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藍田紙,未來

字數:7743   加入書籤

A+A-


    踏碓?!
    文商們麵麵相覷。
    此物也是公孫劫最早於趙國推行。
    結構簡單,老農都能仿造。
    簡單說就是杠杆原理。
    頭重尾輕。
    前麵有碓頭,用以舂米。
    尾部則呈扁平,方便踩踏。
    婦人踩上一腳。
    木碓便高高抬起。
    鬆腳後,堆頭重重落下。
    石臼內的木料便被捶打出汁。
    踏碓是早早就傳至各國。
    這玩意兒沒什麽仿製難度。
    隻要看個眼就都知道。
    為此公孫劫還得了個外號。
    也都稱他為公孫踏碓。
    說起這踏碓,也有些故事。
    公孫劫那時剛任上卿。
    趙王就讓他挑些隸妾。
    所謂隸妾,就是犯罪的女子。
    被罰做舂米這種勞役。
    有些隸妾雙手都是水泡。
    公孫劫就想著讓她們輕鬆些。
    所以回去就捯飭出了踏碓。
    此物一出,瞬間風靡邯鄲。
    再後來就傳至別國。
    公孫劫走上前去。
    指著踏碓。
    “此物也是造紙的關鍵。”
    “經過浸漚的木料不斷捶打。”
    “期間時不時要往裏麵加點水。”
    “不必太多,方便捶打就行。”
    公孫劫的到來。
    令所有婦人都很激動。
    一時間幹起活來都有勁了。
    公孫劫轉了大半圈。
    目前還是剛起步。
    光靠人力還是差點意思。
    後續還是得改良。
    可以造連機碓。
    利用水力帶動踏碓。
    日夜不停的捶打木料。
    所以,他將造紙坊建於灞水旁。
    就是為了利用水力!
    當然,這和此次買賣無關。
    公孫劫也不會出售此技術。
    他繞著踏碓看了兩圈。
    “你們看,這種就差不多了。”
    “這時候就將其加進紙槽內。”
    “紙槽內有清水。”
    “還需要加上蘖汁。”
    “蘖汁就是防蟲防腐的關鍵。”
    “蘖汁?!”
    秦甲頓時愣了下。
    蘖樹各地其實都有。
    可誰能想到其汁水能用來造紙?
    公孫劫隻是淺笑。
    來到了紙槽前。
    “吾等見過丞相。”
    “你們忙自己的。”
    公孫劫抬手示意。
    紙槽前還站著熟人漁媼。
    身後則有著諸多的學徒。
    漁媼氣色明顯好了些。
    她家的幼孫也在工坊幫工。
    其實就是幹點雜活而已。
    不給工錢,但管兩頓飯。
    主要也是能有人看著。
    現在漁媼可是造紙坊首席大匠。
    全靠她帶著學徒撈紙。
    “經過沉澱後,便可撈紙。”
    “撈紙這步是造紙中最關鍵的。”
    “沒有技巧,唯手熟爾。”
    “借助竹簾直接撈紙。”
    “撈的紙漿不能多,也不能少。”
    文商們看的都很認真。
    一個個屏住呼吸。
    漁媼現在已是相當熟練。
    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雙腿紮著馬步。
    握著竹簾快速沉入水中。
    經過不斷晃動,猛地抬起。
    竹簾上就有了層薄如蟬翼的紙。
    “好!”
    文商們皆是鼓掌叫好。
    他們也都看出這步的重要性。
    的確是造紙最關鍵的一步。
    沒有技巧,全靠經驗。
    漁媼隻是簡單看了眼竹簾。
    確認無誤後,便交給學徒。
    “走,去前麵看。”
    “這步就是壓紙了。”
    “竹簾拆開,紙張落在木板上。”
    “每層都蓋上木板。”
    “最後再壓上塊巨石。”
    “壓上一日夜後,便可曬紙。”
    公孫劫指向遠處的空地。
    稚童們正在將一張張紙鋪在地上。
    同時將曬好的紙收起來。
    一層層鋪好後再用木板壓著。
    然後再放上塊石頭壓實。
    看著一張張的黃紙。
    秦甲等文商上前拿起品鑒。
    質量甚至比邯鄲紙還要高!
    聞起來有股獨特的清香味。
    紙質偏光滑。
    摸起來就猶如絹帛。
    薄厚恰到好處。
    若是用來做書,絕對好賣!
    “這紙可真好!”
    “丞相,剛才的漁媼是秦人?”
    “自然。”
    “那她怎麽如此熟練?”
    “嗬。”
    公孫劫頓時一笑。
    “她家境貧寒,孤老無依。”
    “平時就以竹筐捕些小魚小蝦。”
    “久而久之,也就熟能生巧。”
    “其過程與撈紙極其相似。”
    “所以我就請她為大匠。”
    秦甲等人頓時恍然大悟。
    若是如此,那他們也能試試。
    類似漁媼這種人到處都有。
    年紀大了,無依無靠。
    種地也難有產出。
    那就隻能用力的活著。
    “諸位,現在可還滿意?”
    “本相可沒有任何隱瞞。”
    “這兩萬石粟米,值不值?”
    “值!”
    他們皆是點頭。
    “丞相放心!”
    “契卷已簽,我們就不會反悔。”
    “我們燕國糧食會陸續送至。”
    “建文侯,我有一事相求。”
    齊國文商麵露猶豫。
    “請說。”
    “齊地距離鹹陽太過遙遠。”
    “運兩萬石糧食,損耗甚多。”
    “我們可以銅錢代替部分糧食。”
    “再用海鹽換一些。”
    “糧食最多隻能出到五千石。”
    “也行。”
    公孫劫並未強求。
    齊國距離鹹陽確實遙遠。
    一來一回,起碼得半年時間。
    這麽多人運糧,成本太高。
    齊地靠海。
    仰仗魚鹽之利,生活富庶。
    他們的海鹽可是相當出名。
    “拜謝建文侯!”
    齊國文商連忙起身長拜。
    五千石糧食,他還是能做主的。
    至於海鹽的話更加不缺。
    反倒是比糧食還多。
    “建文侯,我們燕國……”
    “具體的你們與姚賈談吧。”
    公孫劫擺了擺手。
    這種旁枝末節他也懶得管。
    作為丞相,也無需事事親為。
    整體框架定下來便可。
    “你們這段時間可留在藍田。”
    “若是得空,也可來這看看。”
    “製作流程也都在書上寫著。”
    “若有不懂的,就來此看看。”
    “多謝建文侯!”
    他們同時抬手作揖。
    “不過有句話得提醒你們。”
    “造紙坊後麵可不能進去。”
    “若被抓起來,就不好看了。”
    “唯!”
    公孫劫沒著急走。
    工坊正好是要派飯。
    他就想著吃完再走。
    造紙坊其實目前還未建完。
    首先就是水車還未搭建起來。
    木工還在加班加點的趕製。
    主要還是公孫劫要求高。
    尺寸稍微不對,就得返工。
    還有就是要建造印刷坊。
    光有造紙術肯定是不夠的。
    印刷同樣是極其重要。
    包括後續更有大用!
    如此重要的地方,自然得設限。
    哪怕還沒建好,也不能隨便出入。
    “諸位,開飯咯!!!”
    秦人那獨特的大嗓門響起。
    公孫劫旋即一笑。
    “正好,諸位也嚐嚐工坊的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