運動表現教練,一個投籃教練,一個運動科學總監,一個運動醫學主任,三個錄像分析員,一個分析總監,一個設備經理,兩個球員發展協調員。
教練組成員的總數是球員大名單總數的兩倍,這還不包括一些訓練師,實習生,醫療團隊,以及各種臨時工。整個管理層核心員工數達到55人,算上非核心人員,有接近兩百人。
雖然在金州勇士兼職顧問時,納什已經知道現在NBA球隊教練組、管理層人數已經出現了大膨脹,但那會兒他畢竟是兼職,不是核心成員,拿到總冠軍也隻能偷偷摸一摸獎杯,對如何管理這樣龐大的團隊沒有直觀感受。
現在不同,他是主教練,是教練團隊的核心人物,處在正中心,一切都在圍繞著他,一切都在朝向著他。他沒有機會和球員出去喝一杯,沒有時間坐下好好聊一聊,因為要管的人,處理的事太多。尤其是詹姆斯哈登的交易完成後,從內到外,鋪天蓋地的壓力和信息傳來。
納什悲哀地意識到,在球場下,他再無法像球員時期那樣,成為一個受人尊敬愛戴的社團大哥,而是成為一個忙忙碌碌,不停發號施令的辦公室主管。因為角色不同了,時代也不同了。
而在熟悉的球場上,情況要更糟一些。做球員時,當他傳出一個好球,隊友會直接得分,給予簡單明了的反饋,他做對了。
可是在主教練位置,當他做出一個決定時,不會有即時的反饋,他需要等待。有時候以為錯了,但效果還不錯。有時候覺得挺好,可沒什麽結果。有時候正確不代表勝利,球隊的化學反應令人捉摸不透。
而且數據分析總是告訴他,“情況不是你想的那樣”,“事實和你的直覺有偏差”,“根據大數據樣本,我們應該這麽做……”作為曾經的超級巨星,他賴以生存的直覺和經驗也在被顛覆。
對於主教練而言,這種無法掌控感其實是常態,可作為球員時,納什是那個掌控一切的人,這種失控感令他苦惱。難怪總說,優秀的球員難以成為優秀的教練,有人說因為好的球員無法理解普通球員的想法。
恐怕這隻是原因之一,還有角色身份的落差感,對比賽的掌控感缺失,以及這個時代變得太快,優秀的球員更容易沉溺在獲得成功的時空裏,而對於新時代的變化難以適應。
一杯咖啡已經見底,這時,筆記本上彈出一則新聞報道,和籃網有關:《凱裏歐文告訴詹姆斯哈登,“你是控球後衛,我要打得分後衛”,布魯克林籃網隊確定了球隊角色》
是ESPN的報道,他們在昨天球隊的適應訓練中,對籃網球員進行了簡單的交談和采訪,記者肯定詢問了隊內球權分配的問題,這是哈登被交易到籃網後,外界最關心,也最容易引發質疑的問題。
三個人,球到底夠不夠分?這也是納什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這篇報道一下將納什拉回到現實,他點開文章看了一眼,歐文明確說他可以打得分後衛,哈登來打控球後衛。來到籃網後,哈登的場均助攻是11次,的確是非常優秀的控球後衛數據。而歐文身上的得分屬性,確實比他的組織屬性要強的多。
對於這點,納什沒有疑義,歐文、哈登、杜蘭特三人目前為止關係是很好的。歐文和杜蘭特商量好一起來籃網打球,而哈登和杜蘭特的關係自不必說。作為主教練,納什在公開場合當然全力支持和誇讚三名球員,他們的賽場表現的確沒話說,是聯盟最好的一批球員。
私下裏,當納什意識到自己無法和每個人成為兄弟、朋友時,他試圖和球隊最重要的三個人建立緊密的私人關係,但並沒有什麽進展。不知道是因為年齡,又或者價值觀念的問題,納什能感覺到和他們之間存在著隔閡,這種隔閡導致他們難以真正的交心。
納什認為自己無法真正理解這一代球員。像凱裏歐文,他在騎士得到了冠軍,卻突然尋求交易去凱爾特人,然後在凱爾特人又待不下去選擇來到籃網。以及來到籃網後又無緣無故因為家庭原因缺席比賽和訓練,這一係列的行為令納什這樣的老派球員難以理解,他不明白歐文心裏到底在想什麽。
凱文杜蘭特是個相對純粹的人,但他在2016年選擇加盟勇士的行為讓他背負大量罵聲。在圓了冠軍夢後他又離開金州來到了布魯克林,放棄了那個可以建立王朝的超級團隊。納什能理解他想證明自己,可如果是那樣2016年你又何必去勇士?
詹姆斯哈登來到籃網後,很多人議論他和納什之間的聯係,他們都在德安東尼的手下獲得過新生,在控球後衛的位置上打出了震撼聯盟的表現,納什也欣賞哈登在傳球上的才華。但作為曾經火箭的頭號球星,哈登在季後賽中時常流露出的軟弱飽受詬病,以及在這次火箭和籃網的交易中,他的行為表現讓一切看起來像個鬧劇。
納什無論是離開小牛,還是離開太陽加盟湖人,都和前東家保持著極好的關係。庫班為放走納什感到後悔,而太陽則祝福納什可以在湖人拿到總冠軍。哈登在火箭得到了除總冠軍之外的一切,但他像個被寵壞的孩子,接連搞砸了和霍華德、保羅的關係,最終和火箭也鬧掰了。
在納什看來,他們像孩子一樣,自我,任性,脾氣說來就來。個人生活上也是,他們三個都接近30歲,竟都沒有結婚,甚至沒有一個穩定的伴侶。當你想坐下和他們聊聊家庭、孩子、責任時,會猛然發現無從聊起,他們對這些根本沒興趣。
當然,他們三人的籃球才華都無可否認,當他們同時在場時,球隊的進攻火力強大到難以置信。在這個以進攻為主,火力溢出無上限的時代,他們三人可以光憑進攻就殺死聯盟大部分對手。
可是能靠進攻殺死大部分對手,不代表能獲得總冠軍,因為菲尼克斯太陽曾經也是如此,而他們總是離冠軍一步之遙。納什認為籃網還缺少些什麽,不僅是高度,還有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一種冠軍必須的東西。但納什自己也想不清,因為他沒有拿過冠軍。
不知道為什麽,納什腦海中想起李維。昨晚他看了麥卡利恩發來的視頻郵件,大量的數據和切片。說實話,納什看完沒有太深的感觸,因為對於防守他真的不太懂。他要是懂,球員時期就不會防守那麽差了。不過這個維克托在進攻端,同樣有點東西,他很從容冷靜,機會把握不錯,傳球手法差了點。
隻是從德安東尼到烏度卡,還有其他助理教練都說他的防守很不錯,烏度卡甚至說他開掛了。開掛?什麽意思?遊戲嗎?雖然納什曾經為EA SPORTS和《FIFA11》拍攝過視頻廣告,但他本人對遊戲的興趣並不大。這也是上一代球員和這一代的區別,現在年輕球員幾乎各個都打電子遊戲。
納什本想把考察和招募的事交給在迪士尼出差的球探組,還有總經理西恩馬克斯,他不想多管。可是想到眾人的態度和看法,納什認為或許自己該積極參與進去,尤其涉及到防守問題。在當下的籃網,太多的人發聲,太多人有意見,納什覺得球隊快要沒有自己的聲音了。
他希望一切按照規章、流程來,問題是籃網就是這麽個環境,蔡老板給很多人足夠的權限與自由。納什和蔡老板的關係很好,他了解蔡老板的行事風格,東方式的外柔而內剛。在迎接納什而炒掉前任主教練肯尼阿特金森後,其餘人幾乎一動未動,沒有進行任何清洗,所以籃網教練組才如此臃腫龐大。
想明白這點,納什決定考察李維的事,由自己親自來,便給比賽中的李維發了條短信。他看完了長島籃網和蜂群的比賽全過程,確實打得很好,但防守他還是看不太懂,怎麽就能搶斷,蓋帽了呢?還有如果李維來,球隊要裁掉誰呢?羅伯特森?凱文杜蘭特會同意嗎?
手機響了,納什看了一眼,是李維的電話。
“嗨,維克托,我是史蒂夫納什。”
“我是維克托,抱歉,我在比賽後回到酒店房間,才抽空給你打電話。”
“沒關係…”
兩人在電話裏簡單聊了聊,其實納什沒想好該考察李維什麽,所以他就隨便扯了幾個話題。而李維語氣很平靜,不卑不亢,有條有理地回答納什提出的一些問題。雙方沒有語言上的交鋒,沒有開玩笑、抖機靈,沒有像電影一樣抖摟金句、打機鋒,隻是很平常、樸實的對話。
“園區的夥食怎麽樣?”
“味道還可以,分量很足,就是稍微單調了一些。”
“居住條件一定不錯吧?”
“很好,遊艇俱樂部,很舒服。天氣也很棒,陽光燦爛。”
“嗯…維克托,我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能來籃網,你認為自己能給球隊帶來的最大貢獻是什麽?”
在一通閑扯後,納什問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其實這是個很無聊的問題,球員是你想簽的,他能帶來什麽你自己不知道麽?還要問球員自己?但納什還是想問,他想感受一下這個球員的自我認知和精神力。
大部分球員會泛泛而談,或者吹大牛,說自己能給球隊帶來總冠軍,雖然這麽說沒錯,但未免太官樣了。至於他要說什麽“我是來學習的”,那你可以趁早走人了,這裏不是學校。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小會兒,李維回道:“我最大的貢獻…能為籃網帶來種族多元化。”
納什愣了一秒,在理解李維的話後,開始笑了起來,笑得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把電話放到桌上,趴到床上捂著嘴笑了好一會兒,笑得麵紅耳赤,氣喘籲籲。
笑了一會兒,他突然停下,麵無表情地看著落地鏡裏的自己,有些陌生。大笑後的空虛席卷而來,他深吸幾口氣,調整了一下心情,拿回電話。
“抱歉,剛剛有點事,還在嗎?”
“在的,我好像聽到…”
“不,你沒聽到。”
“好的。”
“你的回答很幽默,不過我們畢竟不是脫口秀團隊。你的表現很得大家的認可,不過我們現在還在加州,15人大名單也是滿的。所以,我們會繼續考察一下,考察你也考察有合同的球員,來進行對比。抱歉,這話很現實,但NBA就是這樣,貨比三家。”
“我理解。”
“我想肯定也有其它球隊想和你簽約,你也可以貨比三家。但我想說,籃網是最好的團隊,你的能力在這裏能得到最好的發揮。”
“什麽能力,脫口秀麽?”
“謔~別再惹我發笑了,我們說正經的。”
納什又想笑,其實李維並沒有說得很好笑,隻是當上主教練後,納什太久沒有放鬆的開懷大笑了。李維一個簡單的玩笑話正好戳中了納什的笑點,讓他的笑一泄如注。如果選脫口秀,李維肯定打動了納什。
但籃球,納什還不夠確定。其實在戰術、防守等方麵,納什相信德安東尼和烏度卡的眼光。問題是,如果要裁人,就要裁掉剛簽約沒多久的羅伯特森。他是凱文杜蘭特招募來的。
不管納什還是馬克斯,都必須考慮到球隊頭號球星的意見和想法,畢竟不管李維各方麵多好,他終究是個短合同預備球員,大家是以短合同球員的標準去看待他的。而杜蘭特是籃網真正的招牌,他的意見和想法才最重要。
2月13號晚上,舊金山大通中心迎來一場焦點對抗。金州勇士主場對陣布魯克林籃網,這是凱文杜蘭特自從2019年總決賽跟腱大傷後,時隔一年半,第一次回到勇士主場比賽,但卻不再以勇士球員的身份。
賽前的采訪中,凱文杜蘭特評價自己的勇士經曆:“我在金州勇士隊的時光非常有趣,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學習經曆,尤其是學習籃球比賽,我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理念,我將帶著它度過我的餘生。”
三次總決賽,兩次總冠軍,兩個FMVP,得到的評價卻隻是“學習經曆”和一些“理念”,言辭中透著距離感和冷淡。
現場依舊沒有球迷,這讓比賽的熱度和話題度降了不少檔次。在第一節比賽結束時,現場大屏幕播放了“歡迎回來KD”的視頻。勇士隊計劃等雙方進行有球迷的比賽時,再放一次這個視頻。
曾經創立王朝的勇士,在經曆凱文杜蘭特的離開,以及克萊湯普森的重傷後,跌落神壇。上個賽季他們淪為樂透球隊,拿下了榜眼簽意圖重振雄風,卻不開眼的選擇了詹姆斯懷斯曼。場邊還有慶祝中國新春快樂的宣傳圖片。
本賽季沒打多久懷斯曼已經水貨之相初顯,雖然有些場次數據不錯,但比賽內容一塌糊塗。他和當年的水貨狀元本內特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兩人的經紀人是同一個——傑夫施瓦茨。
史蒂夫納什看得出,凱文杜蘭特對本場比賽很在意,開局前五分鍾的三次投籃,杜蘭特全都投丟了,包括一次快攻反擊上籃。不過納什賽前沒有和杜蘭特聊相關的話題,17年奪冠時,納什也在勇士,那時他們是顧問和球員的關係,比現在要放鬆的多。
比賽沒有預想中那麽激烈,籃網首節就取得了大比分領先,勇士的防守不複當年的凶猛。德雷蒙德格林早早扭傷下場,籃網進一步擴大優勢,並在第三節轟下了42分之多,將雙方分差拉開到20多分。
詹姆斯哈登用他的傳球組織串聯起全隊,帶領替補球員打出了出色表現。籃網最終134:117,輕鬆擊敗勇士,拿下了連續客場比賽的第一場勝利。杜蘭特隻得到20分,19投8中,表現一般,但球隊贏了。
哈登的發揮最為出色,19分16次助攻還有3次搶斷,尤其是他的助攻,完全串聯起了球隊,給布魯斯布朗喂了18分,傑夫格林喂了14分。今晚他是耀眼的,曾經在火箭時,對抗那個強大的勇士,他總是耀眼的。
比賽結束時,杜蘭特戴著口罩和勇士主教練史蒂夫科爾輕輕擁抱,結束了這場不鹹不淡的回歸複仇之戰。在回更衣室時,杜蘭特看起來沒有因為球隊大勝而很興奮,戴著口罩的他看不出臉上的表情,但從眼神看,他很平靜。
納什認為,杜蘭特作為老大應該興奮起來,應該鼓勵和誇獎全隊表現最好的人。但他沒有這麽做,他隻是坐在那裏,和哈登碰了碰拳,說表現不錯夥計。或許他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19中8,效率有些低。
回酒店的路上,納什終於找了個機會對杜蘭特說:“凱文,今天我們大勝勇士,大家發揮都很好,你應該…應該更高興一些。”
杜蘭特卻說:“噢…我很高興,但我的表現太糟糕了,19中8。”
“這沒那麽重要,球隊贏球是第一位的,你在防守端的發揮也很好。”
“不,這很重要。我都能猜到網上那些人會怎麽說,說我抱大腿,靠哈登才戰勝了勇士,不然就贏不了。該死,我準備加練我的投籃。”
說著,杜蘭特掏出手機,開始上網翻看本場比賽的新聞和評論。
納什有些無語,他不知道該說什麽好。杜蘭特這樣想,似乎也沒錯。作為球隊老大,球隊贏球但自己發揮不佳,確實應該自責。但納什記得,早十年的NBA,球隊隻要贏球,不管自己發揮如何,大家都會很開心,會分享喜悅,尤其是球隊老大要鼓勵每個人。
而現在,網絡上興起了某種風氣,將球星的個人表現和球隊勝負區分開評價。個人表現好,球隊贏了,皆大歡喜,率隊獲勝。個人表現不佳,球隊輸了,輸了算我的,承擔責任。個人表現好,球隊輸了,隊友太菜,帶不動,球隊輸了我沒輸。個人表現不好,球隊贏了,抱大腿,躺贏。
四種情況裏,隻有第一種是理想狀況,其他三種都會讓個人風評受損,可能這讓敏感的凱文杜蘭特總是會有被攻擊的感覺。納什無法理解,他們那會兒球隊勝利是唯一標準,球員和球隊是一體的,誰都有發揮好,發揮不佳的時候,隊友的意義就是互相托底和幫助,東方不亮西方亮,而不是成為攻擊某個人的手段。
隊裏不光杜蘭特如此,凱裏歐文也有一種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傾向,不然他不會從騎士跳到凱爾特人,又從凱爾特人跑到籃網。他一直想成為英雄,但是是納什無法理解的那種英雄。
好在,比賽贏下了,隻要贏球,一切不可理解,都能成為可理解。
之後幾天,籃網在加州攻無不克,他們接連戰勝了國王和太陽,兩場比賽都是高分。其中,凱文杜蘭特在打完和勇士的比賽後,因為病毒監測不合格,被迫缺席比賽。緊跟著,杜蘭特又因為腿筋傷勢,預計一直缺席到全明星賽後。
籃網隻能靠歐文和哈登兩人支撐。
在對陣國王的比賽中,凱裏歐文轟下40分,詹姆斯哈登29分14個籃板13次助攻打出三雙。緊跟著對陣太陽,凱裏歐文也因傷缺陣,詹姆斯哈登一人帶隊,38分11個助攻,率隊擊殺了太陽。
歐文,尤其是哈登的表現固然振奮人心,但納什知道,哈登這樣打,很可能撐不了太久。杜蘭特傷勢比預想的要嚴重,謹慎考慮,要缺席到4月份才能複出,中間2個月的賽程,相當漫長。
羅伯特森在這兩場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他退化的太厲害,已經不再適合NBA。而且他是純粹的防守型球員,在進攻端的貢獻太小,籃網需要防守,但也不能缺進攻。
納什想到了李維,他一直有關注李維的表現,在G聯賽上很穩定。據說已經有好幾支球隊在關注他,並發出邀請了。隻是李維還是更中意籃網,因為他家在紐約,這是簽下他,試用一下的好機會。
杜蘭特因為受傷缺席,對羅伯特森也不再有庇護能力。你自己都打不了球,還怎麽罩著你兄弟呢?
於是,2月16號晚上,打完和太陽的比賽後,納什給總經理馬克斯打了個電話,說球隊現在缺人,考慮給長島籃網的球員維克托李一份10天短合同,讓他火速趕到洛杉磯和球隊匯合。
馬克斯卻在電話裏說:“給合同沒有問題,不過你應該看看今天發展聯盟的新聞,了解一下那邊的情況再考慮要不要簽約。”
納什有些奇怪,發展聯盟今天出什麽新聞了?他讓馬克斯發給他看看。
馬克斯發了兩條新聞鏈接過來,納什點開,第一條是:《傑米林向G聯賽組委會控訴,有球員就病毒問題,歧視亞裔球員》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美國人將病毒流行歸罪於中國人,進而歧視整個亞裔群體,因為很多頭腦簡單的人根本分辨不出中國人、韓國人和日本人的區別,幹脆一視同仁都歧視。
納什搖了搖頭,這樣的偏見和歧視,廣泛存在,那些謠言總是比真相更容易被傳播。不過這條新聞似乎和李維沒什麽關係,納什又點開了下一條:《長島籃網對陣伊利灣鷹隊的比賽中,維克托李一拳幹翻鷹隊球員喬丹貝爾,原因他稱呼維克托李為病毒,維克托恐遭禁賽》
“謝特…這個家夥…”
“怎麽樣?史蒂夫,還要簽他嗎?”
“當然,當然要簽他了。他都要被禁賽了,不簽他,他去哪裏打球呢?真是太可憐了。”
“你說什麽史蒂夫?”
“我說你他媽的快趕到洛杉磯來,和他簽約吧!籃網需要這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