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留你一人在鎮上就是不行
字數:3625 加入書籤
知夏想了想,覺得還得寫一塊新品預售的牌牌掛在攤位上才行。
便讓五福燃了個火把,準備好筆墨之後,提起筆才發現自己不知道鐵板豆腐的鐵繁體字要如何寫。
五福原本還想看看妹妹的字練得如何了呢,見她半天不動,心裏也有些急了。
“妹,你怎麽不寫了?”
知夏笑的一臉尷尬,這是她不寫嗎,她倒是想表現,但她是真不會啊,最後隻能求助似的望向林寄明。
“爹,鐵板豆腐幾個字你會寫嗎?”
林寄明沒說話,接過她手中的筆,在紙上寫下了“鐵闆豆腐”四個大字,寫完就打水洗漱去了。
不得不說,雖然林寄明隻念了私塾,但並不影響他的字寫的好看。
知夏端詳著紙上的字。
“原來豆腐就是豆腐啊。”
鐵板兩個字,和前世學過的簡體區別還挺大的。
五福不解的望著她,“豆腐不是豆腐,還能是什麽?”
知夏一臉神秘。
“還能是豆腐腦啊。”
說完,她再次拿起筆,在鐵板豆腐四個字前一行寫下“新品預售”四個小一些的字,又在後一行寫下了“豆花”。
寫完回頭一看,大哥還在撓頭苦想呢,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麽,她也沒問,打了個哈欠之後,將桌上的爛攤子丟給五福,自己打水洗漱睡覺去了。
……
次日一早,趙玉珍從隔壁桂嬸家收了三斤黃豆泡好,吃完飯就跟林寄明出發往鎮上去了。
倒不是她不想從桂嬸家多收幾斤。
桂嬸去年收了黃豆也隻留了十二斤做種,種子下地之後就隻餘了三斤,今早見她要,就全給她了。
今天五福在家,知夏想偷個懶,就將準備菜的事情全權交給了他,她則專心教四海練字,隔那麽小半個時辰或者半個時辰的,便將上一批幹透的紙從竹簾上取下,又重新從攪渾的紙漿中抄一遍放在架子上晾幹。
家裏隻六個竹簾,實在礙事。
昨天一天卯足了勁兒,也隻出了不到八十張紙。
等趙水那邊的三十個竹簾出貨,再加上家裏這六個,天氣再熱一些的話,一天六百張應該不成問題。
按六十文一斤算,也能有一百八十文了。
待草紙有了市場,就可以加大生產,到時再定做一批竹簾出來,將幾個舅舅表兄一並請過來幫忙。
昨天屋後的院子和雞窩都已經搭好,兩間屋的地基也都打好了,今天開始修屋子,因為用的是青磚和瓦,引得不少村民過來看熱鬧。
有人羨慕,“知夏,你們家都開始修青磚瓦房了?”
知夏笑著回答,“是呢。”
也有人探究,“你爹是不是帶了不少銀子回來?”
知夏也沒否認,“是帶了點,這不全花在這兩間青磚瓦房上了,我爹說要是能再多點銀子,他都想將另外兩間也推了重建呢。”
財不外露的道理她還是懂的。
人心隔肚皮,這些人要是知道她家裏賺到錢了,還不知道背後要怎麽說。
不過大多數人態度還算和善,聽她這麽說,都開始勸她。
“不著急,飯一口一口吃嘛,等將來手頭寬裕了,再將另外兩間推了重建就是。”
也有個別在內心腹誹,尋思林寄明和趙氏手裏沒幾個錢還學人家有錢人建青磚瓦房,這是在打腫臉充胖子呢。
知夏才不會管他們怎麽想呢,隻要她的目的達到就成了。
眼下村裏聚集了不少人在這裏,倒是正方便她問一嘴。
“對了,各位叔伯嬸子婆婆家裏可有黃豆?我家最近不要雞蛋要黃豆,你們如果有的話,我可以按五文一斤收。”
有人問,“聽朱氏和錢氏說,你上月在她們手裏收的黃豆是六文一斤,怎麽才一個月又變成五文了?”
知夏笑著回,“上回不了解行情,再加上收的不多,也沒壓價,這次要的多,價格肯定不能按上回來,再說往年那些二手販子來村裏收黃豆,頂天了也就五文錢一斤,同樣的價,叔伯嬸子們給我也不虧呀。”
有大舅母在趙家莊幫她忙活,她也不著急,話到這裏就打止了,一切看大家自願。
如今大家該種的黃豆都種上了,家裏有些存餘的,部分已經回家取黃豆去了。
與其留在家裏生蟲串,倒不如以五文的價賣給林知夏,多少能換點銀子。
幸好知夏早晨跟趙氏要了一兩銀子拽在手裏。
不一會的功夫,就有人來家裏找她賣黃豆了,這個兩三斤,那個五六斤的,一上午也收了七八十斤回來。
午飯前,林寄明和趙玉珍租了輛牛車回了家。
一下牛車,林寄明就招呼家裏幹活的漢子給他抬石磨。
知夏聽到動靜,來到廚房門口,“娘,你怎麽也跟著回來了?我還以為你要到傍晚才能回呢。”
趙玉珍麵上神情有些不自然。
“還不是你爹,說不放心我一人待在鎮上,非要拽著我一起回來,不然下午還能多賺幾十個銅板呢。”
任由媳婦兒在旁邊埋怨,林寄明從始至終都是一副笑臉。
“錢什麽時候賺都行,尋常有五福陪著你我也就不說啥了,反正丟你一個人在鎮上就是不行。”
趙玉珍睨了他一眼,心裏到底是開心的。
“哪有你這樣做買賣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回頭人家還以為咱不幹了呢。”
“怎麽會?”林寄明跟人抬著石磨往院子裏走,“知夏昨晚上寫的那個什麽新品預售不是都貼板子上了嗎?我看還挺多人留意的。”
鎮上擺攤的人,大多大字不識幾個,攤位上有字的極少。
能出現這麽一個“特別”的攤位,可不得許多人留意麽?興許還能讓人對自家攤位高看幾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