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僧眾大會

字數:4152   加入書籤

A+A-


    東妙臉上始終掛著的職業性笑容,此刻仿佛一張精心維持的假麵,幾乎要在這令人不安的寂靜和外來者無聲的壓力下崩裂。
    “穀局,天氣寒涼,不如先到齋堂暫歇?茶點已備下。”聲音裏的刻意鎮定,像是一層薄脆的冰殼。
    “不必麻煩。煩請監院先召集全體僧眾到前院,”穀莊打斷了他,語氣不容置疑,“事情早點說清楚,工作早點鋪開,省得大家各自揣度,徒增煩惱。”
    東妙喉嚨裏似乎滾動了一下,最終恭敬垂首:“是。”
    他隨即轉向一位一直無聲跟在隊伍最後、麵色緊繃的精瘦中年知客僧,嗓音微微發顫:“心明,去,敲鍾,召集所有人……一刻鍾之內,必須都到。”
    被稱為心明的知客僧麵無表情地應了一聲,轉身疾步離去。
    片刻後,一聲接一聲沉重的、仿佛缺乏氣力敲擊的銅鍾聲,遲疑地在整個寺院的空寂中蕩開,顯得格外空洞。
    這往日召喚信眾、莊嚴法器的鳴響,此刻更像是在為一個異常處境拉開帷幕。
    沉悶而遲緩的鍾聲,一聲聲鑽入耳朵,重重敲在心上。
    工作組的成員們站在空曠的院落中央,沉默地等待著。
    穀莊負手而立,目光直視前方大殿巍峨卻空蕩的大門。
    鄂建設悄悄揉了揉眉心。
    林方政則微側著頭,視線如同掃描儀,細致地掠過每一扇緊閉的禪房窗格、每一條可能藏匿著窺視目光的回廊角落。
    施工隊的工人們垂手肅立在一旁,偶爾有細微的咳嗽聲被刻意壓抑下去。
    漸漸地,人影開始從各個角落謹慎地冒出來。
    先是回廊、僧寮、偏殿,稀稀落落,如同受驚的鼴鼠被驅趕出洞。
    他們的腳步帶著遲疑,甚至蹣跚,在巨大的空寂裏,反而襯得步履聲格外清晰。
    人數粗粗看去,起碼有二三百人之多。
    其中前麵大多是臉上溝壑縱橫、須眉皆白的老僧,或是形容枯槁、仿佛風一吹就倒的病弱僧人。
    他們大多穿著打了補丁的舊海青,袖口和領邊被磨得發亮發白。
    眼神渾濁,帶著常年山居的古拙和此刻明顯的局促不安,遠遠地聚集在殿前台階下,互相依偎著,不敢發出一點多餘的聲音。
    年輕力壯的僧人大多站在人群最後麵。
    他們或麵無表情、眼簾低垂,或眼神戒備地在工作組身上來回逡巡,如同林中警惕的幼鹿。
    東妙站在前排,臉色晦暗不明,偶爾回頭低聲嗬斥一句,維持著僧人隊伍那勉強拚湊起來的隊形。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陳年香燭和灰塵交織的陳舊氣味,更因這異常的聚集和無處不在的壓抑氛圍而變得渾濁不堪。
    風突然變得有點猛,帶著刺骨的濕寒,刮過空蕩的前庭,卷起角落的幾片落葉。
    打在青石板上發出“嘩啦”的噪音,在這令人窒息的安靜中突兀得如同一記耳光。
    “開始吧。”穀莊的聲音不高,卻異常清晰地穿透了風聲和令人不安的靜謐,帶著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他向前穩穩踏出一步。
    林方政默契地遞上一個老舊的黑色擴音喇叭。
    穀莊按下開關,一陣尖銳的電流嘯叫聲瞬間劃破凝滯的空氣,不少老僧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
    他皺了皺眉,用手指在喇叭上用力磕了幾下,那刺耳的噪音才不情不願地平息。
    “各位僧侶師傅!”穀莊開口,他的聲音經過喇叭的過濾顯得有些失真,卻更添一種公事公辦的金屬質感。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台階下那一片土灰色、驚懼不安的麵孔。
    “我叫穀莊,宗教局局長。”
    他頓了頓,語氣平直,“這位是鄂建設同誌,原文化局長。”
    鄂建設微微欠身示意,臉上掛著和緩卻不失距離的微笑。
    “這位是林方政同誌,原旅遊局長!”
    林方政隻是極輕微地點了一下頭。
    他的目光卻如同聚光燈,牢牢鎖在後方幾個年輕僧人略顯僵硬的臉部肌肉上。
    “我們受縣委縣政府委派,組成臨時工作組,進駐清涼寺,由我任組長,協調修繕審計各方麵事宜,林局、鄂局任副組長。”
    然後他又約略介紹了一下五名組員。
    當然站在他身後不遠的兩人就沒有介紹了,其實也無需介紹,因為他們身著警服。
    穀莊介紹時,東妙臉上擠出一絲極不自然的、像是臉皮抽動的笑意。
    他心中有些驚駭,這工作組一下子來了三個局長,這規格不是一般地高呀。
    風打著旋卷過,吹動穀莊夾克的下擺。
    東妙臉上的僵硬笑容似乎在這冷風裏凝固、開裂。
    穀莊的目光重新投向眾僧。
    如掃描儀般緩緩掃過下方一張張或木然、或低垂、或隱現不安的麵孔。
    “工作組此行,主要有兩個明確的任務,”他的話清晰地在風中傳播,“第一,是寺廟修繕。”
    他抬手朝施工隊的方向指了一下,“各位想必也清楚,清涼寺有些廟宇年久失修,部分梁柱、椽條甚至牆體存在肉眼可見的破損、腐朽,尤其幾處簷角承重柱,已經有明顯的傾塌風險!這絕非危言聳聽。”
    “一旦發生垮塌,無論傷到寺裏的僧人,還是萬一有滯留的香客,都是無法挽回的重大安全事故!”
    “這個責任,誰能承擔?誰敢承擔?”穀莊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某種嚴厲的質問,在喇叭裏激起嗡嗡的回響,台階下幾個老僧被驚得身形晃了一晃。
    他隨即緩了語氣,但其中的分量絲毫未減:“所以,政府決定緊急撥款,由省建工集團古建三隊負責,對寺廟存在危險的地段進行徹底、及時的維修加固!”
    “這錢,是政府財政,是為了大家的安全!”
    “不要寺廟負擔分文。”
    風好像安靜了一瞬,隻剩下穀莊話語的餘韻在磚木結構的空間裏回蕩。
    “第二,”穀莊的語調轉入一種更平穩、更程式化的軌道,“是進行一次常規審計。”
    “這也同樣是縣裏、乃至省裏的明確要求。”他從林方政手中接過兩份薄薄的紅頭文件,將其封麵高高舉起,好讓台階下的人能看到那醒目的紅戳。
    “這是省裏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監督管理的指導意見》!”穀莊的聲音再次加重,“這份文件明確授權、也責成我們宗教事務管理部門,必須定期對宗教活動場所的財務管理進行必要的監督、檢查!和審計!”
    “這次審計,完全符合規定!受縣委統戰部直接委派!”
    他將文件收回,目光似乎穿透了人群:“大家要安心。該念經念經,該作息作息,該吃齋飯就回齋堂去!”
    “審計工作,查的是賬目,對的是製度,不是針對在座的任何具體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