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活該你們賺錢
字數:4018 加入書籤
林寄明昨天在村裏喊了五個漢子收苞穀,傍晚回到家的時候,院子裏一片金黃,苞穀都要堆成山了。
趙玉珍拉著梁氏和隔壁的桂嬸、周氏和劉氏幾人先將米麵做好搭在竹竿上晾曬起來才開始剝苞穀粒。
雖然都是常年幹活的人,可這麽大半天剝下來,大拇指一側也是火辣辣的疼。
“之前沒剝過這玩意兒,還真不大得勁兒,這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幾個拿喬呢。”桂嬸說。
趙玉珍淺笑。
“等過幾天苞穀全部收完,讓大家夥都幫著一起剝,到時候咱們也好歇一歇。”
劉氏望著她。
“裏正之前在村裏說你們家收苞穀,你收這麽多苞穀幹啥呢?”
趙玉珍望著眼前幾人。
“你和桂嬸之前都吃過我們家的玉米餅子,覺得味道怎麽樣?”
劉氏一回味。
“當時都差點香迷糊了。”
桂嬸也點頭,“味道確實不錯。”
趙玉珍笑了笑,想著兩家鄰居都是老實人,再說他們都見過自家磨的苞穀麵,到時候家裏真忙起來,還得喊他們兩家人來幫忙,也就實話實說了。
“我也不瞞你們,我們家收苞穀,主要是想磨成麵賣的。”
劉氏一拍大腿。
“對啊,村裏人總說這苞穀硬的卡嗓子,如果跟白麵一樣,磨成麵不就好賣了嘛,要不說活該你們賺錢,就我們這腦子,壓根兒想不到這上麵去。”
也沒那麽大魄力。
畢竟誰也不知道這玩意兒到底好不好賣。
趙玉珍笑了笑。
“你們幾家今年也都種了苞穀?是自個兒磨成麵拿去賣,還是一文一斤讓我收了?”
“嗐。”劉氏說,“到時候去磨坊磨麵還得一筆不小的開支不說,我們也壓根兒不是做買賣的料,守財說我們家應該能有個兩三千斤的產量,到時候自己留一些吃,其餘賣給你們賺個二三兩銀子,既穩妥又省事。”
倒不是她不想多賺點錢,糧店之前也沒賣過玉米麵,他們又不懂買賣,根本想不出什麽賣東西的點子來。
不如本本分分種點地賣點糧食,也能賺不少。
總的來說,今年比往年賺的,可要多多了。
桂嬸自然也是跟她一樣的想法。
趙玉珍聽了,點頭說,“行,回頭你們將苞穀剝下來曬幹之後送來我家,多少都要。”
周氏看向桂嬸。
“娘,咱今年應該也種了兩畝地吧?到時候賣了苞穀,咱們去鎮上扯塊布再買點棉花回來可好?我想給兩個孩子各做一身棉衣,狗娃之前那件棉衣縫縫補補三年,袖子和褲腿都接幾回了,也不暖和了,老二還沒做過棉衣呢,現在做好,再過一兩個月天寒了,也不怕沒棉衣穿。”
桂嬸忙點頭。
“該買的,苦了誰也不能苦了孩子不是?”
院子裏幾個女人正說著話,林寄明和劉石頭帶著幾個孩子回來了。
騾車在屋門口停下,林寄明進院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趙玉珍手裏的苞穀接過來,望著她拇指旁側的位置已經泛紅充血,一陣心疼。
“不是說了讓你少操勞,才生完孩子不久呢,洗把手歇著去,屋裏有藥,記得擦點兒。”
說完,便隨便找了個地方一坐,開始剝苞穀。
趙玉珍無奈,不過手也是真疼,想著孩子也要喂了,就起身去水缸邊洗手去了。
劉氏一臉羨慕的望著趙玉珍的背影。
“寄明哥對嫂子可真好。”
周氏也笑著搭言。
“可不是?大哥回來以前,嫂子啥活都幹,大哥回來以後,隻要大哥在家,就沒見嫂子幹過重活。”
桂嬸一邊剝苞穀粒兒一邊說,“男人疼媳婦兒是好事,要不寄明家裏能越來越好呢。”
周氏笑著揶揄婆母。
“娘,爹對你也沒見差到哪兒去啊。”
桂嬸一臉和藹,“你爹就是腦子死板了些,人確實沒的說,這不咱們一家也仰仗你寄明哥家,越來越好了嘛?”
院子裏熱熱鬧鬧的,一派和氣。
今天給家裏收苞穀的五個男人,桂嬸家就占了倆,還有劉氏家的陳守財,另外兩個,是跟林寄明一同從戰場回來的兄弟,之前家裏有點事,不管有錢沒錢,他們都是搶著來幫忙,現在有點啥事也都是緊著這些人喊,誰得空喊誰。
村裏不少人都在他們家幹過活。
要說到現在還沒賺到過他們家錢的,村裏還是林姓人居多。
原本村裏三個姓,陳姓任最窮。
到如今,陳姓人的條件,已經超過很多林姓人家了。
來家裏幹農活的,中飯晚飯肯定是要提供的,隔壁兩戶鄰居的大人都在自家幹活,劉氏家還好,來妮大了自己能做飯照顧弟弟,桂嬸家兩個小孫子,一個跟四海差不多大,另外一個才能扒著東西走兩步呢。
兩人今天幹活都是帶著一起來的,孩子胃口就那麽大,趙玉珍都是直接讓他們在家裏吃。
梁氏這會一個人在廚房忙的腳不沾地,彩雲收工回到前院,也不必趙玉珍吩咐,自覺的去廚房給梁氏幫忙去了。
家裏事情確實多,但大家眼裏都有活,倒也不必趙玉珍太過費心。
知夏進了院子,跟院裏幹活的人打過招呼之後,走向屋簷下那塊石頭。
“大哥,來搭把手,將這塊石頭抬我屋裏去。”
這石頭看著不起眼,但造型跟普通岩石相比還是有些差別的,為免被人瞧出端倪,還是稍稍遮掩一下比較好。
搬屋裏往門後一放,光線暗不說,基本也不會有人往那裏看。
五福雖不理解,卻還是走了過去,跟她一起將石頭抬去了屋裏。
知夏從屋裏出來,往堂屋的方向走。
“娘,酸棗糕都做好了嗎?”
正在正屋給平安喂奶的趙玉珍開口,“做好了,晾到半幹放罐子裏裝著了,就在堂屋櫃子裏。”
知夏從堂屋的櫃子裏取出了裝酸棗糕的罐子,打開拿了一塊放進嘴裏,好吃的眯起了眼睛。
去年倒是做了不少酸棗糕,但鋪子裏銷的也不慢,自從賣完之後,已經大半年沒吃過了。
她向來大方吃獨食是不存在的。
自己嚐過之後,便抱著罐子去了院子裏,“都來吃酸棗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