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扣十四年贍養費
字數:3807 加入書籤
“我從未拒絕過贍養母親。”
林寄明開口說道,“玉珍和幾個孩子已經跟娘簽了斷親書的事先拋開一邊,就我個人而言,身為娘的兒子,確實應該盡到贍養義務,但……”
他頓了頓,才又望著程氏開口。
“前提是,您在公平對待我和水生的情況下。”
看著他望過來的目光,程氏的眼神出現了瞬間的閃躲。
雖然她也不想承認,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兩個兒子從她這裏得到的是不對等的。
誰讓老大一家那麽死心眼兒呢?
老大回來之後,如果能說服趙氏領著幾個孩子重新回新屋過日子,她肯定會平等對待大房二房。
可他說啥也不肯回新屋過日子,她能怎麽辦?
難不成還要讓她這個當娘的給兒子兒媳送銀子?
林寄明的聲音緊接著又傳進了她的耳朵。
“諸位叔伯都在杏花村生活了一輩子,對我們家的情況應該也是了解的,水生年輕時候沒怎麽吃過苦,是我跟著爹田裏地裏的忙,我在這裏說一句大話,家裏的田地和銀錢有我爹一半的功勞,就有我一半的功勞,不知諸位叔伯認不認同?”
在場的林家長輩連連點頭。
“這話倒是不假。”
“六年前官府征兵,為了保全水生,我義無反顧去了邊關,回來之後,妻兒被欺負的縮到了破破爛爛的老宅,還隻能靠娘家接濟,生活艱苦,換成諸位叔伯,你們會怎麽想?”
林寄明說著,又望向在場長輩。
今天這事,得好好解決,往後新屋那邊才不會時不時找上門。
有個說話直的叔伯開口,“說是恩將仇報也不為過,這要是我,說不定就斷了兄弟父母關係。”
“原本我也沒想計較娘手裏的銀子分給誰,但你至少得公平對待我的妻兒,不講銀錢咱也講個情麵不是?如今銀錢和情麵都沒有,那我也隻能公事公辦。”
林寄明神情嚴肅。
“我之前在家裏賺的銀子當娘已經花到家裏了,就說官府那補貼的三十兩來說,去掉杏兒的二兩,我應得十四兩,娘如果將這十四兩分給我,往後村裏人分家之後怎麽贍養我就怎麽贍養,不給我也行,就從這十四兩裏扣,一年扣一兩,在村裏也算很體麵了吧?等這十四兩扣完之後,我再另外給娘付贍養錢。”
知夏聽到這裏,直想笑。
前麵聽他說的時候,本以為爹這糙漢子憋不出啥好法子來,或者因為愚孝會意思意思付點贍養費,沒想到在這裏等著呢。
一年扣一兩,也虧爹能想得出來。
等十四年扣完,那老太婆是不是活著還兩說呢。
程氏擰起眉頭。
“這怎麽行?之前官府給的那三十兩我都已經給了水生,前段時間我治腿害病花的都差不多了。”
林寄明不管。
“你們花了多少,這不關我事,我該得的沒得,該出的自然也不歸我出,娘如果同意,今天我就跟娘簽一份契書,十四年扣完之後,我這邊接著每年給娘付一兩銀子作為贍養費。”
林水生擰起眉頭,“大哥,娘如今這身體,十四年後是個什麽光景都不知道呢。”
林寄明一伸手。
“那娘就給我十四兩,該我做的我絕對二話不說。”
一次給出去十四兩,程氏舍不得,林水生同樣舍不得。
依著大嫂如今的態度,從大哥手裏將這十四兩收回來,還不知道猴年馬月呢。
可林寄明將話說到了這個份兒上,新屋這邊的人也沒了更好的法子。
後麵又掰扯了一會,才在裏正和林家幾位長輩的見證下,簽下了一份十四年之後開始履行贍養義務的契書。
程氏得了契書,灰頭土臉的領著新屋一行人回家去了。
這會天色已晚,院子裏其餘人也不好繼續逗留,程氏一走,就紛紛告辭離開。
林寄明見狀,鬆了口氣,這才看向趙玉珍。
“往後他們應該不會再隨隨便便來打咱們家的主意了。”
趙氏一笑,今天這事看著著實解氣。
“也好,往後咱們可以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
巫山雲雨,一夜春宵。
次日一早,一家人吃完早飯,趙玉珍將四海托付給劉氏之後,就領著知夏五福坐騾車往鎮上去了。
知夏今天主要是來賣靈芝和血風藤的,順便去集市看看有沒有果樹苗買。
現如今天氣不冷和不太熱,正好能將樹種下地,就算明年開不了花,後年或許能觀花,等到大後年說不定就能結果了。
鋪子裏早晨有一陣忙,知夏也沒閑著,領著大舅家的趙林和二舅家的趙家禮兩個表兄招攬客人。
自從後院那些詩句傳出去之後,小食鋪在璞玉書院也算是小有名氣,最近有不少慕名而來的人,後來逐漸被小食鋪中的食物所吸引。
種類雖不多,但每一種都有特色,且味道還不錯,後院環境又清幽,閑來無事的時候,點上一些小食在這裏坐上兩刻鍾,神清氣爽。
鹵蛋是趙氏一早調好鹵汁鹵的,芝麻糖餡餅和酸梅湯都是現成的,豆花隻需要根據客人的口味調味就行,唯獨需要現做的,是鐵板豆腐和雞蛋仔。
前段時間做的糯米酒應該也快好了,不過趙氏和林寄明最近都沒有空餘的時間磨糯米粉,才暫且擱置下來。
她尋思等五福能接手她的活,往後她在家裏也能多準備些食材拿到鎮上賣。
這兩天,趙玉珍再一次體會到了前世輔導女兒寫作業的無奈。
隻不過這次讓她無奈的對象不再是知夏,而是五福。
五福不僅寫的字自成一派,幹出來的活有時候也自成一派,最後林寄明都看不下去,讓五福到一旁的櫃台打下手,給客人撈鹵蛋、打豆花、盛酸梅湯,他自己則一手攬下了灶上的活。
趙家兩個侄子跑堂也還算順利。
趙氏約摸著再來個兩三天,就可以完全將這個小食鋪交給父子倆了。
“客官,我們家今天出了新品酸棗糕,您要不要也來點嚐嚐?”知夏見一身細棉布長衫,腰間還掛著塊白玉佩的青年男人剛點完吃食在後院入座,忙上前問了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