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 章軍神出場
字數:4223 加入書籤
                    隨後,眾多出身關隴集團、與各大門閥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武將,以及出身世家的文官,紛紛出列反對。
    “此舉有違聖人之教!”
    “恐引軍中嘩變!”
    “實在是紙上談兵,異想天開!”
    “林侍郎年輕氣盛,不通軍務,妄言改革,其心可誅!”
    …………
    (好家夥,這帽子扣的,都快把我打成國賊了!一個個說得冠冕堂皇,不就是怕不講門第憑實力選拔,斷了你們安插親信、壟斷軍權的路子嗎?)
    (怕開講武堂培養了寒門軍官,挖了你們武將世家的根基嗎?訓練方法僵化落後還不讓說?真是又當又立!)林平安見狀,撇了撇嘴。
    龍椅上的李世民聽著林平安那充滿譏諷的心聲,麵沉如水。
    (嘖嘖,看看這幫人的嘴臉,屁股決定腦袋啊!二鳳啊二鳳,這下你知道為啥曆史上改革那麽難了吧?既得利益集團抱得死死的!)
    聽著林平安一針見血的心聲,李世民對台下這些反對聲音的本質看得越發透徹。
    他心中明鏡似的,林平安的這些建議,或許有些理想化,需要完善。
    但其核心方向——提升軍隊效率、打破門閥對軍權的壟斷、增強士兵綜合素質——無疑是正確的,也是符合他加強中央集權、削弱世家力量的長期戰略的。
    然而,正如林平安心聲所言,改革觸及的利益太深太廣。
    麵對這洶湧的反對浪潮,即便是他這位天可汗,也不能強行乾綱獨斷。
    就在反對的聲浪如同潮水般洶湧,幾乎要將林平安那份兵部改革草案徹底淹沒。
    李世民準備采取拖字訣將此事暫時壓下之際,殿門外,傳來了一道略顯蹣跚卻異常堅定的腳步聲。
    眾人紛紛回頭看去。
    隻見一道身影,緩緩步入大殿。
    他身著洗得有些發舊的紫色朝服,腳步帶著些許踉蹌與虛浮,滿頭華發如雪,臉上刻滿了歲月與風霜的痕跡。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看似垂暮的老人。
    當他一步步走入大殿時,一股無形的、曆經百戰淬煉而成的鐵血煞氣與如山嶽般厚重的威壓撲麵而來,讓原本喧鬧無比的大殿,詭異地陷入了一片死寂!
    他那雙看似渾濁的雙眸,在掃過眾人時,卻驟然爆發出如同鷹隼般銳利的光芒,仿佛能洞穿人心,讓所有與之對視者,都不由自主地心生寒意,下意識地避開了目光。
    他,就是大唐的軍神——衛國公李靖!
    “是……是衛國公!”
    “李藥師?!他怎麽會來?”
    “他不是已經臥病不起了嗎?”
    …………
    短暫的死寂後,是無數壓抑不住的驚呼和難以置信的低語!
    所有人都被李靖的突然出現驚呆了!
    自前年平定吐穀渾歸來,他便以傷病為由,深居簡出,幾乎從未再踏足過這太極殿!
    今日,究竟是為何事,竟能讓這位已然半隱的軍神,拖著病體,重臨朝堂?
    李世民激動得豁然起身,臉上寫滿了震驚與動容:“藥師!你……你怎麽來了?快,快給藥師看座!”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對於這位為他打下大半江山、卻又急流勇退的老夥計,他心中始終懷有複雜的感情。
    內侍連忙搬來錦凳。
    李靖朝李世民深深一躬,聲音雖然帶著久病的沙啞,卻依舊沉穩有力,清晰地傳遍大殿。
    “老臣李靖,參見陛下。臣雖老邁,筋骨尚存,尚未虛弱到需要陛下賜座方能站立的地步。”
    他拒絕了座位,緩緩直起身,環視全場,最終落在張阿難手中那疊代表著改革草案的稿紙上。
    “陛下,諸位,老臣今日前來,隻為一事。” 他抬起手,指向那疊稿紙,“兵部右侍郎林平安所呈之革新建言,老臣已仔細看過。”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老臣以為,此草案高瞻遠矚,切中時弊!其中諸多舉措,若能推行,必能使我大唐軍隊脫胎換骨,戰力倍增!此乃——利在千秋之舉!老臣李靖,全力支持!”
    轟!
    此話一出,瞬間在眾人腦海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支持者如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眼中爆發出驚喜的光芒!
    而反對者們,則在短暫的驚愕之後,如同被踩了尾巴的貓,瞬間炸毛!
    侯君集跨步出列:“衛公,此言差矣!此等荒謬之言,動搖國本,敗壞綱紀!怎能說是利在千秋?!分明是禍國殃民!您莫非是老糊塗了?!”
    這話已是極為不敬,但侯君集此刻也顧不得了。
    李靖聞言,那雙銳利的眸子猛地射向侯君集,雖未發怒,卻自有一股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凜然氣勢,讓侯君集下意識地後退了半步。
    “陳國公,你言此草案動搖國本?老夫問你,何為國本?是固步自封、抱殘守缺,讓軍中晉升之路被門第出身牢牢把持,讓訓練之法僵化落後,讓軍備製式雜亂無章,這便是國本嗎?”
    他不等侯君集回答,目光掃向之前激烈反對的眾人,聲音陡然提高:
    “你們口口聲聲祖宗成法,聖人教誨!可曾想過,戰場之上,敵人會跟你講祖宗成法嗎?!”
    “勝利,靠的不是祖宗的餘蔭,不是虛無的門第,而是最實際的——能打勝仗的能力!”
    他轉而看向那些出身世家的文官:“你們反對武官選授不論門第,是怕寒門才俊脫穎而出,分了你們的權?還是怕軍中不再唯你們世家馬首是瞻?”
    他又看向那些反對新式操典的武將:“你們反對革新訓練,是覺得現在的兵已經夠強了?”
    “還是怕新的訓練方法,顯露出你們麾下士卒的真實羸弱,讓你們臉上無光?!”
    李靖每一句質問,都如同重錘,狠狠敲擊在反對者的心頭,將他們隱藏在冠冕堂皇理由下的私心,赤裸裸地揭露出來!
    “還有這軍備標準化!” 李靖拿起草案中關於軍備的一頁:“你們可知,戰時一柄陌刀斷裂,可能導致一整隊士卒枉死?!”
    “你們可知,弓弩射程若能提升五十步,在戰場上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我們可以更遠距離地殺傷敵人,減少自身傷亡!這些,在你們眼裏,竟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他最後將目光投向禦座上的李世民,躬身道:“陛下!老臣一生征戰,深知軍隊乃國家柱石,唯有不斷自強,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林侍郎所言,或許有些細節有待商榷,但其革新之精神,強國強軍之方向,絕無錯誤!”
    “若因循守舊,懼變怕改,今日之強盛,終將成為明日之衰亡!老臣懇請陛下,排除萬難,堅定推行革新!為我大唐,鑄就一支真正無敵於天下的鐵血雄師!”
    李靖一番話語,如同狂風掃落葉,將之前所有的反對聲音都壓了下去!
    他以自身無上的軍功威望和鐵一般的事實邏輯,為林平安的改革草案,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