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字數:4095 加入書籤
                    見知夏吃的開心,劉順平也是滿臉笑意。
    拔腿跑去水缸邊拿水瓢打了水,跟知夏一起將金錢橘放入水瓢清洗幹淨,洗好之後,給院中所有人都分了幾顆。
    “味道確實不錯。”
    趙玉珍一邊吃,一邊將腦袋往後仰,防止平安去她嘴裏抓。
    小家夥光看著別人吃,自己啥也吃不到,眼眶一紅,撇著嘴快要急哭了。
    趙玉珍望著他的樣子,樂的不行。
    “大姐,平安的粥好了沒有?”
    廚房裏傳來梁氏的聲音。
    “來了。”
    趙玉珍接過梁氏拿過來的粥碗,用小湯匙挑了吹涼往平安嘴裏喂,見林寄明進了院子。
    “官府的人今天來村裏收繳稅糧了。”
    林寄明點頭嗯了一聲。
    “咱們家不用交吧?”
    趙玉珍用湯匙將平安嘴角的稀粥刮掉,“今年不用交,明年可能得交了。”
    林寄明不解。
    “為啥?”
    趙玉珍:“彩雲今年滿了十八,如果不婚配,這筆稅是免不掉的。”
    彩雲聽見外邊的聲音,趕忙說,“夫人,這筆錢奴婢明年自個兒出就成了,不敢讓夫人破費。”
    在溪口鎮這邊,下人的月錢比工人普遍是要低的。
    “你一個月才二百文月錢,繳稅就得六百文,足足三個月的月錢呢,可不是一筆小開支。”
    彩雲搖頭。
    “反正奴婢也無甚開銷,屆時少用些就成了,奴婢可以負擔得起。”
    梁氏畢竟是過來人,在牙市學規矩的時間,也比彩雲要長一些。
    “六百文都夠村裏的三口之家嚼用好一陣子了,都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彩雲已經過了十八,若是近旁有合適的,又不介意咱們下人的身份,便嫁了吧,否則會被村裏人指指點點不說,還會連累夫人小姐的名聲。”
    不知道的,還以為夫人為人苛刻,不善掌家呢。
    趙玉珍是不知道下人十八不嫁,還會影響主人家名聲這一層的,她往廚房的方向望去。
    “那彩雲可有意中人?”
    彩雲慌了神,她放下手中的東西出了廚房,朝著趙玉珍跪了下來。
    “之前是奴婢不懂事,隻以為自個兒不想嫁就不嫁,未料到會對夫人小姐的名聲有影響,奴婢的婚事,一切由夫人做主。”
    他們當下人的,是為主子分擔的,而不是增添負擔,要是因為她連累了主子名聲,她萬死難得其咎。
    趙玉珍停下了喂孩子的動作。
    “不知者無罪,我不怪你,快起來。”
    知夏上前將彩雲從地上拉起。
    “彩雲姐喜歡什麽樣的男子?不妨與我們說說,到時候我娘請媒人找的話,盡量往你的要求靠攏。”
    彩雲垂下頭,一臉的難為情。
    “隻要品行端正就成,奴婢不敢有過多要求。”
    趙玉珍笑著說,“隻品行端正的話可不難找,咱村裏就有不少,明日我問問附近幾個嬸子,到時候有合適的,人家也同意的話,一一領來給你瞧瞧。”
    見主子這般為自己考慮,彩雲感動不已。
    “多謝夫人。”
    ……
    趙家莊。
    趙家人聽趙小蘭講了五福和陶小燕的事,一個個氣憤的不行,直呼那陶家人異想天開,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許氏冷哼一聲,“之前性子弱護不住兒女也就罷了,就陶家那名聲也敢去招惹,也不知道她怎麽當的家,附近幾個村子姑娘家又不是隻陶家才有,之前我……”
    擔心許氏當著大家夥的麵口無遮攔,馬氏忙打斷她。
    “許氏,慎言!”
    之前許氏跟趙玉珍提出想撮合小蘭跟五福,這事家裏其他人都是不知道的,甚至連老頭子都不知情。
    為了往後不生嫌隙,既然事情沒成,那肯定是隻能爛在肚裏。
    許氏反應過來,心裏一驚,抬手捂了捂自己的嘴。
    趙小蘭望著她的神情,心下疑惑。
    “娘,你之前想說什麽?”
    許氏訕笑一聲,眼珠子一轉。
    “沒什麽,我是想說,我之前給你大哥娶大嫂的時候,可是打聽了又打聽才請了媒人上門的,這娶媳婦兒,姑娘一家的人品至關重要,否則往後隻會帶來數不盡的麻煩。”
    趙小蘭點頭。
    “娘說的有道理。”
    一旁抱著孩子的蘇氏突然被點名,羞的垂下了頭,不過心裏卻是美滋滋的,婆母方才那樣說,是在誇她呢。
    趙鬆全看向趙成忠。
    “爹,咱們家今天交了多少稅糧?”
    趙成忠歎了口氣,“咱家去年多添了兩口人,稅一交,家裏糧食少了一多半。”
    許氏望向李氏懷裏的小丫頭。
    “二弟妹自己又不是沒孩子,你要是自己生的我也就不說啥了,抱養個孩子回來,管吃管帶還得為她繳人頭稅,白白給家裏添了負擔。”
    李氏也是個心直口快的。
    “大哥大嫂四個孩子,二房三房加起來也才四個,之前每年交稅大房要多出來多少,我們也沒說過啥,大嫂現在倒是開始埋怨我了。”
    趙成忠望著兩個兒媳婦。
    “元元既然已經到了我們家,那就是我們家的孩子,現如今她還小,聽不懂你們的話,往後誰要是再敢當著孩子麵亂說,就都給我去祠堂跪著!”
    許氏撇了撇嘴,到底是沒再說話。
    一旁的邱氏笑著緩和氣氛。
    “要我說,還是三姐家裏好,姐夫軍功抵了三十年賦稅,一粒米都不用上繳呢。”
    馬氏點頭說,“咱們家老老少少十九口人,光是人頭稅都不少,也幸好你三姐一家爭氣,咱們沾了她的光,日子也算是好起來了,不然單單家裏幾個孩子的婚嫁,就得愁白頭。”
    說起婚嫁,許氏臉色凝重起來。
    “佑兒已經滿了十八,我尋思該將親事提上日程了,這不今天領著媒人往柳家跑了一趟,想跟柳大腳媳婦商量商量倆孩子婚事,之前柳大腳家的閨女對我這個準婆婆還算客氣,今天也不知道咋的,看到我連招呼都不打就往屋裏藏,柳大腳跟她媳婦兒也是,我說想談談倆孩子婚事,他們總心不在焉的,看的我心裏窩火,就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