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暗中結盟

字數:3830   加入書籤

A+A-


    整整一夜,蘇明鏡沉浸在諸子百家的卷墨之中。
    不僅僅對墨家的機關術深感讚佩,又對那兵家策士所提之事極其上心。
    兵家和墨家相配合,別說讓他們攻入北方狼族的腹地,縱然將狼族統統覆滅都不在話下。
    當然,這其中也免不了用上一些文人墨客。
    沒有他們的巧舌如簧,也不可能挑撥是非。
    “咚...咚...咚...”
    房間門被人輕輕敲響,蘇明鏡朝著門口看上一眼,卻見那扶蘇正從門外走來。
    自己這便宜老爹時常往自己府衙走,反而讓他有些不太自然。
    慌忙起身,正欲行禮,卻被扶蘇揮揮手:“免禮,你我二人不需在乎那些虛禮,不知這卷麵如何?”
    當他昨日看見監考大臣齊齊回到皇宮彈劾,才明白蘇明鏡竟然憑借一己之見,將這竹簡統統取回。
    “父親,朝中大臣思想太過於迂腐,若是遷就他們,唯恐入朝之人盡數是他們的門生。”
    均分派係,最終隻有可能兩虎相爭,讓嬴政處於兩難之境。
    扶蘇悄悄走到桌旁,發現蘇明鏡特意將卷麵區分,從其中拿出一份細細觀摩。
    “這...如此精細的機關,這究竟是何人所做,簡直就是天才。”
    蘇明鏡側頭看看竹簡署名,了然於胸:“墨家善於機關製作,若是能將這巧匠打造的攻城器械用於護城,不知...”
    “那簡直就是利器,吾依稀記得邊關依舊在用那已經過時的守城器械。”
    鐵鉤和那金湯,搭配上投石車,將北方狼子逼的不敢往前進犯一步。
    若是能用上竹簡之上的物件,相信他們就有出城一戰的決心。
    隻見扶蘇悄悄看蘇明鏡一眼,將那竹簡藏於背後,似乎想要手中之人安排工部盡快給做出來。
    而他這等小動作怎能逃避蘇明鏡的法眼,朝著扶蘇招招手:“父親,若是沒有卷麵,可沒法將那人給招入宮中。”
    “對,將那人派於軍帳,定然有大用處。”
    最初他們並不理解這科舉製為何變更,現在親眼看見這道道卷麵,簡直將天下奇人統統匯聚於一處。
    而蘇明鏡隻需在其中選擇最優秀的人才,讓其他人回去好好沉澱。
    對比召集那些儒雅文士入宮,倒不如將這些身懷異才之輩入宮。
    雙手從扶蘇手中將卷麵接過來,用下巴點點門口:“待會就要放榜,不知...”
    “放榜便讓蒙將軍陪你前往,這途中必定要小心,朝中可沒有你預想中那麽簡單。”
    擁有蒙恬這樣的大將軍伴隨左右,相信他們的安全應該不需要擔憂。
    談話間,盔甲摩擦聲從門外傳來。
    兩人齊齊看向門外,這才發現蒙恬帶著不少甲士走來,在他們的麵前站定。
    “蒙將軍,名單已經被我寫下,你帶著甲士將這名單公布,時刻關注那些儒士,可千萬別讓他們對付。”
    “嗆...”
    蒙恬將手中的寶劍一把抽出:“若是他們有膽量質疑我們的榜單,那便讓他們嚐嚐本將的寶劍是否鋒利。”
    隻懂口舌之力的文士,想要與他們比,可一點機會都沒有。
    眼見蒙恬將榜單拿走,蘇明鏡則是換上一套素布麻衣,朝著放榜處走去。
    他僅僅在大眾麵前露過一次臉,並沒有被其他人熟識,自然沒有辦法將他辨別出來。
    待蒙恬將名單放出來,那儒生看著自己的名字在最下麵,不禁一陣吐槽:“分明我的對子乃是天下絕對,那人竟然不懂得欣賞。”
    “我看...他就是在打擊我們,偏偏將我們的名字放在下麵。”
    民怨四起,有不少從才子閣出來的儒雅文士盡數都有怨氣,覺得蘇明鏡就是在公然與他們為敵。
    “違背祖訓,褻瀆聖賢,竟然將我們的名字放在最後,這上麵可都是一些草莽野漢,入廳堂成何體統。”
    蒙恬見他們滿臉怒意,朝著身旁兩名甲士看一眼:“若是有人將這名單撕下,斬。”
    皇孫同樣也是皇室中人,敢公然將這名單撕下,也是對皇權的否定。
    蘇明鏡看著百姓們民怨四起的模樣,不禁歎息一聲:“變法,總要有人背負罵名,那我便以身試道,讓他們日後體會這次有多麽不容易。”
    不僅僅外界擁有如此大的民憤,連朝堂也有不少文臣來到嬴政跟前。
    “陛下,皇孫所舉辦的科舉製...實屬胡鬧,選人怎能選那等鄉村莽漢,豈不是說我們大秦乃是莽撞朝都。”
    “所言甚是,有辱斯文。”
    扶蘇見他們口誅筆伐,統統說蘇明鏡乃是有辱斯文之人,不禁朝著他們看上一眼。
    “若是朝堂盡數都是文人墨客,他日狼子入侵朝野,爾等如何是好?用筆杆子將他們戳死嗎?”
    愧對蘇明鏡母子二人,心中自然朝著他們說話。
    嬴政聽著他們在自己耳旁喋喋不休的呐喊,不禁朝著他們看上一眼:“你們手中可有他們手中的卷題?”
    扶蘇曾經見過墨家書寫的卷麵,那東西簡直就是自己做夢都想擁有的東西。
    “回稟父皇,兒臣曾經在明鏡府衙見過他們的試題,其中墨家所寫的機關乃是兒臣最需要的東西,而那人...”
    “人還沒有入朝,便不用提那挖人之事。”
    文臣多次進諫卻連半點用處都沒有,落選儒生與失去地位的方士齊聚一堂,覺得他們不能坐以待斃。
    初次科考僅僅用於測試,若是真讓那等鄉野村夫踏入朝堂,恐怕日後沒有他們的一席之地。
    務必想一招妙計,方才能夠讓嬴政對蘇明鏡失去信任,從而將科考製度恢複成最原始的狀態。
    讓他們為清理狼子族群出謀劃策,他們腦子連半點東西都沒有。
    而讓他們設計對付朝中之人,那他們胸中已然擁有溝壑。
    憑借他們龐大的數量,在鹹陽城四處散播謠言,稱嬴政受到妖人蠱惑,這科舉製乃是禍國殃民之舉。
    若是不加以製止,秦朝唯恐覆滅。
    檄文漫天,更有不少文人墨客慫恿不懂事理的孩童上街遊行,規模之浩大空前絕後,直逼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