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這個家沒妹妹真不行了

字數:3823   加入書籤

A+A-


    吃完晚飯,一家人梳洗之後就各自回了房,幾個孩子伴隨著蛙聲和蟬鳴聲,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林寄明和趙氏趁著吵鬧的夜色賣力耕耘。
    夫妻倆的感情,在一次又一次的靈魂契合中,越發的密不可分。
    第二天將鱔魚收回來之後,吃完早飯,趙氏將四海送到桂嬸家,就跟林寄明一起,領著知夏和五福往牲口行去了。
    距離杏花村最近的牲口行到鎮上不遠,不過是在另一個方向的莊子上,走路得一個多時辰,比去鎮上要略遠一些。
    雖然去那種地方讓女兒拋頭露麵的不大合適,可家裏就數她嘴皮子利索,腦子也活,她跟著去,興許能少走些彎路。
    牲口行不僅有牛羊和豬,還有馬、驢和騾子。
    想著回來能有代步工具,哪怕去的路走的遠了些,知夏也沒再喋喋不休的抱怨。
    錢記牲口行所在的莊子上是一整片草地,草地上全是吃草的牲口,牛、羊、豬、馬、驢和騾子都是分開圈養的,牲口行負責飼養的人還挺多,應當都是附近村子上的村民,來這裏賺銀子糊口的。
    其中,豬和羊最多,占據了錢記牲口行十分之七的數量,其次才是牛。
    牲口行的管事見穿著還算體麵的一家人往這邊來,趕忙迎上前。
    “幾位,可是來買牲口的?”
    林寄明點頭,“我們想看看能代步的牲口。”
    “幾位請隨我來。”管事領著幾人進入牲口行,一邊說,“可代步的牲口有牛、驢、騾子和馬,幾位家裏如果有田地需要耕種的話,可以看看牛、驢和騾子,這幾種牲口不僅能幹農活,還能馱重物拉車。”
    林寄明習慣性的往妻子女兒的方向望了眼。
    “先都看看吧。”
    但在莊戶人家心裏,肯定還是更傾向於牛的。
    管事應了聲,領著幾人看了一圈,也介紹了一圈後,“幾位,可有想好要買哪種牲口?”
    五福下意識望向林寄明。
    林寄明保留意見,看向趙氏。
    趙氏沒主意,看向知夏。
    “你覺得呢?”
    見幾人的眼神在半空中接力,管事也有些摸不著頭腦,最終將目光放在了知夏身上。
    這家人還真是怪。
    一家四口三個大人,話事人竟是個十來歲的小姑娘?
    知夏想了想,這才將父母拉到一旁。
    “爹,娘,要不咱們買騾子吧?騾子耐力好,速度又快,同樣能幹農活,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會繁衍後代,但是沒關係啊,一頭剛成年的騾子壽命得好幾十年呢,怎麽著都能將咱們花的成本給用回來了。”
    “最關鍵的是,成年母牛的價錢是三十二兩,公牛的價錢是三十兩,成年騾子隻要二十五兩,和母牛相比,整整相差了七兩銀子,除了不能繁殖,其餘哪兒哪兒都沒毛病。”
    即便如此,林寄明還是更偏向牛,但在媳婦兒和女兒麵前,他的偏向並不重要,他看向趙氏。
    “我雖然一直是想著買牛的,但知夏說的也有道理,你怎麽看?”
    趙氏則覺得,自家買牲口主要是為了運輸和代步,農忙的時候幫著家裏幹點農活,並不是想要靠它們繁殖後代賺錢,再加上騾子便宜這麽多,自然是騾子合適。
    “要不聽知夏的?”
    聽她也這樣說,林寄明隻得點頭。
    “行,就聽知夏的。”
    五福見爹娘被妹妹幾句話就說服了,忍不住抬頭看天,尋思這個家沒妹妹真不行了,原先隻娘被妹妹忽悠,現在爹比娘更好忽悠。
    唉,爹回來之後,他在家裏連話都說不上了。
    知夏走向掌事,“李掌事,你們這剛成年騾子,可還能再便宜些?”
    李掌事擺手。
    “我們牲口行開的都是公道價,最近幾年都沒變過了,附近村裏的人都是在咱這兒買過牲口的,大家也都知道價,如果是年紀大一些的騾子,倒是能適當給你優惠個一二兩,剛成年的騾子正是身強體壯的時候,拉回去就能用,運氣好的,能用個四五十年呢,價錢是少不了了。”
    知夏卻並未放棄。
    “接下來一兩個月也不是農忙時候,沒人跟牲口行租牲口去耕田,多一頭牲口就多一天的開支,您隨便給點優惠唄,我們手裏頭的銀錢本也不多,這樣,您看二十三兩如何?”
    李掌事一臉為難。
    “真不行,咱這價都是規定死了的,回頭東家要是知道,我這差事也就保不住了,姑娘可莫要為難我了。”
    知夏腦子一轉,想著東邊不亮西邊亮,抬手指向隔壁豬圈。
    “不知那些小豬又是怎麽賣的?”
    李掌事忙回。
    “小的一百二十文,稍大一點的一百六十文。”
    “這樣。”知夏退了一步,“我們買一頭騾子,您送我們兩隻稍大一些的小豬如何?加起來也就三百二十文,您好歹是錢記牲口行的掌事,這點權利應該還是有的吧?”
    太小的豬她擔心養不活,便想著趕大的挑。
    家裏雖沒有豬圈,但兩隻小豬根本占不了多大的地,可以先搭個簡單的棚湊合湊合,回頭再找人在雞窩旁砌一個土磚房用來養豬就行了。
    等到年底出欄,她也不要求多的,一頭豬八個多月長到一百多斤不過分吧?
    依照鎮上如今的肉價,算下來近三兩銀子,兩頭就是六兩,莊戶人家養豬許多都是從田裏地裏割的豬草,再搭點米糠啥的飼養,成本算作一兩吧,其餘賺的,就相當於給這匹騾子優惠的了,就是得費些力氣。
    不過家裏這麽多人,應付兩頭豬應當是沒問題了。
    李掌事聽著她說的話,隻覺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答應吧,牲口行利潤小了,他拿到手的傭金也會適當減少,不答應吧,回頭人小姑娘還真覺得他這個管事在牲口行沒啥權利。
    想了想,還是錢比麵子重要。
    “哎喲,姑娘這話說的,啥叫也就三百二十文,咱這牲口行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錢有的還不到三百文呢,您要說送隻小的,我還能直接拿個主意,送兩隻大的是真太為難我了。”
    小姑娘麵上帶著淺笑。
    “是為難了點,也不是完全沒辦法不是?要是今年從您這兒買的豬好養活,興許我們明年還來呢,到時候就不是一兩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