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函穀關,天命玄鳥!

字數:7447   加入書籤

A+A-


    函穀關,天下第一雄關。
    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名。
    六國合縱攻秦,皆要麵對函穀關。
    自商君變法後,僅被匡章破過。
    那次是秦國主力進攻楚國。
    齊、韓、魏三國聯軍,圍攻函穀三年。
    最終攻破關隘,逼秦昭王割地求和。
    馬車行於狹窄的道路。
    姚賈揮著鞭子,充當起了車夫。
    “建文君,過了函穀便是關中。”
    “這函穀關可是秦國雄關。”
    “就說這條路,便不適合大軍通行。”
    “可謂車不方軌,馬不並轡。”
    “嗯。”
    公孫劫微笑示意。
    當初他曾想過帶領聯軍,攻破函穀。
    沒想到,會以這種方式來至函穀關。
    “函穀關扼守崤函咽喉。”
    “西接衡嶺,東臨絕澗。”
    “南依秦嶺,北瀕黃河。”
    “關在穀中,深險如函。”
    “地勢險要,可謂天險。”
    “楚懷王舉兵,六國伐秦。可惜伏屍百萬,流血漂櫓。”
    “五國聯軍犯秦,至函穀皆敗走。”
    公孫劫看向遠處,喃喃自語。
    姚賈則輕笑點頭。
    他們自邯鄲而出,耗時近兩個月。
    兩人就全當是公費旅遊。
    每日遊山玩水,暢談天下大事。
    兩人關係現在相當親近。
    姚賈可是老狐狸。
    是出了名的無利不起早。
    他知道秦王政有多重視公孫劫。
    趁此機會搞好關係,自然更好。
    “建文君知道的還真多。”
    “因為我曾想領兵攻進函穀。”
    “哈哈,建文君還真直率。”
    姚賈不由一笑。
    “這也沒什麽。”
    “我畢竟曾是趙國相邦。”
    “也想如蘇秦佩六國相印。”
    “可惜,趙王遷並非明主。”
    “空有王號,卻無進取之心。”
    “聽信讒言,必為亡國之君!”
    “哦?”
    姚賈頓時來了興致。
    眯著雙眼,打量著公孫劫。
    “依建文君所觀,幾年可滅趙?”
    “最多三年。”
    “不愧是建文君!”
    姚賈不由出言讚歎。
    按他們的計劃,怕是需要五年。
    趙國終究是一方諸侯。
    祖上趙武靈王更是絕對的霸主。
    胡服騎射,令趙國騎兵獨步四方。
    經曆長平之戰後,現在也已恢複。
    特別是公孫劫還搞出什麽馬鐙馬鞍馬蹄鐵。
    讓趙國騎兵如虎添翼。
    數年前,秦國大將桓齮攻趙。
    前麵很順利,還斬趙將扈輒。
    號稱是斬首十萬。
    後續連戰連捷。
    甚至是將邯鄲城都給包圍。
    迫於無奈,趙王遷終於采納諫言。
    公孫劫騎著駿馬,親自前往雁門。
    命李牧為大將軍。
    率邊郡戰騎,長途奔襲千餘裏。
    以雷霆之勢大破秦軍於肥地。
    斬秦國大將桓齮!
    此戰過後,李牧受封武安君。
    公孫劫因功加封食邑千戶!
    至此,建文武安名動各國!
    就是秦國都得重新評估趙國。
    特別是李牧所率戰騎,讓人震撼。
    直接摒棄戰車,直接以騎兵為主力!
    發揮戰馬的優勢,快速分割戰場。
    而後速戰速決,剿滅敵軍!
    此戰就連王翦都無比吃驚。
    他帶著諸多老將多次推演。
    也都無法做到。
    因為趙國騎兵的戰鬥力再次進化!
    關鍵點就在於馬鐙和馬鞍!
    秦王政震怒。
    令官匠快速仿造。
    隻是終究不如趙國的。
    ……
    公孫劫麵色如常。
    畢竟曆史上就是三年滅趙。
    考慮到他的影響,倒也差不多。
    姚賈微笑著指向前方。
    “快看,這就是函穀關。”
    公孫劫抬頭眺望。
    看著麵前的雄關,也是感慨。
    也無怪乎列國難以攻破函穀關。
    函穀關是根據天險而建。
    後方就是極其狹長的山穀。
    根據兩側青山建造的關隘。
    關城東西長有數裏。
    還有快十丈高的角樓。
    關城是以夯土為基,輔以巨石。
    城牆上遍布著各種箭痕。
    訴說著昔日爆發的大戰。
    關城上插著秦國的玄鳥王旗。
    隨著微風,獵獵作響。
    “天命玄鳥……”
    公孫劫抬起頭來,喃喃自語。
    玄鳥,其實就是秦國的圖騰。
    很多小說則會說是什麽黑龍。
    這就是完全不懂先秦文化。
    玄鳥不僅僅隻是商人的圖騰。
    同樣也是秦人的!
    秦人的祖先最早可追溯至顓頊。
    顓頊有女孫名為女脩。
    女脩織布時,恰好有燕子產卵。
    然後女脩就將其給吞了。
    並且生子大業。
    大業後來娶妻,又生子大費。
    大費其實就是伯益。
    他協助大禹治水有功。
    後被賜姓為嬴。
    相傳大禹本來是要讓位給伯益的。
    結果大禹之子啟發兵奪權。
    至此開啟家天下的夏朝。
    秦國的圖騰自然也就是玄鳥。
    也許,這就是秦國的天命!
    掃滅六國,開創大一統時代!
    “那是秦國的王旗。”
    “凡王旗所在,皆為秦土。”
    姚賈眺望遠方,喃喃自語。
    他是看著秦國王旗越插越遠。
    很多城邑都被秦國所逐漸吞並。
    現在,公孫劫終於入秦。
    君臣攜手,必將能留下段佳話。
    前方騎兵緩緩停下。
    公孫劫皺起眉頭。
    就聽到不斷在山穀回響的號角聲。
    而後就是沉悶的戰鼓聲。
    函穀關城上大旗狂舞。
    一輛輛戰車排列衝出。
    後方還有諸多披甲戰騎。
    他們手中握著王旗,緊隨在後。
    公孫劫都有些愣神。
    怎麽會這麽大陣仗?
    將士們磨刀擦槍,舞戈揮戟。
    “列陣——”
    將領有力的吼聲響徹函穀關。
    就這嗓門也是天賦異稟。
    鼓聲和號角聲戛然而止。
    “殺!”
    “殺!”
    殺聲震天。
    驚得戰馬不住嘶鳴。
    啞奴則是紅著眼遠望。
    已經能看到淚花在打轉。
    因為,他本就是關中秦人。
    戰敗成了俘虜,就沒想過能活命。
    是公孫劫出手將他救下。
    並且將他帶回相府。
    這些年來他就認準公孫劫一人。
    連帶著這條命都是他的。
    現在重歸故土,感動中帶著些驚恐。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
    整齊劃一的唱聲響起。
    公孫劫靜靜聆聽。
    此刻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無衣》是秦國最常見的詩。
    大部分子民都是朗朗上口。
    秦軍但凡叫陣,必會念這首詩。
    若戰局不利有人念無衣,那就完了!
    很多將士就如同是打了雞血。
    瞬間化作虎狼,與敵人血戰。
    《無衣》絕對能代表秦軍的精氣神!
    一曲作罷。
    戰陣則是快速改變。
    他們各自朝著兩側讓開。
    奢靡的馬車緩緩駛出。
    正是秦王政的車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