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鐵證如山
字數:4138 加入書籤
“放肆!皇孫殿下還沒有下令,爾等有什麽權利對本將大呼小叫!”
府衙已經沒有他們身旁的家將,李信身旁的人可不聽郡守的一麵之詞。
隻見小廝在前麵帶路,後方則是跟著清一色的素布麻衣百姓。
當他們看見郡守和師爺竟然跪在一少年麵前,怎能不知道上麵那人定然能為自己出頭。
眾人“噗通”一聲跪在地上,瘋狂磕頭:“見過皇孫殿下!”
蘇明鏡朝著他們輕輕揮手:“諸位免禮,想必你們應該明白我將你們召喚過來,究竟有何用意。”
當幾人聽聞蘇明鏡的言語,齊齊抬頭:“揭露郡守曾經的醜事。”
待郡守見他們的目的如此明確,那雙眼帶著濃濃的殺意,有些後悔自己沒有將他們統統殺死。
“不錯,爾等盡管暢所欲言,切勿動手,我定然為你們做主。”
為首農戶見蘇明鏡那效益盎然地模樣,雙手抱拳:“皇孫殿下,小的...小的全家十三口,已經餓死十二口,僅僅剩下小的一人!”
聲音極其淒厲,帶著濃濃的恨意。
“空口無憑,將你們控訴郡守的證據呈上來,若是胡言亂語,定斬不赦!”
李信冷麵無情走到那人麵前,發現他的手中有著不少房契和地契。
將這等物件統統擺放在蘇明鏡麵前,讓他能大致看出此人的身份至少也是一個佃戶。
“擁有如此多的土地和房屋,難道還能將你們給餓死?定然在胡說八道,把他拖出去斬了!”
農戶見蘇明鏡不聽自己的辯解,跪著往前麵走兩步,滿臉帶著恨意。
“皇孫殿下,小的以往確確實實有著不俗的生活,奈何...奈何這些東西盡數被郡守給奪走。”
“休得放肆,本官何時奪走你的基業,可別血口噴人。”
農戶似乎早有準備,朝著蘇明鏡的方向看來:“皇孫殿下,勞煩您派人前往地契之所,裏頭居住之人正是郡守的小舅子。”
“哦?真有這事?”
隻見他裝作毫不知情地模樣,將地契交給李信,讓他差人盡快將裏頭居住的人給抓來。
唯有對峙,才能讓郡守啞口無言。
賬本、書信、重重罪狀都被他們一一列舉,統統呈現在蘇明鏡的桌上。
郡守那張臉早已被嚇到沒有血色,隻能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蘇明鏡不會繼續追究下去。
師爺見郡守落出如此神態,如何不知這些人拿出來的證據都是鐵一般的事實。
“皇孫殿下,小的有一物,望能看看在做定奪。”
眼見他們手頭也有物件,蘇明鏡朝著他們微微點頭,示意師爺將東西給送上來。
公審,當然需要暢所欲言。
不僅僅百姓們能將他們想說的內容說出來,郡守也同樣可以將他們的委屈一一道明。
隻見師爺彎著腰來到他的身旁,手中則是拿著一份卷軸。
蘇明鏡見這卷軸的厚度,不禁一陣打趣:“爾等該不會在裏麵放上一柄寒芒閃閃的匕首?”
“皇孫殿下說笑,縱然借給我們一個膽量,我們也不敢將那東西藏在裏麵。”
待卷軸緩緩展開,好幾張銀票和金票藏在其中。
師爺指著其中的金票,滿臉皆是諂媚地笑容:“請皇孫殿下好好看看,我們府衙還有不少卷軸,統統都能送來給皇孫殿下鑒賞。”
若是朝廷派遣欽差前來,興許真有可能被他們收買。
這金票在外界可都是九九成的稀罕物,連他在宮內都沒有見過幾張。
“啪...”
狠狠將手中的卷軸甩在郡守麵前,用力一巴掌打在桌上,虎目從他們的身上一掃而過。
“爾等竟然公然侮辱,將這等錢財藏於其中?”
百姓們見那卷軸暗藏玄機,這才明白自己為何屢次告狀都沒能將他們抓走。
“來人!”
李信親自從一旁走出來,彎彎腰:“末將在!”
“將師爺拖出去,杖斃。”
“諾!”
兩名侍衛從一旁走出來,拖著吱哇亂叫的師爺離開府衙。
那郡守聽見院中傳來的慘叫聲,心中已經沒有半分希望,隻希望能早日將自己定做。
蘇明鏡見其冷汗如雨,嘴唇顫抖,不禁朝著李信看一眼:“我讓你叫來的人,為何還沒來?”
手中辦事的人都非常靠譜,應該是路途碰見某些危險。
隻見那幾人齊齊走來,踏入郡府。
“砰...”
侍衛狠狠將人甩在地上,滿臉盡數都是汗水:“皇孫殿下,人已經帶到,身份已經確定。”
待侍衛剛剛將這人的身份說出來,郡守便能明白自己的死期將至。
悄然將雙眼閉上:“本官做最錯誤的事情,便是將你們送往這幾處地產。”
不僅僅給自己留下難以磨滅的證據,甚至還沒有半點好感。
“皇孫殿下,不能將他給放走,我們的日子...往後隻會更加難過。”
“若是將其放走,那我們隻有加入起義軍這一條路能走。”
“...”
群情激奮,近乎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殺死郡守的心思。
蘇明鏡見他們七嘴八舌的模樣,將那驚堂木放在麵前。
“啪...”
李信了然於胸,走到他們麵前:“肅靜,你們相信皇孫殿下,他會給你們一個交代。”
盡管他也想一劍將人給囊死,但是他必須遵守皇孫殿下的命令,乖巧站在一旁。
“將郡守一家統統關於囚牢,派人將他的家產統統帶出,記錄下來。”
李信見蘇明鏡想要將郡守一家押往鹹陽,那自然是竭力讚成。
沒有給嬴政親眼所見,相信他依舊覺得自己手中沒有這樣的官員。
至於查抄他的家業,僅僅是因為郡府四周的百姓慘不忍睹,手中甚至連一枚銅板都拿不出來。
若是不給他們一部分接濟糧,恐怕他們依舊會上山當山匪。
黑衣人見蘇明鏡給予最公正的回答,悄悄從人群中走出來,雙膝跪地。
“皇孫殿下,我便是那起義軍首領,手中沾染不少朝廷命官的血液,望皇孫殿下隻斬我一人,能放過他們一家老小。”
其餘農戶見起義軍首領自願抗下責任,竟然齊齊跪下:“皇孫殿下,形勢所逼,望明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