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 章李雪雁:為什麽會是我?
字數:4828 加入書籤
                    長孫衝猛地轉身,朝著趙國公府方向狂奔而去!
    一刻鍾後,他氣喘籲籲的奔進了趙國公府來到了後院書房。
    長孫無忌正坐在書案後閉目養神,看到長孫衝這般模樣,一絲心疼掠過。
    但他臉上卻依舊古井無波,甚至帶著幾分刻意的冷厲:“如此慌慌張張,成何體統!一點挫折便讓你失了方寸嗎?”
    長孫衝滿臉激動道:“阿耶,孩兒沒有失方寸!孩兒是想明白了!”
    “哦?”長孫無忌微微挑眉,放下手中的茶盞:“說說看,你想明白什麽了?”
    “阿耶教誨,孩兒一刻不敢忘!獵人不當親自下場與猛獸搏殺!”長孫衝語速極快,眼神閃爍著算計的光芒。
    “那林平安,如今便是那頭最囂張的猛獸!王昭君出塞,五不一死守的言論,看似激昂慷慨,實則徹底將兩個人得罪死了!”
    他伸出兩根手指:“其一,是極力讚成和親、以“懷柔遠人”為儒家正道的孔穎達孔師!”
    “林平安此言,無異於公然抽打孔師的臉麵,否定了其秉持的聖人之道!孔師門生故舊遍布朝野,豈能善罷甘休?”
    “其二,便是那吐蕃大相祿東讚!林平安煽動民意,反對和親,直接破壞了他的求和親大計,等於斷了他回去邀功請賞的路子!祿東讚豈能不恨他入骨?”
    長孫衝越說越興奮,臉上泛起不正常的紅暈:“而我們隻需讓人在坊間,在那些清流文士中,在鴻臚寺吐蕃使者周邊,稍稍散播些言論即可!”
    他壓低了聲音,如同毒蛇吐信:“就說林平安此舉,實則是藐視聖人教誨,抨擊孔師德政,欲毀我大唐禮法根基!”
    “他林平安為了嘩眾取寵,攬權邀名,根本不顧兩國邦交,肆意破壞吐蕃與大唐之和睦,其心可誅!”
    “我們要做的,就是激化林平安與孔穎達、與祿東讚之間的矛盾!”
    “把火挑得旺旺的,讓他們鬥!讓他們去撕咬!”
    “我們隻需坐在高處,冷眼旁觀,看他們鬥個你死我活!”
    “無論最終誰勝誰負,林平安都必將焦頭爛額,麻煩不斷!此乃借刀殺人,坐收漁利!”
    長孫衝說完,緊緊盯著父親,胸膛劇烈起伏,等待著評判。
    長孫無忌靜靜地聽著,臉上依舊沒什麽表情,但眸中卻掠過一絲欣慰。
    他站起身,走到長孫衝麵前,輕輕拍了拍長孫衝的肩膀:“孺子可教也!”
    接著,長孫無忌話鋒一轉道:“和親一事,事關重大,咱們能不沾就別沾!不然要是出了事,陛下怪罪下來,咱們長孫家會很麻煩的!”
    長孫衝一愣,隨即明白過來。
    “孩兒這就去找竇奉節和侯元禮,讓他們出手!”
    “嗯!”長孫無忌滿意點頭。
    …………
    暮色漸沉,江夏王府內一片愁雲慘淡。
    後院閨房中,李雪雁怔怔地坐在梳妝台前,銅鏡中映出一張蒼白卻難掩俏麗絕俗的臉,原本靈動含笑的美眸,此刻紅腫如桃。
    阿耶沉重的話語猶在耳邊:“吐蕃大相祿東讚,於朝堂之上,當著百官的麵,向陛下代鬆讚幹布求娶於你……”
    和親?遠嫁吐蕃?那個隻在地理圖誌上看過的、遙遠苦寒、風俗迥異的地方?
    她從未想過,自己竟會與這兩個字產生任何關聯。
    巨大的恐懼和茫然將她籠罩,讓她嬌軀直顫。
    “不…怎麽會是我…為什麽是我?這是為什麽呀?”她喃喃自語,聲音哽咽。
    她隻是一個郡主,為何祿東讚會指名道姓要她?命運為何如此不公?
    “雁兒!我的雁兒啊!”一聲淒厲的哭嚎打斷了她的思緒。
    江夏王妃楊氏跌跌撞撞地衝進房內,一把將她摟入懷中,泣不成聲。
    “那吐蕃蠻荒之地,茹毛…飲血!你怎能去得?你若去了,叫為娘怎麽活啊!”
    劇烈的情緒波動下,楊氏一口氣沒上來,竟直接暈厥過去。
    閨房內頓時亂作一團,侍女們驚慌失措,掐人中的掐人中,喚太醫的喚太醫。
    李雪雁扶著軟倒的母親,看著母親毫無血色的臉,她不能倒下,母親還需要她。
    一陣忙亂之後,楊氏被抬回房休息,灌下了安神湯藥方才睡去。
    李雪雁獨自一人守在母親榻前,眼淚無聲滑落。
    夜深人靜,恐慌稍褪,理智漸漸回籠。
    她想起父親提及,朝堂上許多大臣,包括那些她自幼便聽著其學問名聲長大的大儒們,竟大多讚同此事。
    理由冠冕堂皇,以一人之身,換西南邊境數年乃至數十年的和平,乃是為國為民之大義。
    “大義……”李雪雁咀嚼著這兩個字,心中一片苦澀。
    難道皇室女子的命運,生來便是作為維係和平的籌碼嗎?
    她想起那些史書上記載的和親公主,她們後來都怎樣了?真的幸福嗎?還是像一件被贈送出去的禮物,在異國他鄉默默凋零?
    就在她心亂如麻,幾乎要被這“大義”壓垮之時,貼身侍女紫蘇悄聲走了進來。
    “郡主,”紫蘇壓低聲音,語氣急促,“您聽說了嗎?外麵…外麵全都在傳!”
    李雪雁茫然抬頭。
    紫蘇深吸一口氣,將今日裏從醉月樓傳出、現已席卷長安的故事和話語,原原本本、繪聲繪色地複述了一遍。
    從王昭君遠嫁的悲慘境遇,到被迫“妻其後母”的倫理悲劇,再到那最後石破天驚的一句話——
    “夫大國者,當有雄魄!不稱臣!不和親!不納貢!不賠款!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此方為華夏脊梁,煌煌氣節!”
    紫蘇的聲音並不大,卻字字如驚雷,炸響在李雪雁的耳邊和心間!
    她猛地站起身,因為動作太急,甚至帶倒了旁邊的繡墩。
    “你……你說什麽?這是誰說的?!”她滿臉激動,顫聲問道。
    這番話,與她所聽到的所謂“大義”截然相反,如此離經叛道,卻又如此…痛快淋漓!像一道熾烈的陽光,猛地劈開了籠罩在她心頭的厚重陰霾!
    “是…是長安伯,林平安,林郎君!”紫蘇滿臉崇拜的回道。
    “聽說這是他寫的話本,讓人在醉月樓說的!現在滿長安的人都在議論,好多百姓都說不該讓郡主您去和親呢!”
    “林平安?”李雪雁緩緩重複著這個名字,她聽說過他。
    治愈伯母氣疾的神醫,詩壓長安的才子,怒斥當世鴻儒的狂生,一個身上充滿了爭議和傳奇色彩的人物。
    竟然是他!
    在一片讚同和親的聲浪中,唯有他,發出了如此截然不同、振聾發聵的聲音!
    他不是空談大義,而是真切地站在她的立場,想到了她作為一個女子遠嫁後的悲慘可能!
    他想到了女子的幸福,想到了國家的顏麵,想到了那不該被犧牲的“煌煌氣節”!
    一股難以言喻的熱流猛地湧上心頭,衝垮了所有的委屈和恐懼。
    眼淚再次湧出,卻不再是出於絕望和自憐,而是一種被理解、被捍衛的激動與澎湃!
    原來,並非所有人都視她為可交換的籌碼。
    原來,在這長安城中,還有人記得她首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非一個政治符號。
    原來,真正的男子漢大丈夫,並非那些滿口仁義道德卻要犧牲女子換取和平的迂腐之輩,而是這般有擔當、有血性、敢為天下先的桀驁兒郎!
    李雪雁緊緊攥住了手中的絲帕,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她走到窗邊,推開窗戶,夜風帶著深秋的涼意湧入,卻吹不散她心中那股驟然燃起的滾燙。
    她望向東市方向,一雙眸子閃閃發亮,仿佛能穿透重重屋舍,看到那座聲名鵲起的醉月樓,看到那個素未謀麵卻在此刻深深闖入她心扉的少年身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