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迫在眉睫

字數:3775   加入書籤

A+A-


    林寄明見小夥做事動作麻利,便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那這些柴火就交給你了,我去找你幾個叔伯過來說一說修屋子的事,等會你娘醒了,讓她多準備點早飯。”
    “哎。”
    見林寄明拍拍手就出了門,五福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他家住的老宅還是前不久讓幾個舅舅修過的,這才住了不到一個月呢,怎麽又要修屋子了?
    聽見身後傳來吱呀的開門聲,五福回頭望去。
    “娘,爹說讓你多準備點早飯,他要叫幾個叔伯來家裏說修屋子的事。”
    本以為娘至少會問一句“好端端的,又修什麽屋子”,結果她隻是雲淡風輕的嗯了一聲,就去廚房做早飯了。
    五福雖然摸不著頭腦,卻也沒打破砂鍋問到底,隻繼續做著自己分內的事,就跟前段時間麵對妹妹的反常一樣,主打的一個不深究,不過問。
    林寄明在村裏的號召力還不錯,不一會就將昨天一起回來的幾個戰友,連同村裏兩個經驗老到的泥瓦匠一起叫來了家裏。
    七八個漢子進了屋,先跟廚房忙活的趙玉珍打了招呼,就開始湊到一起商量著這個屋要如何修的事宜。
    “我看你們這院子也才修不久,這不挺齊整嗎?要不先湊合住個一兩年再動土?”
    林寄明立馬搖頭。
    “知夏大了,總不能讓她跟五福四海住一個屋。”
    另一人說,“這個好辦,將那雞窩挪到一間,順著之前的框架挨著正屋起一間,花不了多少銀子,工期也快。”
    趙玉珍在廚房聽到他們的談話,插了一嘴。
    “雞窩臭著呢,這要是在旁邊起一間,屋裏豈不是天天都能聞到雞屎味?”
    她都能想象到女兒那張碎嘴到時要怎麽念叨了。
    林寄明一尋思,是這個理,他的個人需求可以先放一放,不能虧待了兒女。
    “玉珍說的有道理,雞窩旁不能起屋子。”
    林寄明的戰友在院裏打量了一圈,“頭兒,你們這老宅前麵還有一塊挺大的空地,依我看,這兩間泥磚房和雞窩可以做後院,直接在前麵再起一個院兒唄。”
    另一名戰友搭言。
    “依你這些年拿的軍餉,起個青磚瓦房怎麽都不過分了。”
    其餘人也說,“到時候我們一起來幫忙,保管屋子起的又快又好。”
    林寄明打量著這個院子,搖頭說,“原本我們家、陳守財還有三強叔家三戶的進深差不多,我們家門庭雖往後縮了半寸,如果直接在院子前麵起屋,凸出的太多也不像那麽回事。”
    趙玉珍將家裏的事忙完還得去鎮上做買賣,家裏人多,也不好做的太過精細,她打了一鍋蛋花湯,將攪拌好的麵糊倒入竹製的漏勺中,直接煮了一大鍋麵疙瘩湯,撒上菜葉子和香蔥就可以起鍋了。
    “早飯好了。”
    “來了。”林寄明進了屋,將她盛起來的麵疙瘩一碗一碗分過去,“來,大家夥先吃,吃了咱們再繼續合計。”
    知夏被院子裏鬧哄哄的聲音吵醒,起床後倒了水跟四海一起洗漱完,家裏唯一的小桌子已經被那群男人占據,她就搬了個小凳子放在屋簷下,將四海的碗放在板凳上,讓他趴在凳子上吃。
    四海隻要有口吃的,到哪兒都能適應,趴在凳子上也絲毫不減他對食物的熱情。
    虎妞和金寶也得了半碗麵疙瘩,在四海的板凳旁邊吃的直搖尾巴。
    麵疙瘩湯汁香濃,稀稠適中,喝起來細膩順滑,小疙瘩勁道有嚼勁,吃的滿院子的男人們讚不絕口。
    “嫂子的手藝真不錯,難怪鎮上買賣能做起來呢。”
    趙玉珍笑著說,“你們可別誇我了,麵疙瘩這麽簡單的東西,你們誰家的媳婦兒不會?”
    她見天色不早,吃完早飯連碗都來不及洗,給知夏交代了一聲就讓五福收拾東西準備出發了。
    林寄明見狀,叫院子裏的男人們先回去想想建屋的事,等他將母子二人送去鎮上再回來繼續談。
    不過片刻的功夫,原本熱熱鬧鬧的院子,就隻剩知夏、四海和兩隻狗。
    知夏皺著鼻子。
    原本還以為爹回來之後她能清閑一些呢,沒想到活還越來越多了。
    這樣看來,她得想個辦法讓娘留在家裏才行。
    吃完早飯洗了碗,她將浸泡了足一個月的稻草從那口破缸裏翻出來四分之一放入鍋中,加入草木灰和水,用石頭壓在鍋蓋上開始熬煮。
    熬煮具體需要多長時間她記不真切,尋思下一步既然是要將稻草搗成紙漿的話,需要的時間恐怕很長。
    塞了幾根大柴在灶膛裏燃著,自己先去院子裏澆了菜地,隨後將昨天林寄明從鎮上買回的紙和筆墨從屋裏拿了出來。
    “四海,我教你拿筆練字。”
    許是不知道她也在認字,老爹隻帶回了兩隻筆。
    不過大哥大多時候不在家,另一支筆倒是正好能給她用上。
    四海才不會管姐姐自己也沒練過字要怎麽教他,在他看來,姐姐認字這麽快,說不定天生就會拿筆寫。
    放下金寶屁顛屁顛爬上了桌旁的凳子,規規矩矩的在知夏身邊坐下。
    知夏見他一喊就來,很是滿意,她先教四海正確的握筆姿勢,隨後拿了個缺口的碗,裝了點水讓他沾了在桌上練習寫字。
    自己則用墨塊研了點墨汁,在紙上將自己前些日子認的字一一寫下。
    她本就有點書法功底,雖然毛筆用的少,不過她學東西快,隨著她逐漸掌握運筆方法後,越往後寫,字寫的越來越周正好看。
    林寄明回到家,見姐弟兩個在院子裏練字,也沒出聲打擾,而是悄悄走近瞧了瞧。
    他之前也是念了兩年私塾的,自然認得字。
    不看不打緊。
    望著知夏寫下的兩張紙,他臉上露出了驚訝之色。
    女兒沒有正經念過書,昨天從趙氏嘴裏得知,她這段時間跟著沈甫安認了些字,家裏的紙筆是他昨天買回來的,按理說以家裏之前的條件,她應該沒有用過紙筆。
    一手字居然能寫的這樣漂亮!
    尋常書生沒有個三五載的功夫,可寫不出這手字來。
    難道真是天賦異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