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字數:4013   加入書籤

A+A-


    趙玉珍尋思女兒也沒啥能消遣的,再說她也不是啥都不懂,便坐在桌旁跟她講了。
    “你劉嬸剛說,大山嶺那邊陳家一戶遠一些的堂親,算是來妮爹的堂兄,比他大不少,要是沒死,今年都五十六了,原本家裏窮,沒銀子給他娶媳婦兒,是準備打一輩子光棍的。”
    “後來也不知道從哪裏跑來一個嫁過人的女人跟他好上,還接連給他生了三個孩子,雖然不富裕,有了孩子,日子也還算有奔頭,可沒想到,第三個孩子兩歲的時候,她的第一任丈夫找來了,說是他跟第一任丈夫生的孩子病了,想讓她回去照顧。”
    “那女人二話不說,將來妮爹堂兄家的所有銀子搜刮幹淨跟著第一任丈夫回了家,絲毫不顧這邊三個孩子的死活。”
    “當時陳家堂親那三個孩子,大的才九歲,中間的六歲,小的兩歲,底下兩個天天在家裏餓的哇哇哭著喊娘,來妮爹的堂兄為這事著急上火,沒兩年人就沒了。”
    知夏擰起眉頭。
    “後來呢?”
    趙玉珍繼續說,“來妮爹堂兄沒了之後,那女人帶著第一任丈夫和兒子又回了杏花村一趟,那三個孩子還以為她是想留下跟他們一起過日子的呢,還沒高興兩天,早上醒來,不僅娘不見了,家裏連鍋碗瓢盆都被她搜刮走了,半點不給孩子留活路。”
    知夏倒吸涼氣。
    “這也太狠了吧!”
    “誰說不是?”
    趙玉珍冷笑一聲。
    “陳家堂親那三個孩子走投無路的時候,也是在村裏吃過百家飯的,後來那幾個孩子運氣還算不錯,如今老大老二都娶了媳婦,老三今年也說了親,下半年打算辦酒了,幾個孩子眼看著好起來了,之前拋夫棄子的女人又回到了杏花村,想讓陳家這邊三個兒子贍養。”
    知夏聽著都來氣。
    “這還養?確定不扔出去?”
    “陳家那邊三個孩子當然不肯養。”趙玉珍說,“可那女人胡攪蠻纏,說他們是她生的,就應該負擔起贍養的義務,還驚動了裏正出麵調解,你裏正伯伯當然是站在三個孩子這邊的,那女人見杏花村這邊團結一心,直接就將陳家三個孩子告到了官府。”
    “太不要臉了!”知夏皺著鼻子問,“她自己兒子呢?死了?”
    趙玉珍搖頭。
    “沒死,活好好的呢。”
    知夏憤憤不平,“可不能再將這樣的娘迎進門了,她指不定就是來給前麵那孩子撈東西的,萬一再次入室搜刮財產,得膈應死。”
    “陳家幾個孩子如今都大了,肯定沒那麽容易被忽悠。”趙玉珍說著,突然想到了什麽,“你二叔今天一早就將林光宗背回新屋,聽說在祠堂跪一夜,今天一早發了高熱。”
    “活該!”知夏說,“新屋那一窩就沒一個心術正的,讓他長點教訓也好。”
    趙玉珍伸了個懶腰,站起身來。
    “行了,我也不和你講了,我要去後院看看菜地長怎麽樣了。”
    知夏掃了眼她微微隆起的肚子。
    “你仔細身子。”
    娘如今已經懷了五個多月快六個月的身孕,之前托陳不凡幫她打聽穩婆的事,也不知道打聽的怎麽樣了,陳不凡現在極少回村,明天得去鎮上找找他才行。
    要是打聽到了人,可以先跟穩婆預定好,等娘懷到七個月的時候,提前將人接回家裏來,以防萬一。
    ……
    新屋,林水生將林光宗從祠堂裏背回家之後,整個亂了套。
    “喜鳳,快去喊大夫!”
    林喜鳳知道弟弟在家裏的地位,不敢耽誤,拔腿就出了門。
    李氏一邊抹眼淚一邊瞪向縮在門邊默不作聲的林小滿。
    “別杵著了,這麽點眼力見都沒有嗎?快去倒水啊。”
    林小滿沒說話,垂著腦袋快步去了後院。
    程氏趴在林光宗床邊哭的撕心裂肺,一邊哭,還將大房從上到下整個罵了一遍。
    不知情的,還以為林光宗人已經沒了呢。
    林光宗昨天被打,回來之後連晚飯都沒吃就被關到祠堂去了,原本讀書人體質就不如天天在村裏瘋玩的孩子,夜裏又餓又冷又困又害怕的,還沒堅持到早晨就昏睡過去了。
    這會聽到程氏在耳邊罵著難聽的話,有些嫌惡的擰起了眉頭。
    他虛弱的睜開眼。
    “阿奶,我餓。”
    聽到寶貝孫子清醒過來喊餓,程氏一臉心疼的擦著臉上的淚。
    還好,還知道餓。
    說明寶貝孫子沒啥大問題。
    她麻溜的起身倒了杯水遞給光宗喝下,“光宗現在屋裏歇一歇,阿奶這就給你去熬粥吃。”
    林光宗點頭,看著她離開,一想到他如今的遭遇都是因為大房而起,心底油然而生一絲怨恨。
    李氏從林小滿手裏接過水,擰幹帕子來到床邊,拉著林光宗的手擦拭幹淨後,又擰了溫熱的濕帕子貼在他額頭上降溫。
    “光宗,你感覺怎麽樣?”
    林光宗往她的方向看了眼,扯了扯唇角,想讓自己的表情看起來盡量平和一些。
    “娘,我沒事。”
    聽著他略帶沙啞的聲音,李氏心如刀割。
    “都怪林知夏那個賤蹄子,也沒看她少塊肉,好端端的將裏正喊過去,倒是讓你受了這麽大的罪。”
    林光宗壓下心底的恨意。
    “這些日子還是別招惹到大房那邊去了,他們比我想象中的要精明。”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常言道,打蛇得打七寸。
    如果不能打痛他們,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的好,否則讓他們倒打一耙,最後吃虧的反而是自己這方。
    母子二人在屋裏說著話,林喜鳳的聲音在屋外響起。
    “娘,大夫來了。”
    李氏忙打開房門將大夫迎進去。
    “煩請大夫給我兒仔細瞧瞧。”
    大夫點頭,來到床邊給林光宗把了脈。
    “沒什麽大毛病,風寒引起的發熱罷了,老朽看他精神頭尚且不錯,我先給令郎開一服藥,若今日能退熱,想來明日便無大礙了。”
    李氏一聽,終是鬆了口氣。
    “多謝大夫。”
    大夫擺擺手,“應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