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二次來

字數:4484   加入書籤

A+A-


    工廠是非常消磨人的意誌力,特別是固定在一個位置上的一線工人。
    高強度的重複性工作,非常讓人沒有新鮮感。
    可是人需要一份自己能夠掌握技能的工作,同時企業也需要一位熟練工人來完成任務。
    相互妥協中,維持著彼此的存在。
    這樣也就有了陳曉克現在想再次穿越看看的想法。
    他不知道那裏具體是什麽情況。
    雖然從網上查閱了一些資料,能夠看到國家已經安定,雖然還有許多土匪,但大的戰爭已經沒有了。
    可是具體的情況誰又能知道呢?
    隻是陳曉克還是希望能過去看看。
    也算是有不一樣的體驗。
    年輕人總是要闖一闖。
    ……
    接下來就是準備工作。
    首先就是按照老人提示的不能帶電子產品,所以就不能帶手機。
    那麽就需要帶一塊機械表,來看時間。
    機械表他就從網上找了一下,看中一塊二手的上海牌老表,價格在500多塊。
    還有錢。
    這個時期,還是人民幣的舊幣時代,動輒就是一萬兩萬的麵值,可是這種錢幣在網上價格還是非常貴。
    因為它已經退出流通環節,變成了古董收藏品了。
    陳曉克看了一下價格,再查了一下麵值,就果斷選擇從古玩市場買了20塊仿製的銀元。
    這種銀元,銀的含量跟民國生產的是一樣,隻是它不是真的袁大頭和孫大頭,而是現在仿製的。
    這樣的銀元就可以拿到其他時代使用,也是硬通貨。
    隻是這樣的銀元就需要210一塊。
    主要成本就是23克的銀。
    所以按照國際銀價,這樣的銀元價格就低不了。
    為了不被坑,陳曉克找了他的同學李雪,李雪就是幹古玩行業的。
    雖然不是錢幣類,但有這方麵的渠道。
    李雪還問陳曉克要銀元幹什麽,陳曉克胡亂編了一個理由,搪塞過去。
    雖然國內基本解放,但是社會畢竟還沒有完全安定,在防身上,陳曉克選擇帶上一個甩棍。
    這東西看著不像武器,避免被查,但是殺傷性還是可以。
    接下來,還買了一個老式的軍挎鋁水壺,灌滿水有一升,足夠他喝半天的。
    那個時代可沒有賣礦泉水的地方。
    喝生水或者不衛生的水,可要提防著鬧肚子。
    這也是老人給陳曉克的提醒。現代人的腸胃可是嬌嫩的很。
    喝水不對了,分分鍾給你鬧意見。
    摩托維修工具和少量的備件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止過去後摩托車壞了,可就不好回來了。
    還有要備著一小桶汽油。
    防止沒找到加油的地方。
    還有地圖。
    哪怕是一張簡易的地圖也是需要的。
    要不然去了1950年,太多地理位置都已經出現變化。
    地圖也需要從網上找。
    隻是過去國內,除了主要城市會有印製地圖出售,一般小地方,雖然政府和軍方也會測繪,但是地圖並不向外出售。
    所以網上也沒有。
    隻有一個大略村莊的粗略位置圖。
    隻是陳曉克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南昌駐紮坦克部隊的位置。
    好在他已經知道大的位置是南昌,實在不行到地方再問,總有辦法解決的。
    陳曉克雜七雜八想了一堆要準備的東西,前後快10天才收集好,都裝在一個帆布挎包裏,這才算是完成準備工作,開啟了第二次穿越之旅。
    ……
    陳曉克依舊還在那條農機道路上,駕駛著摩托。
    隻是這次他停在路頭,望著路的另一頭,心情卻有那麽一絲緊張。
    但是既然決定了,他不想回頭,看看時間,他記下來,給油鬆刹車,摩托緩慢加速,一點點衝起來。
    很快他就看到光幕。
    按照老人的說法,看到光幕後不需要再提高速度,隻需要開進去就行。
    所以陳曉克的速度這次並不快。
    這次穿過光幕,陳曉克的頭腦就沒有沒有再出現快速閃過的畫麵。
    他也睜著眼睛穿過去。
    感覺自己就像穿過了一門,門裏門外的風景完全不同。
    好在還是上次過來的土路,周邊的情況也沒有太大的變化。
    陳曉克這一下也把心放在肚子裏。
    這次陳曉克計劃去南昌城裏看看,親身體驗一下50年代的風情。
    摩托車先開到一個村子,陳曉克詢問一下去南昌的路。
    這才知道他所在的位置是在南昌城的東南,進賢門外的楊家太鎮附近。
    距離南昌城還有十裏路。
    這對於摩托車來說,也就是一腳油門的事。
    ……
    一路的顛簸,很快就到了進賢門一帶。
    隻是這裏的城牆已經拆了大半,磚石散落一地,幾個工人正拿著鐵鍬清理殘垣。
    城門樓子倒還立著,隻是上頭“進賢門”三個大字已經斑駁不堪,門洞兩側貼著新政府的宣傳畫,畫的是工農兵團結一心、建設祖國的景象,顏色鮮亮,與灰暗的城牆形成鮮明對比。
    駛入城內,街道兩旁多是二層木結構小樓,間或有幾棟西式磚房夾雜其中。
    店鋪已經開張,幌子在秋風裏飄搖。
    一家茶館門口聚著些人,聽那跑堂的吆喝:“新到的廬山雲霧,一杯解千愁囉!”跑堂肩上搭著條泛黃的毛巾,聲音卻洪亮得很,穿透了摩托車的轟鳴。
    沿馬路前行,還能見到幾處戰爭留下的痕跡。一棟洋樓半邊牆塌了,露出裏麵的房間,像是被撕開的玩具盒子。
    廢墟旁卻已經搭起了新的攤子,賣些日用雜貨。一個老漢蹲在路邊,麵前擺著幾個竹編的籠子,裏頭裝著活雞,咯咯地叫著。
    摩托車經過一處廣場時,陳曉克看到一群學生正在集會。他們穿著統一的藍色製服,唱著《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歌聲整齊而充滿希望。
    廣場中央豎著一根高高的旗杆,五星紅旗在秋風中獵獵作響。
    幾個戴紅袖章的人在維持秩序,神情嚴肅而自豪。
    陳曉克也駐足在這裏觀看。
    後世這種群眾活動可是不多了。
    而且味道也不太一樣。
    歌聲停止時,陳曉克突然感覺有人拍了自己的肩膀。
    他猛的一回頭,卻看到上次的坦克車長,正在衝著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