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軟禁扶蘇
字數:3856 加入書籤
“砰...”
幾大箱子被他們放在台子上,侍衛朝著蘇明鏡彎彎腰:“回稟皇孫殿下,我們盡數將物件換成銀兩,隻有少數稀有字畫已經送入您的府衙。”
稀有字畫可沒有當鋪願意接,蘇明鏡也沒有為難他們的打算。
待他們齊齊離開,蘇明鏡朝著副將大胡子招招手:“你過來,將這些箱子統統打開。”
縱然眾位甲士已經猜測到裏麵的物件,卻依舊有些不敢相信,用力吞吞口水,將這箱子用力打開。
當眾人看見裏頭那白花花的雪花白銀,不禁瞪大雙眸。
“若是...若是我能擁有這些銀兩,娘親再也不用居住在那漏風的房子裏。”
“我...若是有這些銀兩,那我定然讓家中賢妻大魚大肉,不用為我等擔心。”
蘇明鏡見他們統統將自己的思想說出來,不禁朝著副將大胡子揮揮手:“將這等銀兩統統發下去,務必保證每人手中的銀兩一樣。”
當他們聽聞蘇明鏡準備的銀兩正是給他們的,竟然齊齊跪在地上:“皇孫殿下,你若是有什麽難以攻克的難關,隻管告訴我們,不用如此。”
能將他們被拿走的酬銀拿回來,就已經足以讓他們感激涕零。
至於這些東西,盡管心中也有幻想,但是卻沒有拿走的欲望。
蘇明鏡見他們齊齊跪伏在地,故作生氣走到他們麵前:“若是你們將我當做你們的主將,那便將這些銀兩拿走,否則...我可不伺候你們。”
隻見他將這般言語說完,直接揮舞戰袍,朝著軍帳走去。
不足半個時辰,大胡子從門口走進來,渾身銀槍亮甲,倒是顯得極為爽快。
“皇孫殿下,以後我們就是你最忠誠的甲士,無論你讓我們打誰,我們便動手。”
蘇明鏡見他們露出這等凶悍地表情,不禁朝著他揮揮手。
“我可沒有那等野心,隻希望能圖一個安靜。”
大胡子見狀,並沒有多說什麽,朝著門外走去。
而驍騎營所有甲士都以他馬首是瞻,縱然讓他們殺入皇宮大內,相信他們也會毫不猶豫。
反觀扶蘇那邊,正帶著不少舊貴族子弟齊聚一堂,每個人的神色都不太好看。
“太子殿下,若那皇孫殿下屢次挑釁您的權威,我們不如將他給...”
“不可...父皇如今已經將他示做掌中寶,若是將他殺死,唯恐連累所有舊貴族子弟。”
他們雖然家道中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依舊擁有不少銀兩可用。
“那我們可如何是好?據聞他已經將城外的驍騎營統統收容,若是讓他手中擁有軍師,我等連半點機會都不在擁有。”
扶蘇聽著他們瘋狂對自己吹耳旁風,眉頭不禁微微皺起,正在心頭盤算應該如何處置。
殊不知,他們才剛剛聚集在一起,門外有一甲士悄悄離開,踏入皇宮。
太監見此人來到跟前,趕忙讓開一個位置。
“吱呀...”
廳堂大門被輕輕推開,嬴政抬頭便看見他來到這,不禁朝著他揮揮手:“免禮,沒人發現你離開?”
“小的格外謹慎,太子殿下並無發現。”
得知扶蘇什麽都不知道,不禁對他點點頭:“你看見什麽?速速說出來。”
自從蘇明鏡來到朝堂,嬴政已經發現扶蘇稍微有些不對勁,似乎處處都在與他作對。
皇室之爭,可沒有所謂的血脈淵源。
隻要有可能搶奪自己的皇位,那就有可能殺雞取卵,將人給提前殺死。
但凡人不在,那太子之位定然隻有這麽少數幾個人選。
“回稟陛下,太子殿下正召集不少舊貴族子弟商議如何對付皇孫殿下,其中有人說...說...”
“說。”
“說要將皇孫殿下暗殺。”
待他剛剛將這句話說出來,嬴政可謂是龍顏大怒,狠狠一巴掌拍在桌上:“豈有此理。”
他可從來沒有聽過,他們竟然對蘇明鏡擁有殺心。
得虧自己提前將驍騎營的甲士交付於蘇明鏡,否則他僅僅憑借那不能動用的紅眼甲士,極有可能陰溝裏翻船。
“傳寡人旨意,派兵將太子府包圍,不允許任何一個人出來,否則...殺!”
他已經動真火氣,想要動自己最為看重的人,絕對不能原諒。
蒙恬曾經是跟著扶蘇的,嬴政擔憂其故意將人放出來,特意安排自己身旁的貼身太監率領宮內侍衛出手。
扶蘇甚至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身旁的貼身護衛盡數都被捉拿出去。
隻見他滿臉怒容走出門外,看著那太監:“你究竟有何膽量,竟然敢圍攻太子府?莫非你要走那趙高閹黨的路?”
太監見太子依舊不知死活,冷哼一聲:“這都是陛下口諭,奴才隻是執行,可不能怪罪奴才。”
言語落下,朝著身旁侍衛提醒一聲:“陛下口諭,不可放走任何一人,否則與其同罪。”
商議誅殺皇孫那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任何一個侍衛都不敢將人放走。
宮內,嬴政已經將李斯給召入宮中,將自己圍困扶蘇一事盡數相告。
唯恐朝堂之中依舊留有其舊部,唯有想辦法將他們先安穩下來。
“太子殿下...若是被困,那等人倒是真有可能上書,不過臣有一計。”
嬴政滿臉認真看著他,似乎等待著他將後麵的內容說出來。
“陛下可以養病修書為名,將太子遷移至離宮,如此一來,那等人物必然不知太子殿下究竟所犯何事。”
聽聞李斯的種種言語,嬴政不禁大喜:“那便由你去辦這件事,務必不要讓朝堂之中的人聽見。”
李斯雖然不肯做這等事情,奈何聖旨到手,他隻能照辦。
帶著朝中不少侍衛來到太子府,親自令人將太子偷偷運往離宮。
至於府衙內的太監與丫鬟,隻能讓他們統統留下,否則信息泄露,同樣有不小的麻煩。
殊不知,那等舊貴族和儒生殘餘有著前來太子府的習慣。
待他們看見太子府戒備森嚴,立馬感覺到太子已經出事,明白自己跟著太子即將有殺頭之罪,趕忙抽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