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 章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字數:3909   加入書籤

A+A-


    實事求是,經世致用!
    這八個字如同八記重錘,狠狠敲在亭內四人的心坎上。
    魏叔玉臉上的譏諷笑容瞬間凝固,隨即像是聽到了什麽極其荒謬的事情,竟“噗嗤”一聲直接笑了出來。
    “哈哈哈……我當是什麽高論!實事求是?經世致用?這算什麽大道?長安侯,你莫不是在與我說笑吧?這等粗淺之言,田間老農都懂得要看天吃飯,量力而行!”
    他原以為林平安會說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類的煌煌大言,沒想到竟是這般樸實無華,甚至顯得有些“土氣”。
    林平安看著魏叔玉那充滿嘲弄的臉,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帶著點“孩子你還是太年輕”的笑容。
    “粗淺?魏小郎君,這世間最深刻的道理,往往就藏在最樸素的言語之中。”
    “你說田間老農懂?那我問你,若官員治理地方,不察民情,不管實際,隻知照搬古籍,空談仁義,能讓百姓吃飽穿暖嗎?若將軍指揮作戰,不探敵情,不量己力,隻知背誦兵書,能打勝仗嗎?”
    他語氣漸重:“實事,就是客觀存在的一切情況!求是,就是探求其內在規律!不憑空想象,不因循守舊,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便是實事求是!”
    接著,他目光轉向那一片在風雪中傲然挺立的紅梅:“而經世致用,便是要求學問、本事,必須有益於國計民生,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而非束之高閣,誇誇其談,或是隻用於吟風弄月,粉飾太平!”
    他指著亭外梅林:“梅花傲雪,精神可嘉,但若隻知賞其風骨,讚其高潔,卻不能將其精神化為勵精圖治、解決現實困境的動力,那這欣賞,與葉公好龍何異?”
    “我所獻水泥,是為修路築城,便利交通。製曲轅犁,是為提高耕效,多產糧食。平抑糧價,是為活民無數。”
    “乃至改造石炭,研製化肥,無不是遵循此道——立足現實,解決問題,造福於民!這,難道不比幾首詩詞更為重要、更為根本的大道嗎?!”
    一番話,如同洪鍾大呂,在小小的涼亭內回蕩。
    魏小婉和李雪雁徹底呆住了,她們怔怔地看著林平安,他那清朗的麵容在雪光梅影的映襯下,仿佛散發著一種睿智而堅定的光輝。
    原來他想的不是風花雪月,不是個人榮辱,而是實實在在的國計民生,是腳踏實地的“大道”!
    裴氏亦是心潮澎湃,看著林平安,心下暗歎:“老爺常言此子不凡,今日方知其眼界格局,已遠超同儕!”
    “如此少年英傑,心係蒼生,身體力行,真乃百年難遇之奇才!可惜……唉!”
    她心中那份撮合之意更濃,卻也知其中阻礙重重,不由得更添惋惜。
    魏叔玉張了張嘴,臉上的嘲笑早已消失無蹤,他不得不承認,林平安這番話,如同在他固有的認知世界裏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戶。
    那些他曾經認為理所當然的“大道理”,在“實事求是,經世致用”這八個字麵前,竟顯得有些空泛。
    他內心其實已然被說服了大半,但少年人的倔強和那份對姐姐“可能受委屈”的不忿,讓他不肯輕易低頭。
    他梗著脖子,冷哼道:“哼!說得倒是冠冕堂皇!誰知道是不是沽名釣譽?你若真有才學,何必藏拙?連一首應景的梅花詩都作不出來,還敢妄稱詩仙?豈非可笑?!”
    他試圖用自己最熟悉的領域——詩詞,來挽回些許顏麵。
    魏小婉這次是真的動了怒,臉色沉了下來,看著自己的弟弟,厲聲道:“叔玉,你放肆!長安侯誌在經世濟民,所思所行皆為國為民,豈是你能妄加揣測、肆意評判的?還不快向侯爺道歉!”
    裴氏也看不下去了,蹙眉嗬斥道:“玉兒!休得胡言!平安之能,陛下與滿朝文武有目共睹,豈容你在此質疑?再敢無禮,家法伺候!”
    魏叔玉被母親和姐姐聯手訓斥,頓時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下去,低著頭,不敢再言語,隻是偶爾偷偷抬眼瞪一下林平安。
    林平安見狀,一臉無語。
    (這小子,還真是個姐控啊!不過心眼不壞,就是軸了點。)
    這時,一直安靜旁觀的李雪雁,鼓起勇氣,抬起那雙小鹿般清澈又帶著仰慕的眸子,怯生生道。
    “長安侯,你就作一首梅花詩嘛……雪雁,也想聽聽……” 她想到魏小婉珍藏著的那首“我見青山”,羨慕不已,也渴望能得到一首屬於自己,或者說,因自己請求而作的詩詞。
    魏小婉也望向林平安,眸中含著歉意和一絲期待。
    林平安看著李雪雁那嬌憨又帶著懇求的模樣,又瞥見魏小婉眼中的光芒,再看到連裴氏都含笑望著自己,心中暗歎。
    (罷了罷了,抄詩雖無恥,但哄女孩子開心,尤其是漂亮女孩子,也算是功德一件吧?)
    他當下也不再推辭,灑脫一笑,目光轉向亭外那片在風雪中愈顯精神的紅梅,略一沉吟,朗聲念道。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整首詩吟罷,涼亭內外,萬籟俱寂。
    亭內四人,此刻仿佛被施了定身法,徹底石化當場,呆若木雞!
    魏叔玉嘴巴張大都能塞下一個雞蛋了。
    他所有的挑釁、所有的質疑,在這首如同天外飛仙般的詩句麵前,被轟擊得粉碎。
    尤其是那“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這簡直是神來之筆!將梅花之魂勾勒得淋漓盡致,美得令人窒息!
    魏小婉和李雪雁更是癡了。
    她們怔怔地看著林平安,仿佛在看一個降臨凡塵的謫仙。前者眼中柔情萬種,後者滿目崇拜星光。
    她們反複回味著那“疏影”、“暗香”,隻覺得心神俱醉,世間再無第二人能寫出如此清絕脫俗的詠梅詩!
    裴氏亦是震撼不已,她雖不專精詩詞,但也知此詩絕非凡品,足以流傳千古!
    過了好半晌,魏叔玉才像是終於找回了自己的聲音,帶著無比的艱澀和一絲殘留的震撼,喃喃道:“疏影……暗香……這……這……”
    他看著林平安,神色複雜到了極點。
    他終於明白,對方說“詩詞是小道”並非狂妄,而是真的誌不在此!
    人家隨口一吟,便是這等千古絕唱,這等驚世之才,卻一心追求那“實事求是,經世致用”的大道……
    魏叔玉所有的驕矜之氣,在這一刻,被這首《山園小梅》徹底擊垮,他低下頭,心悅誠服,再也生不出半分挑釁的念頭。
    林平安看著四人震撼失語的模樣,摸了摸鼻子,心中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