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 章 老魏這是請我來上政治課了?!

字數:3920   加入書籤

A+A-


    林平安剛進實驗室,袁天罡和李淳風這兩個“跟屁蟲”便如影隨形,悄無聲息地跟了進來。
    兩人也不多話,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林平安擺弄那些奇形怪狀的琉璃器皿和不知名的礦物粉末,眼中充滿了好奇與探究。
    偶爾在林平安進行關鍵步驟時,李淳風會忍不住插嘴問上一句:“林侯,此物混合,為何會變色?”
    袁天罡則撫須沉吟:“這氮、磷、鉀之說,似暗合五行生克,卻又別具一格,妙哉!”
    兩人提問不多,所以林平安也會盡力解答。
    午飯後,林平安正想溜回房補個覺,卻聽林朔稟報:“侯爺,鄭國公府派人來請,說是魏公有要事相商。”
    林平安聞言,微微一愣。
    這老魏找自己幹嘛?是因為今天早朝藩邦聯名上書的事,來興師問罪的?
    還是為了即將到來的與山東大儒的辯論心裏沒底,來找自己探口風?還是為了魏小婉……
    他帶著滿腹疑惑,出了林府,登上馬車,冒著風雪,朝鄭國公府疾馳而去。
    兩刻鍾後,林平安跳下馬車,在門子的引領下進入了鄭國公府。
    鄭國公府不似其他勳貴府邸那般奢華,處處透著一種清儉剛直的氣息。
    後院書房內,魏征正坐於書案旁閱卷品茶,見到林平安進來,他放下茶杯,微微一笑:“賢侄來了,坐!天寒,先喝杯熱茶驅驅寒!”
    林平安點頭,坐在了他的下首。
    一番簡單的見禮寒暄過後,書房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隻有牆角炭火偶爾發出的劈啪聲。
    魏征目光灼灼地看向林平安,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
    林平安想到魏小婉心頭有些發虛,連忙低頭飲茶,不敢與之對視。
    魏征見狀,無奈一笑,緩緩開口:“賢侄,老夫今日請你過來,是想與你聊聊!你近來所為,樁樁件件,皆可謂石破天驚!”
    “兩國和親之事,暫且不提,老夫亦不讚同以女子換取邊關短暫安寧!”
    “但這朝貢回禮一事,你力主削減,甚至提出僅加兩成,此舉是否太過激進?打破了這延續千年的“厚往薄來”之規,你可知其中牽扯多大?又會引來多少非議與動蕩?”
    林平安聞言,心頭了然。
    魏征雖然比許多腐儒開明,看得也更遠,但他骨子裏依然有著這個時代儒家讀書人的堅持和對於“禮製”、“規矩”的敬畏。
    自己這種行為,在他眼中,確實算得上是“離經叛道”。
    (老魏這是請我來上政治課了?!不過他能這麽心平氣和地問我,而不是直接開噴,已經算很給我麵子了!)林平安心念電轉,麵上卻不動聲色。
    他沉默了片刻,放下茶杯,看向了魏征,一臉認真道。
    “魏公,你問我是否太過激進,在我看來,那些已然僵化、阻礙了大唐前進腳步的規矩,就必須打破!”
    “時代在進步,就如同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味的墨守成規,固步自封,隻會讓我大唐漸漸失去活力,甚至在未來某一天,被後來者超越、欺淩。”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便以這朝貢回禮來說,前人定下“厚往薄來”之規時,中原王朝或許初立,需要懷柔遠人,穩定四方!”
    “但如今我大唐是什麽光景?四海賓服,兵強馬壯,文化昌盛!我們還需要靠豐厚的回禮去維係那些表麵恭敬、實則貪婪的關係嗎?”
    “這非但不能讓他們真正歸心,反而會養大他們的胃口和野心,視我大唐為肥肉,予取予求!此規,已不合當下時宜!”
    他又指了指窗外:“再比如農事,若非打破直轅犁的古製,何來曲轅犁效率倍增?”
    “若非打破“粟麥為王”的舊念,何來土豆這畝產千斤的祥瑞?”
    “還有那石炭,千百年來皆以為有毒,棄如敝履,如今稍加改造,製成蜂窩煤,便能惠及萬千百姓,令今冬凍斃者大減,魏公,您說,這些打破規矩之舉,是對是錯?”
    魏征靜靜地聽著,他不得不承認,林平安的話雖然聽起來離經叛道,但列舉的卻都是實實在在、利國利民的功績。
    他魏征並非食古不化之人,否則也不會多次在朝堂上支持林平安那些看似“荒唐”的提議,隻是,涉及“祖宗禮法”、“邦交大禮”,他心中的天平依舊需要反複權衡。
    良久,魏征長長吐出一口氣,神色複雜道:“你所言不無道理!老夫並非看不見你帶來的變化,隻是,破舊立新,談何容易?牽一發而動全身啊!”
    見魏征態度有所鬆動,林平安心中稍定。
    接著,魏征話鋒一轉道:“那論道一事,你可有把握?孔穎達已廣發書信,王恭、馬嘉運、劉伯莊、張士衡、趙弘智等當世鴻儒不日便將齊聚長安!”
    “他們代表的,可是天下讀書人之口舌,儒家之正統!你若敗了,恐聲名掃地,此前所有努力,都可能被貼上“歪理邪說”的標簽!”
    提到儒家,林平安嘴角微勾,反問道:“魏公,您飽讀詩書,學貫古今,那您認為,如今的儒家,還是當年孔子周遊列國、孟子宣揚仁政時那個心懷天下、積極入世的儒家嗎?”
    他不等魏征回答,便繼續說道:“還是說,它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專為帝王統治和權貴階層服務的工具?變得僵化、教條,甚至自相矛盾?”
    “時代在進步,百姓在覺醒!儒家思想中固然有精華,但也有很多東西已經落後了!”
    “比如動不動就“懷柔遠人”,不顧國家實際利益!比如過於強調尊卑等級,束縛人的創造活力!”
    “比如將一些經典教條化,不容絲毫質疑……這樣的儒家,還適合這個即將迎來前所未有之盛世的大唐嗎?”
    他目光炯炯地看著魏征:“這道,不辯不明!我就是要當著天下人的麵,問問這些大儒,他們秉承的,究竟是孔孟先聖濟世安民的真意!”
    “還是經過千年粉飾、隻為維護特定階層利益的“偽道”!儒家,是到了需要刮骨療毒、返本開新的時候了!”
    “刮骨療毒……返本開新……”魏征喃喃地重複著這八個字,如同被一道驚雷劈中,呆愣當場。
    作為一代諍臣,他何嚐沒有感受到儒家學說在現實應用中的種種困境與扭曲?
    隻是從未有人像林平安這樣,如此尖銳、如此直接地將這個問題血淋淋地剖開,擺在他的麵前。
    書房內陷入了長久的沉默,魏征仿佛一瞬間蒼老了許多,他望著窗外紛飛的雪花,沒有再說話。
    林平安知道,自己這番話,已經在魏征心中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他不再多言,靜靜地喝完杯中已然微涼的茶水,起身,朝陷入沉思的魏征拱了拱手,悄然退出了書房。
    他知道,有些觀念的轉變,需要時間,而他能做的,就是不斷地去衝擊,去點燃那變革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