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填了粗使丫鬟的缺
字數:4240 加入書籤
霜葉接受到主子的指示,迅速上前,朝著林喜鳳一頓拳打腳踢,直打的她鼻青臉腫才收手。
村民們捂著臉看的直呼解氣。
跟著來找大房麻煩的林家族人望著霜葉那凶殘模樣,無一人敢上前,李秀蘭和林光宗雖心有不忍,卻也害怕被霜葉連帶著一起揍。
待霜葉打完回到知夏身邊,她才望著隨林喜鳳一起來的兩名丫鬟。
“你們將林喜鳳帶回去的之後,順便幫我給方員外帶句話,就說不管他付出什麽樣的代價,我們後山都是不會賣的,讓他看好自家的狗,別放出來亂咬人。”
丫鬟們根本不敢說啥,將林喜鳳塞上馬車就離開了這個恐怖地方。
……
林喜鳳一走,二房和部分林家族人也隻能灰溜溜離開。
村裏人見那些掃興的人一走,紛紛圍上來跟趙玉珍說著恭喜,沈紀之也一臉欣慰的看著四海。
“四海能在這樣的年紀考上童生,前途無量啊。”
知夏在一旁笑著說,“一方麵是我們家四海足夠爭氣,一方麵和書院夫子跟甫安哥前些日子的教導分不開,年前讓甫安哥幫著四海抱佛腳,麻煩了他大半個月呢。”
知夏說話的時候,四海一直看著她。
除了夫子和甫安哥哥的教導,姐姐後麵陪他溫習也格外重要,否則他不會將知識記得如此牢固。
隻是姐姐將所有人的功勞都介紹了,卻獨獨忽略了自己的。
不過沒關係,他自己記得就行。
沈紀之在笑著說,“這佛腳四海能抱上也很了不起了,換成旁人,還不定能抱住呢。”
旁邊有人附和。
“就是,裏正說的在理。”
“甫安要是知道四海童試上了榜,肯定也會很開心。”
提起沈甫安,知夏算了算日子,自從上元節見過他和陳不凡後,到如今已經有兩個多月未見了。
陳不凡倒是神出鬼沒的,自從沒住在老街,都不知道去哪裏找人。
沈甫安每次隻要從縣城回來,不管自己在鋪子還是在家,都會來打個招呼。
眼下沒來打招呼,許是連杏花村都沒回來過。
村裏人說了會話便離開了,趙玉珍從梁氏手裏接過平安。
“大姐,今晚多煮點飯,等會大哥二哥和守財、桂嬸兩家人都在家裏吃。”
梁氏點頭,“哎,這就去。”
桂嬸聽趙玉珍要留自家人在這裏吃飯,忙拉著周氏跟上梁氏。
“我們來幫忙。”
知夏來到趙玉珍身旁跟她商量。
“娘,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咱們家還是得留人,不然再出現今天這樣的情況,沒個人主持大局容易出事,財物是其次,平安還在家裏呢。”
趙玉珍點頭。
“如今杏花村大多都受過咱們家好處,你爹不在家,村裏比別處還是要安全的,最近同福酒樓不按常理出牌,未免出現啥意外,食鋪也不能沒人,這幾日我在家裏看著,你大哥回來之前,食鋪的事就得暫且交給你了,往鎮上跑,一定要多留個心眼。”
“行,我沒問題。”知夏點頭,往門口雙手環胸的霜葉望去,“我身邊有霜葉姐姐跟著呢,雲錦閣近日又招了兩名護衛,已經讓霜葉姐姐帶著練了些時日了,到時候兩個食鋪各安排一人。”
趙玉珍嗯了一聲。
“你自己也得多當心,方子陵許是見軟的不管用,開始來硬的了,千萬別著了他的道,隻要能熬到你爹回來,咱們就不怕了。”
知夏一聽,抱住了趙玉珍的胳膊。
“娘,爹到底幹啥去了?他都告訴你了,咋也不跟我們透個底?”
“具體幹啥,我沒問。”趙玉珍瞥了她一眼,“你也別想打破砂鍋問到底,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這丫頭向來心大。
萬一知道自己爹要謀官職,在外邊肆無忌憚,那才要出大問題。
知夏一吐舌頭。
“不說就不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不了近期咱們動作小點少賺點,熬到爹回來也就是了。”
……
林喜鳳所乘坐的馬車在方府門前停下,她被兩名丫鬟從馬車上扶下,一人架著一邊胳膊進了府中。
三人在方德海麵前跪下,林喜鳳哭的泣不成聲,連說話都有些含糊。
“老爺,那林知夏太過分了,不僅不顧及方府臉麵,還讓她身邊的護衛將我打成了這樣。”
方德海看著不成人樣的林喜鳳,眉頭擰成了“川”字,他關心的隻有一點。
“也就是說,你沒將後山的地契帶回來?”
林喜鳳哭著說,“如今村裏人都護著我大伯一家,連林家族人都有不少倒戈,喜鳳真的已經盡力了。”
方德海聽到這裏,神情變得冷漠。
他方府哪怕家丁再多,也沒把握跟整個村作對,尤其杏花村人大多都已經被林家大房收買。
那邊隻能從別的方麵想辦法了。
“既然如此,你對我方府而言,便沒有意義了。”他看向馮寶山,“我記得後院還缺個粗使丫鬟?”
馮寶山立馬反應過來,哈腰說,“是,後院刷恭桶、劈柴、浣洗正缺人呢,要不小的將林姑娘安排到那裏去?”
方德海點頭嗯了一聲。
“記得讓她簽好賣身契。”
“是。”
馮寶山朝著兩名丫鬟一招手,便架著林喜鳳往後院去了,任由林喜鳳如何掙紮,都掙脫不開兩名丫鬟的束縛。
……
次日起,知夏便要一人看管碼頭兩家鋪子了。
正好虎妞生下的五隻狗崽已經半歲,她順便帶了三條,往三家鋪子裏各放了一條。
狗的耳朵靈敏,夜裏鋪子有什麽情況,狗能比人早發現。
同福酒樓最近仍舊模仿林記食鋪的特色餐食吸引客人,鋪子裏雖有一批忠實食客,生意卻還是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知夏粗略翻了翻賬簿,左右不過半月功夫,鋪子營收便比往常少了五六兩。
往常碼頭食鋪一月能賺五十五到六十二兩,現如今半月少六兩,一個月就得少十二兩。
好在鋪子不要租金,除去開支還能剩下幾十兩的結餘。
就當鋪子裏少賺點。
東邊不亮西邊總要亮的,食鋪營收雖然減少,最近添的幾個澱粉腸攤位生意還不錯,彌補鋪子減少的營收綽綽有餘了。
幾日後,彭山縣那邊兩個鋪子竣工,五福領著月隱回到了碼頭。
知夏望著那個越發成熟穩重的少年,麵露歡喜。
“大哥,你總算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