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你爹行嗎?

字數:3835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起來的時候,林寄明已經快將二十斤泡發的黃豆磨好了。
    三十多歲的男人,正是身強體壯的時候,這種力氣活幹起來,比女人到底是強多了。
    趙玉珍起床之後的第一件事不是做飯,而是先用知夏拿來抄紙的那口大鍋將豆漿熬了,豆花就用兩個帶蓋的木桶裝著,豆腐則壓在林寄明昨晚連夜趕出來的屜子中。
    原本趙玉珍讓他先做四個,他見木材有多餘的,就多趕了兩個出來,足夠用了。
    有林寄明在一旁打下手,活幹起來要快的多。
    豆腐剛壓好,就給家裏幫忙的人分了讓他們先拿回去,又給家附近關係好的兩三戶人家各勻了兩塊,知夏還讓五福給沈甫安和陳不凡也各送了兩塊去,餘下的存了自家吃的,就全要帶去鎮上做買賣了。
    為了省事,早飯就豆花加白麵餅子。
    剛吃完,趙鬆全兩兄弟和李氏領著趙林來了。
    趙玉珍剛收拾好今天需要的東西準備出門,望見兩人來,忙問,“大哥二哥二嫂和阿林怎麽不早些來家裏吃飯?”
    李氏笑著說,“爹娘讓我們在家裏吃了再過來,沒來遲吧?”
    “剛剛好。”趙玉珍說著,將背簍遞給她,“這個二嫂幫我拿去門口吧,昨兒我們跟隔壁村趕牛車的大爺打了招呼,他等會會來家裏接我們呢。”
    原本買了磚瓦之後,手裏頭還餘了二十一兩,這兩天置辦東西又花了不少,隻餘下十八兩了。
    銀子還真是一如既往的不經花。
    置辦車的事看來又得延後了,還不知道到時候是買牛還是買驢子呢。
    知夏見幾人忙活著,突然覺得,她今天得帶著四海跟娘跑一趟才行,大哥雖然天天跟在娘身邊,可他大多時候也隻是燙個餅子收個錢,跑堂的活到底是沒正經幹過。
    尤其早上一去就要開始忙活,又是第一天賣豆腐豆花的,到時候娘要顧著灶上的活,其餘的事情可不得她來做安排?
    “娘,我等會帶四海跟你們一起去吧,中午讓爹跟舅舅叔伯幾個湊合湊合。”
    趙玉珍狐疑的望著她,“你爹行嗎?”
    這丫頭最是會偷懶,如果她爹做飯好吃的話,這幾天她爹在家,她沒道理將鍋鏟把握的那麽緊。
    知夏一想,爹那手藝連狗都嫌,確實不能做指望。
    “要不咱讓桂婆婆幫忙做兩餐飯?”
    趙玉珍覺得可行,不說別的,做買賣,尤其是跑堂,還真少不得女兒那股子機靈勁,之前來買餅的許多老主顧,都是知夏在的那幾天拉過來的。
    後來她沒經常往鎮上跑了,還有人在打聽她怎麽不去了呢。
    等早晨那一陣忙完之後,正好能帶著幾個孩子各買兩身衣裳去。
    他們身上如今還穿著之前補丁打補丁的衣服呢,之前是沒條件,如今手頭稍稍寬鬆了些,當然得置辦起來。
    “那你去問問,要是桂嬸願意幫忙煮飯的話,你和四海跟去也行,反正有牛車,咱們一趟走。”
    知夏應了聲,拔腿就去了隔壁。
    桂嬸早晨才得了知夏送來的兩塊豆腐,這會聽說需要她幫忙,自然是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成,你放心往鎮上去,家裏做飯的事交給我,肯定給你收拾的妥妥帖帖的。”
    得了桂嬸的準話,知夏放下心來。
    “那就勞煩婆婆了。”
    剛從桂嬸家出來,接他們的牛車已經停在了家門口,林寄明將豆花和豆腐一件一件搬上牛車,趙玉珍和李氏也已經領著三個孩子坐了上去。
    知夏被趙玉珍和五福拉上牛車後,幾人出發去了鎮上。
    今天不用幹活,知夏一高興,還在路上哼起了歌,嗓音清揚悅耳,不過除了趙氏之外,其餘人一概不知道她哼的啥,但不妨礙大家聽的認真。
    李氏望著她,“知夏在哪裏學的曲子?還怪好聽呢。”
    知夏神情大方,“沒有正經學,就是偶然聽人哼起,覺得好聽就模仿了兩句,讓二舅母見笑了。”
    能讓莊戶人家消遣的事情不多,李氏突然來了興致。
    “你還會別的嗎?再哼兩句給我們聽聽唄。”
    “行。”
    知夏再次哼起了歌。
    五福有些詫異的望著妹妹,聽一聽就會了,妹妹還真是學什麽都快呢。
    趕牛車的大爺聽著曲,趕著車,一臉陶醉的將人送到了攤位前,今天來的早,鎮上擺攤的人零零散散的並不太多,林水生和林春杏也都還沒到。
    趁著這個間隙,趙玉珍先讓五福帶李氏去老街公用的水井打水,她和知夏將桌椅先擺出來擦拭幹淨,又火急火燎的忙活灶上的事情了。
    等水到了,李氏將碗勺清洗幹淨之後又開始幫著趙玉珍做芝麻餡餅、煎鐵板豆腐。
    等東西都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來璞玉書院念書的書生陸陸續續從攤位前路過了。
    “賣豆花,新鮮好吃的豆花,小碗三文大碗五文,香噴噴的鐵板豆腐一文錢一塊,不好吃不要錢,芝麻糖餡餅五文一個。”
    知夏喊過兩遍之後,四海成功將她的話複述過去。
    攤位前路過的書生中,不乏家境貧寒之輩,五文八文買個餅舍不得,一文一塊的鐵板豆腐還是有人願意嚐試的。
    “這豆腐真一文錢一塊嗎?”
    新街那邊倒是有個賣豆腐的鋪子,價格賣的老高了,聽說不比肉價便宜。
    “是呢。”知夏指著鏊子上的豆腐說,“喏,這麽大一塊,隻要一文錢,來兩塊嚐嚐嗎?”
    一大塊豆腐從中間一分為二,再從側麵切兩刀,可以分成六塊,稍稍薄一些更好入味。
    這嫩豆腐本身也不是太小,哪怕隻是一小塊,看起來都挺有分量的。
    當即有人從兜裏掏出銅板。
    “給我一塊吧。”
    “好嘞。”知夏將包在油紙中的鐵板豆腐遞給他,“您拿好,要是覺得燙,可到旁邊桌上吃了再走。”
    許是覺得一文錢的豆腐太便宜,這些人也不好意思上桌吃,都是用袖子墊吧著,拿著就走了。
    不僅有書生,來去的行人和旁邊做買賣的人聞到香氣,也忍不住上前來買了嚐嚐。
    一塊兩塊的,這樣接連賣出了十來份鐵板豆腐,因為鏊子太小,趙玉珍逐漸有些忙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