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 章 百官:陛下果然還是那個陛下,夠狠!
字數:3997 加入書籤
                    長孫皇後靜靜聽著,雍容秀麗的臉上看不出喜怒,直到陰妃話音落下,她才微微頷首,語氣依舊平和。
    “佑兒受傷,本宮這個做嫡母的,同樣心痛!皇子玉體,關乎國體,不容有失。”
    接著,她話鋒一轉道:“不過,陰妃,你可知曉,佑兒此番是因何去的平康坊?又是在何種情形下,與平安起的衝突?”
    陰妃臉色微變,她當然知道李佑德行有虧,但此刻絕不能認,隻能避重就輕。
    “佑兒年少頑劣,或許有行為失當之處,但罪不至此啊!那林平安分明是恃寵而驕,不將皇家放在眼裏!”
    “恃寵而驕?”長孫皇後重複了一遍這四個字。
    “陛下與本宮對平安確是看重,看重他獻上的土豆,可活萬民!看重他改良的農具,可利千秋!……”
    她每說一句,語氣便重一分,目光也愈發清亮:“陰妃,你覺得,陛下與本宮看重的是他這個人,還是他能為大唐帶來的‘功’?”
    這一問,如同綿裏藏針,直指核心,陰妃頓時語塞。
    她若堅持說林平安恃寵而驕,豈不是在質疑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用人眼光和治國方略?!
    長孫皇後繼續道:“至於皇家顏麵……一個皇子,在煙花之地,虐打一個年僅十二歲的無辜女子,此事若傳揚開來,陰妃覺得,皇家還有顏麵嗎?”
    陰妃的臉色瞬間煞白,嘴唇哆嗦著,想要辯解,卻發現任何言辭在長孫皇後這輕描淡寫卻直擊要害的反問麵前,都顯得蒼白無力。
    “平安動手,固然有錯,陛下也已將其下獄懲戒,但究其根源,是他路見不平,護下了那個可憐的姑娘!”
    “你可知那姑娘的身份也不簡單,她乃是已故應國公第三女!”
    “當年太上皇起兵,應國公散盡家財,全力支持,他乃是我大唐的功臣!功臣之後竟遭此欺淩,若傳出去,豈不讓人寒心?!”
    這……
    陰妃臉色一變。
    長孫皇後繼續說道:“是非曲直,陛下自有公斷!雷霆雨露,皆是天恩!該如何處置,陛下心中自有考量,非你我可以妄加揣測,更非借此哭鬧所能改變。”
    她站起身,走到陰妃麵前,居高臨下地看著她,目光中帶著一絲憐憫,更帶著清晰的警告。
    “陰妃,你入宮多年,當知宮中生存,首重‘分寸’二字!”
    “佑兒是你的倚仗,你心疼他,本宮理解!但莫要因一時心切,忘了自己的身份,也忘了……陛下的底線。”
    最後這句話,意味深長。
    陰妃猛地抬頭,對上長孫皇後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目光,隻覺得一股寒意從腳底升起。
    她想起了自己的出身,想起了那段血海深仇,想起了李世民能容她,也能……
    她不敢再想下去。
    長孫皇後見狀,知道敲打得差不多了:“好了,回去好好照顧佑兒吧!讓他安心養傷,也好好靜思己過!本宮會吩咐尚食局,每日為佑兒額外準備一份滋養的湯膳。”
    打一棒子,給一顆甜棗,恩威並施,方是禦下之道。
    陰妃此刻已是心亂如麻,再不敢有絲毫糾纏,連忙躬身行禮:“妹妹明白了!謝皇後娘娘教誨,謝娘娘恩典!”
    話落,她腳步踉蹌著退出了立政殿。
    看著陰妃消失的背影,長孫皇後輕輕歎了口氣。
    翌日,皇宮,太極殿,早朝。
    君臣奏對完畢,竇誕手持玉笏,穩步出列,朝端坐龍椅的李世民拱手道。
    “陛下,臣,宗正寺卿竇誕,有本啟奏!”
    李世民微微頷首:“講!”
    竇誕一臉痛心道:“陛下,吳王身為親王,不思以身作則,為宗室表率,反而流連於平康坊那等風月煙花之地!”
    “此舉有損天家顏麵,若不嚴懲,何以肅正法紀,何以警示宗室子弟,何以麵對天下臣民?!”
    他話音一落,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巨石。
    一眾禦史言官紛紛出列,齊聲附和。
    “竇大人所言極是!吳王此行,確乃大不韙!”
    “陛下!皇子行為不端,乃國之大弊,必須嚴懲,以儆效尤!”
    …………
    聲浪一波高過一波,言辭激烈,仿佛李恪犯下了什麽十惡不赦的叛國之罪。
    他們緊緊抓住“親王狎妓”這一點,無限放大,意圖將李恪徹底釘在恥辱柱上。
    這個有著兩朝血脈的皇子,必須強力打壓,絕不能讓他有任何一絲翻身之機!
    就在這時,溫彥博跨步出列,朗聲道:“陛下,老臣以為,吳王殿下年少,血氣方剛,一時行為失檢,偶有流連……雖有不妥,但終究未釀成大惡!”
    “且此事乃齊王虐打在先,吳王與長安侯或是情急之下前去處理。若因此便施以重懲,未免有失偏頗,恐寒了宗室之心!依老臣看,小懲大誡,令其閉門思過即可。”
    戴胄也接口道:“溫大人所言有理!吳王素來勤勉,在封地亦頗有政聲,此次偶犯,當以教誨為主,使其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兩人乃是前隋舊臣的代表。
    李世民看著下方吵成一片,眉頭微皺,冷聲道:“夠了!”
    僅僅兩個字,讓所有人心頭一凜,紛紛閉嘴。
    李世民掃視群臣,眸光銳利如刀:“吳王身為皇子親王,不知檢點,流連煙花之地,行為失當,有辱皇家門風,更辜負了朕的期許。”
    “即日起,吳王閉門思過,直至年節!年後,便啟程離京,前往西域開牙建府,以親王身份,鎮守西域,戴罪立功!無詔,不得回京!”
    轟!
    此言一出,百官都不由渾身一震。
    西域!那是何等地方?遠離長安萬裏之遙,苦寒貧瘠,戰亂頻發,胡漢雜處,危機四伏,說是鎮藩,實與流放無異!
    一旦去了那裏,幾乎就等於徹底告別了長安權力中樞,這輩子也與那個位置無緣了。
    陛下果然還是那個陛下,夠狠!
    百官相視一眼,齊聲高呼。
    “陛下聖明!”
    房玄齡和魏征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震撼。
    兩人深知內情,自然明白這背後是林平安在推動著這一切。
    此子對人心、對時局、對帝王心術的洞察和利用,簡直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
    一招“自汙”連帶“調虎離山”,不僅化解了自身危機,更是一舉奠定了李恪未來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