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甘羅之死,題閥閱!

字數:7698   加入書籤

A+A-


    “如此說來,我與他還有些緣分。”
    公孫劫自嘲的笑了笑。
    彼時甘羅十二歲,出使趙國。
    便是十歲的他親自接待。
    當時甘羅開出條件。
    需要趙國的五座城池。
    公孫劫便與他討價還價。
    最後順利說為三座城。
    看起來趙國是吃虧了。
    實則賺大發了!
    因為甘羅根本就是言過其實。
    說是奇童,實則愚不可及。
    當時秦王政的策略是聯燕伐趙。
    也就是範雎所提的遠交近攻。
    為此燕國還將太子丹送來當人質。
    而呂不韋卻有著私心。
    他也想攻打趙國。
    但卻想擴大自己的河間封地。
    這時候甘羅作為少庶子登場。
    他先說服張唐出使燕國為相。
    而後親自出使趙國。
    他在趙悼襄王麵前慷慨陳詞。
    就說秦燕兩國已經結盟。
    很快就要攻打趙國。
    秦國隻是想要河間的城邑。
    大王倒不如送我五座城。
    屆時秦國將太子丹送回。
    撕毀和燕國的協議。
    趙國便可順勢伐燕。
    秦國絕對不會幹涉!
    隻要趙國屆時再分些城邑給秦。
    當然,變數就在於公孫劫。
    他親自出麵駁斥甘羅。
    迫使甘羅隻得了三座城邑。
    趙國當即起兵,進攻燕國。
    奪得上穀三十座城邑。
    最後隻分給秦國六座。
    秦國的確是不費兵卒得到城邑。
    可就戰略上來說無疑是失敗的。
    相較於燕國,趙國的威脅更大!
    秦國撕毀盟約,和燕國撕破臉。
    趙國就不必擔心兩麵受敵。
    反而還順利攻打燕國。
    最後受傷的就隻有燕國!
    所以,公孫劫很瞧不上甘羅。
    當時他就說甘羅必死無疑。
    甘羅本身就是呂不韋的少庶子。
    就相當於是秘書。
    還一心為呂不韋效力。
    破壞了秦王政聯燕伐趙的戰略。
    秦王豈能容他?
    相權,絕不能淩駕於王權之上!
    可當時秦王奈何不得呂不韋。
    那自然隻能拿甘羅開刀!
    “甘羅,倒也是可惜了。”
    “君侯可知他因何而死?”
    “自作聰明?”
    “可不止如此。”
    章邯笑著搖頭。
    背著手,遙望遠處。
    “此事我也有聽說。”
    “彼時甘羅歸秦,備受矚目。”
    “年僅十二,受封上卿。”
    “當時他說了些君侯的壞話。”
    “唔,準確說也不算壞話。”
    “說趙國出了個奇童。”
    “年僅十歲,卻無比聰穎。”
    “若非他搗亂,能得更多城邑。”
    “還希望大王能趁早將其扼殺。”
    “然後呢?”
    “然後就被殺了……”
    “……”
    公孫劫麵色古怪。
    合著還真是因為他才被殺的?
    他記得曆史上甘羅就很神秘。
    十二歲擔任上卿。
    是曆史出名的神童。
    可再往後就再無消息。
    史學家對甘羅也有各種推測。
    有的說他是急流勇退。
    有的說他觸怒秦王被殺。
    各種說法也都有。
    但有點能肯定,甘羅是呂不韋的人。
    他不像李斯這般聰明。
    知道及時抽身而出。
    效力於秦王。
    甘羅則始終是呂不韋的人。
    包括出使趙國,奪取城邑。
    其實就是為了給呂不韋增加封地。
    呂不韋都落個飲鴆自殺的結局。
    甘羅能好嗎?
    要怪就隻能怪他自己。
    站錯隊的下場就是如此。
    他以為呂不韋能一直都是相邦。
    低估了秦王的野心!
    “大王對君侯那是相當偏愛啊!”
    “當時他還提著染血的劍。”
    “環顧朝堂,無一人敢勸阻。”
    “大王說,夫公孫劫者為奇童。”
    “雖為趙人,卻曾救寡人。”
    “若能為寡人所用,死不恨矣!”
    “敢言殺公孫者,誅之!”
    “……”
    公孫劫此刻是頭皮發麻。
    他知道政哥對他的偏愛。
    可這話明擺著是有諸多信息。
    秦王真會如此莽撞?
    就因為甘羅一句話而殺他?
    不!
    他是要借此向呂不韋示威!
    他不會再受相邦的掣肘!
    也是即將親政掌權的信號!
    但凡有點眼力的,就知道該如何做!
    當然,肯定也有他一小部分原因。
    公孫劫也不否認。
    也許,這就是白月光的殺傷力?
    公孫劫撓了撓頭。
    最後則是輕輕歎息。
    他記得前些日子就有儒生彈劾他。
    結果就被貶為刑徒。
    這就是無條件的信任啊!
    試問,他如何能不為政哥效力?
    僅僅隻是滅六國可不夠。
    他要改變秦國二世而亡的命運!
    “君侯,君侯!”
    “大王的車駕來了!”
    婢女連忙跑來。
    神色也是無比慌亂。
    “大王來了?”
    “那隨我出門親迎!”
    “唯!”
    公孫劫和章邯對視了眼。
    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章邯這才回過神來。
    他麵露苦笑,緊隨其後。
    這侯府還沒建成呢。
    大王便迫不及待的親臨藍田。
    如此偏愛,老臣們豈能不嫉妒?
    他們走出王府。
    此刻秦王政已經下了馬車。
    他站在門前的紅木柱前提筆書寫。
    “吾等見過大王!”
    “大王萬年!”
    “免。”
    秦王政紋絲不動。
    左手提著袖口。
    右手則提筆而書。
    李斯站在旁邊,手裏捧著硯台。
    便看到筆走龍蛇,於柱上而書。
    左側紅木柱已經寫完。
    字跡蒼勁有力。
    行雲流水。
    墨跡已經幹透。
    就隻有一行小字。
    【莊襄王元年,救王有大功!】
    【十七年,獻造紙立功!】
    公孫劫看著這行小字,頓時愣住。
    這就是閥閱啊!
    還是秦王親筆而書!
    所謂閥閱,就是官吏的功勞簿。
    明確功勞等級的稱【閥】。
    憑借資曆長短的則為【閱】。
    左邊為閥,右邊為閱。
    這可是頂尖豪族才有的!
    路過的人隻要一眼就知道。
    這家人立了什麽功勞。
    家裏頭又出過多少倫侯。
    一樁樁一件件,都很明顯。
    公孫劫沒想到會這麽快題上。
    更沒料到是秦王親筆而書!
    很快,右邊閱也已題完。
    大父,平原君趙勝!
    至劫,十歲位列趙國上卿。
    十八任相邦,封建文君。
    二十四入秦,任左相。
    爵十九級倫侯,食邑千戶!
    公孫劫看著紅柱,無比感慨。
    這就是他的功勞簿啊……
    “寡人聽說你的侯府快要修成。”
    “突然想到還未題閥閱。”
    “所以是特地趕來藍田,為你而題。”
    秦王政隨手將毛筆丟給李斯。
    笑意盈盈的看著公孫劫。
    “丞相,這還隻是開始。”
    “寡人希望能為你寫滿閥閱!”
    “臣必不負大王所望!”
    公孫劫雙眼泛紅。
    抬手長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