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賬單

字數:4270   加入書籤

A+A-


    “我江昭寧來了!就算渾身是血,也要把這東山縣的天,捅出個窟窿來!”
    “看看這漏雨的背後,到底藏了多少妖魔鬼怪!”
    遠處山道上驟然爆開一片旋轉的紅藍光芒,如同撕裂陰霾的閃電。
    三輛警車碾著泥濘咆哮而至,戛然而止。
    金山派出所長韓立國第一個衝下車,警服肩章在雨水中泛出冷硬的光澤。
    他甚至顧不上撐傘,深一腳淺一腳地奔到江昭寧麵前,喘出的白氣在雨中翻卷:“江書記,我們來遲了,請您處分!”
    發梢不斷滴落的水珠沿著緊繃的臉頰滑下,分不清是雨水還是冷汗。
    “不遲!”江昭寧的聲音斬開風雨,他抬手直指那扇朱紅大門,“來得正好!”
    雨水順著他的指尖淌下,在空中劃出一道決絕的弧線。
    魏長福下意識後退半步,看見這位一路上溫文爾雅的書記眼中迸出刀鋒般的厲色——那是一種長期壓抑後終於爆發的力量。
    “韓立國同誌!”江昭寧的喝聲震得空氣發顫,“集合你的人馬!立刻清查‘聽鬆苑"!”
    “封鎖所有出入口!任何人不得轉移銷毀任何物品!”
    "是!"韓立國猛地挺直腰板,轉身時警用雨衣在空中甩出響亮的水花。
    他對著對講機嘶吼的瞬間,二十餘名警員已如離弦之箭撲出。
    "一組控製前門!二組堵死後山通道!三組跟我來!"
    皮靴踏碎水窪的聲響如同戰鼓。
    警察們的身影在雨幕中化作一道道藍色閃電,迅速對豪宅形成合圍之勢。
    有人扛著破門錘衝向朱漆大門。
    有人持警戒線瞬間圈定封鎖區。
    訓練有素的行動讓原本氣派的“聽鬆苑”轉眼成了鐵桶中的孤島。
    高牆內突然傳來犬吠和慌亂的腳步聲。
    門樓頂端的霓虹燈牌仍在不知所謂地閃爍,將警員們的身影映成流動的赤色。
    韓立國一把推開試圖上前詢問的保安,染著泥漿的靴底重重踏上門前雕花石階:“公安辦案!”
    “所有人原地站好!”
    驚雷炸響,紫電照亮了屋簷下金色貔貅猙獰的臉。
    風雨仍在咆哮,但比風雨更烈的,是這柄終於出鞘的雷霆之劍。
    警員們如潮水般湧入內院。
    東廂房雕花木門被猛地撞開,一股混雜著煙酒和汗臭的熱浪撲麵而來——隻見百餘平的房間內,竟密密麻麻擠著二三十人圍著兩張賭台。
    綠色絨布賭桌上散落著成遝的百元大鈔和籌碼,骰子在瓷碗裏打著轉還沒停穩。
    “不許動!雙手抱頭!”
    此起彼伏的喝令聲中,一個穿著絲綢衫的胖子慌忙將手機塞進沙發縫,卻被眼尖的民警一把揪出。
    有個穿著高跟鞋的女人試圖將鑽戒滑進地毯褶皺,立即被厲聲製止。
    角落裏,幾個穿著工裝的農民模樣的賭徒瑟瑟發抖,手裏還捏著皺巴巴的五十元紙幣。
    最令人心驚的是西側耳房:整麵牆被改造成博彩投注屏,實時顯示著境外賭場訊息,茶幾上散落著七八本記賬簿。
    韓立國隨手翻開一頁,最新記錄赫然寫著“趙局分紅叁萬伍仟元、陳局分紅兩萬肆仟元”,落款日期正是昨日。
    雨水猛烈敲打著琉璃瓦,仿佛在為這場荒唐盛宴奏響喪鍾。
    江昭寧望著那些被押出來的賭徒——有衣冠楚楚的幹部模樣者,也有手指粗糲的村民。
    他們都在霓虹燈牌變幻的光影裏垂下頭顱,如同一出詭譎的眾生相。
    原來氣派的“聽鬆苑”竟然還是一個賭窩!
    魏長福哆嗦著從身上摸出出了一本筆記本。
    封皮是那種早已褪色的藍色塑料殼,早已斑駁模糊,依稀能看到上麵用碳素筆寫著年份:XXXX年修路明細。
    年份旁邊,歪歪扭扭地寫著幾個模糊不清的小字,似乎是某個人的名字,極可能是他自己簽收或保管的記錄,更觸目驚心的是那個被多次描深、幾乎刻穿紙張的巨大歎號!
    他顫抖著手,艱難地翻開那本沉重得如同命運賬簿的筆記本。
    紙頁泛黃脆薄,似乎一碰就要碎裂。
    映入眼簾的並非工整的印刷體表格,而是一筆筆、一行行極其詳實的手寫記錄!
    字跡潦草卻用力,透著一股咬牙切齒的恨意!
    上麵記滿了日期、石料種類,花崗岩、鵝卵石、路基料、標明了來源,縣南湖采石廠、鄰縣順興石業、單價、數量、運送次數、司機姓名或車牌號後四位。
    接收人,村裏不同負責人的簽名,旁邊有不同顏色墨水打勾或叉的記號。
    甚至是支付方式,現金結算、某某鄉領導寫條子批準掛賬……。
    江昭寧的瞳孔驟然收縮!
    他目光如炬,飛快掃過紙頁上的數字:
    八月十二日,晴。
    收貨:花崗岩石料,規格C級,路基填充用。
    來源:南湖采石廠,有該廠開出的三聯手工票存根,被仔細粘貼在下方。
    采購單顯示:單價:160元/噸。
    紅字標注:此價格比縣中心廣場鋪路所用同品級石料高出30元?。
    實際數量:票據記錄運來三車共48噸。
    司機簽名:王老五,車號:東H7XXX。
    魏長福旁注,墨色極濃,字跡因用力幾乎劃破紙張。
    經組織四個壯勞力連夜分三次過磅複核,缺秤嚴重!
    實際入庫:不足30噸,隻有28.6噸!
    空車回程帶水箱壓秤入廠的嫌疑!
    支付記錄:鄉財政所現金支付單據(複印件粘貼):依票據付全款(48噸×160元= 7680元整)。
    實際複核金額(應支付):30噸×160元=4800元(數字被紅筆狠狠圈起)!差額:2880元!(旁邊用墨筆重重寫下:不知去向!)
    林夕倒吸一口涼氣!
    這絕不僅僅是疏於管理,這是赤裸裸的、操作拙劣到極點卻明目張膽的虛報冒領、短斤缺兩!
    “這隻是……一小筆。”魏長福的聲音如同砂紙摩擦,沙啞、低沉,帶著一種深入骨髓的疲憊和悲涼。
    他那根飽經風霜的手指顫抖著劃過那些歪斜的數字,指甲縫裏嵌著經年累月摳弄石頭積下的、永遠洗不掉的烏黑汙垢。“後麵……後麵的坑,更大!深不見底!”
    他又翻到一頁更為詳細的記錄,日期是工程接近尾聲、準備鋪設最後的橋麵用石板時:
    十月五日,陰轉小雨。
    收貨:鋪麵石板(規格:50×50×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