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 章 我選蘇烈
字數:4533 加入書籤
                    散朝之後,李世民心情大好,不僅僅是因為改革之事出現了轉機,更因為那位沉寂兩年、被他視為心病的老夥計李靖,今日竟為了國事重臨朝堂。
    “藥師,好久未見,今日定要好好聊聊!隨朕去立政殿,朕已命人備下早膳,你我君臣,今日不論國事,隻敘舊情!” 李世民龍顏大悅,親自上前,言辭懇切。
    圍在李靖身邊原本想寒暄幾句的程咬金、尉遲恭等人見狀,識趣的拱手告辭。
    “陛下,我略通醫術,正好為李伯伯看看舊疾!” 林平安說著,便上前攙住了李靖。
    李世民讚許的看了他一眼。
    李勣微笑頷首
    於是,林平安攙扶著李靖,隨李世民一同前往立政殿。
    長孫皇後與李麗質早已得到消息,在殿內等候。
    見到李靖前來,母女二人皆是麵露欣喜。
    長孫皇後溫婉笑道:“衛國公能來,陛下與本宮心中甚是欣慰。”
    李麗質也乖巧行禮:“長樂見過衛公。”
    李靖連忙還禮:“見過皇後娘娘,見過長樂公主殿下!”
    他心中亦是感慨萬千,自己這兩年的隱退,固然是身體原因和明哲保身,但也確實成了陛下的一塊心病。
    “功高震主,鳥盡弓藏”的傳言,對他,對陛下,都是一種無形的傷害。
    今日重聚,隔閡已然消融了不少。
    一番簡單的敘舊後,精致的早膳上桌。
    李世民、李靖、林平安三人圍坐一桌,長孫皇後與李麗質則坐在稍側的位置陪同。
    席間,李靖看著林平安,不由起了考較之心。
    他放下銀箸,看似隨意地問道:“平安,若你為將,率孤軍深入敵境,糧道被斷,外無援兵,內乏糧草,軍心浮動,當如何處置?”
    林平安略一思索,便從容答道:“李伯伯,此絕境之下,首要在於穩定軍心,為將者自身需鎮定如山,絕不可露怯!”
    “其次,當斷則斷,可效仿項羽破釜沉舟,但需更巧妙!”
    “比如,可佯裝援軍將至,散布利好消息,同時集中剩餘糧草,選拔死士,要麽奇襲敵糧倉,要麽尋找敵方薄弱環節,以戰養戰,打一場必死之局中的求生之戰!”
    “最重要的是,要給士卒一個必能生還的希望和信念。”
    “妙!身處絕境而不墜其誌,善用虛實,攻心為上!平安果然見解獨特!” 李靖撫須讚歎,看向林平安的目光越發滿意。
    一旁的李麗質看著自己情郎在軍神麵前也能對答如流,侃侃而談,心中如同喝了蜜糖一般。
    長孫皇後將女兒的情態看在眼裏,又看了看卓爾不群的女婿,臉上露出了慈愛而欣慰的笑容。
    李世民身為天策上將,軍事才能不在李靖之下,也忍不住加入了討論,提出了幾個關於步騎協同、攻城器械改進等方麵的問題。
    林平安的回答雖偶有“離經叛道”之語,比如提到“特種作戰”等新奇概念,但細想之下,又覺得蘊含深意,別開生麵,讓李世民也聽得頻頻頷首。
    聊完軍事,李靖放下筷子,好奇問道:“平安,與陳國公之賭約,你可有把握?十六衛中,你想選哪一衛進行新法操練?若需副手,老夫倒是可以推薦幾位沉穩幹練的老將。”
    這個問題也正是李世民關心的,他也看向林平安。
    林平安微微一笑道:“李伯伯,我選左衛。至於副手……我已有人選,左衛中郎將,蘇烈,蘇定方!”
    “蘇烈?”
    李世民聞言,眉頭一皺。
    他對蘇烈有印象,此人勇猛,在東突厥一戰中生擒頡利可汗立下大功。
    但在猛將如雲的大唐軍中,並非最頂尖耀眼的那一撥,比他資曆深、名聲顯赫的將領多了去了。
    李靖卻是眸光一閃:“哦?為何是蘇烈?”
    他眼光何等毒辣,自然早就看出自己這位昔日麾下愛將,不僅勇武,更兼具韜略,是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潛力巨大
    (為何選他?這還用問嗎?這位可是滅三國皆生擒其主的超級狠人呐!)
    (現在的戰績還遠不是他的巔峰!妥妥的帥才,隻是現在還沒完全發光發熱而已!)
    林平安心中吐槽,麵上卻保持著謙遜的微笑,給出了一個聽起來合情合理的解釋。
    “我聽程叔叔說,蘇烈為人沉穩,練兵得法,尤擅奔襲與捕捉戰機。雖言語不多,但每每發言,皆能切中要害!”
    “所以我認為蘇將軍有大將之風,乃是未被充分發掘的帥才,正可借此機會,一展所長!”
    本來還有些質疑的李世民,聽到林平安那石破天驚的心聲後,頓時沉默了!
    李靖聞言,頷首道:“嗯,定方之才,確不止於一勇之夫,他有獨當一麵之潛質!你能識得他,並用他,老夫甚慰!”
    正事談完,早膳撤去,林平安開始給李靖診治。
    他讓李靖卷起褲管,仔細檢查其膝蓋。
    隻見雙膝紅腫,觸之僵硬,活動時李靖眉頭緊蹙,顯然疼痛難忍。
    一方仔細檢查後,林平安麵色凝重道:“李伯伯,您這病,在西醫……呃,在小子師門稱之為風濕性關節炎,在醫典中,多稱為濕痹或風痹!”
    李靖看著他嚴肅的表情,豁達一笑道:“無妨,孫神醫也已診過,言此乃陳年舊疾,風寒濕邪侵入筋骨,難以根除,能維持現狀已屬不易,老夫早有心理準備。”
    林平安點頭:“嗯!孫神醫所言不虛,此病確難根治!”
    “但小子有法,雖不能祛除病根,卻能讓您消除腫痛,恢複行走能力,達到……嗯,‘臨床治愈’。”
    “隻要日後注意保暖,避免潮濕,輔以藥物控製,便可與常人無異,甚至……或許還能讓您偶爾騎騎馬!”
    什麽?!
    饒是李靖心誌堅毅,此刻也渾身劇震,猛地抓住林平安的手臂,顫聲道:“平安……你,你所言當真?!老夫真能再如常人般行走?!”
    這兩年,足疾幾乎將他困在府中,對於一位曾經馳騁沙場的統帥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折磨。
    此刻聽到希望,如何能不激動?
    長孫皇後、李麗質和李世民見狀,也是臉色欣喜。
    “李伯伯放心,小子從不妄言!”
    林平安肅然點頭:“待我回去配好藥劑,準備好一些輔助器具,過兩日便親赴衛國公府,為您施治!”
    “好!好!好!” 李靖連說三個好字,緊緊握著林平安的手:“平安,無論成與不成,老夫都承你這份情!多謝!”
    “李伯伯言重了,應該的!” 林平安微笑道。
    早膳敘話,至此圓滿。
    李靖心結已解,又看到了康複的希望,精神煥發,起身告退。
    林平安本想相送,卻被李靖擺手阻止了。
    老將軍目光慈祥地瞥了一眼旁邊俏生生立著、眼神始終沒離開過林平安的李麗質,笑道。
    “賢侄就別送我了,老夫還沒老到需要人步步攙扶的地步。”
    李世民看向張阿難:“阿難!”
    “老奴在!” 張阿難連忙應聲。
    “你親自送懋功回府,務必穩妥!”
    “遵旨。”
    張阿難小心翼翼地攙扶著李靖離開了立政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