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叛將樊於期,治邯鄲

字數:4646   加入書籤

A+A-


    荊軻緩步走出太子宮。
    果然,太子丹拒絕了。
    “樊將軍於丹有恩,救丹出鹹陽。他被秦王通緝,窮途末路。我怎能為了刺秦,而傷害這位長者?”
    “……”
    荊軻欽佩於太子丹的仁義,可這世間魚與熊掌難以兼得,不能既要又要。為了刺秦,田光已經犧牲。他也將舍棄自身性命,前往鹹陽。
    可太子丹還在猶豫!
    不願舍棄樊於期!
    “荊卿!”
    “太傅?”
    鞠武緩步上前,“不若去聊聊?”
    “好!”
    荊軻沒有拒絕。
    行至鞠武的宅邸。
    鞠武抬手讓奴仆們都退下,親自為荊軻倒上美酒,歎息道:“太子為人太過仁德,也太在乎名聲。想做大事,卻又瞻前顧後。”
    “軻都明白。”荊軻淡漠點頭,“可若想成事,必要先殺樊於期。他是秦國叛將,更被秦王通緝。賞萬金,邑萬戶。若能得其首級,再獻上燕督亢地圖,秦王必定見我。隻要我能接近秦王,就有把握將其誅之!”
    燕之中,故名督。
    督亢是燕國南部咽喉,土地肥沃,素有膏腴之地的美稱,極具農業價值和軍事戰略意義!
    秦國好戰奪地。
    覬覦督亢多年。
    這也是荊軻的想法。
    鞠武望著他,欲言又止。不論荊軻成敗與否,秦國都將不惜代價進攻燕國,其餘諸侯想救都無路可走。燕國地形擺在這,與之接壤的現在隻有齊國和代地。
    太子丹想的很好。
    殺了秦王政,就能讓秦國內亂。各國則趁機合縱,必能擊敗秦國,爭取將他們再壓回函穀。
    可他忽略了一個人。
    公孫劫!
    哪怕荊軻真的成功,公孫劫也能扶持扶蘇上位。這時候昌平君尚在,楚係勢力根深蒂固,他們也必將支持扶蘇。至於其他公子年幼,無人有資格和扶蘇競爭。
    公孫劫的才能擺在這,號稱能抵五萬魏武卒。此次滅趙,他也算在軍中站穩腳跟。屆時打著為秦王報仇的口號,將以最快速度跨過易水,滅了燕國!
    這些鞠武也都說了。
    可太子丹不聽啊!
    秦軍已經滅趙,逼近易水。
    又派遣使臣發難。
    列舉燕國的七宗罪。
    要求他們派遣使臣解釋!
    燕國要怎麽解釋?
    做是死,不做就是等死!
    與其等死,不如放手一搏!
    雙輸總好過單贏!
    計劃若能成功,總有些希望。
    鞠武長歎口氣。
    “樊將軍並非貪生怕死之人。”他端起酒樽,淡淡道:“其三族被誅,無比怨恨秦王。荊卿隻需將發生的事告訴樊將軍,他素有仁義,隻需知曉太子為他做的事,他知道該做什麽。”
    “軻正有此意。”
    荊軻了然點頭。
    他也沒再逗留,起身離去。
    等送走他後,鞠武不由長歎。
    秦國如今有公孫劫,簡直是如虎添翼。趙國好歹也是霸主,更有武安君李牧統率邊軍,先前多次力克擊退秦軍。可隨著公孫劫入秦,形勢急轉直下,短短一年就被破城滅國!
    那燕國又能堅持多久?
    ……
    ……
    邯鄲城外,秋風習習。
    手握三尺木牘的秦吏正在指揮,田內則有諸多農夫苦幹。經過蝗災和旱災後,田裏麵連草都沒多少。
    公孫劫此前親自坐鎮指揮,讓他們燒田堆肥。再將河中的淤泥挖出,平堆於田內。經過翻整後,才開始下種。
    當然有人提出質疑。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對於質疑上吏的,皆判為亂化之民。正所謂法不留情,秦國可不會客氣。
    公孫劫還將賑災與宿麥相連,給百姓提供糧食貸。允許他們用宿麥、菽黍或是勞役還款,可分五年慢慢還。
    沒辦法。
    秦國就沒有賑災的習慣。
    昭王時期,秦國大饑。應侯範雎上書,希望昭王能開放五苑的棗子、橡實和蔬果,足以讓災民活命。可昭王斷然拒絕,因為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賞。開放五苑,那就是有功和無功的都能得賞,必將壞法生亂,破壞秦法運轉!
    昭王去世後,才算有所好轉。可要讓秦國照顧百萬災民,提供一年的食物,那也不太現實。
    所以公孫劫就想到這法子。
    秦國貼補一部分食物。
    剩下的由災民借貸。
    等後麵五年慢慢償還。
    “父親,這宿麥能成嗎?別辛苦這麽長時間,啥也沒有,那還不如回家裏頭躺著咧。”
    青年彎著腰小心播種。
    一邊走,一邊埋怨。
    老農則是寒著臉狠狠踹了他腳,將他直接踹翻在地,“你個蠢貨!若無公孫丞相,你早就餓死了。當初就是不信他的,結果遭逢旱蝗。幸虧乃公信他藏了些麩皮,所以勉強熬過去,你還敢質疑丞相?”
    “是是是,我錯了……”
    青年苦澀點頭,重新播種。老農現在就是公孫劫的鐵杆支持者,誰要敢質疑,上去就是兩巴掌。
    他當初就是相信公孫劫,知曉其預言有旱蝗後,就藏了些糧食。村裏麵的人幾乎都餓死,就他們一家靠著麩皮活命!
    秦國攻陷邯鄲,將勳貴豪右的土地全部收回。部分賞賜給立功的將士,還有些是給未來的封疆大吏所準備。其餘土地,則都被公孫劫分給無田的邯鄲良民。
    公孫劫為此還編了句話。
    打豪貴,分農地!
    “君侯,現在宿麥都已種下。”劍客純站在旁邊,抬手道:“這段時間,邯鄲吏治清明。雖有些蠢笨的任俠反秦,卻不成氣候。都無需用到秦卒,邯鄲百姓爭相幫著捉拿。”
    純是秦國劍客。
    相傳曾師承蓋聶,秦王曾派他至趙國為間,在關鍵時刻帶人救了武安君李牧。因為武藝精湛,就先作為公孫劫的家將。畢竟他現在的身份地位擺在這,誰知道是否會有不長眼的來刺殺。
    “嗯。”
    公孫劫淡然點頭。
    繼續視察農田。
    大部分趙人都沒臉打招呼。
    就當沒瞧見,悶頭幹活。
    “丞相,丞相!”趙高慌亂跑來,氣喘籲籲道:“丞相,大王詔你即刻準備,返回鹹陽。王太後,病重!”
    “什麽?”
    公孫劫都愣了下。
    趙姬要死了?
    不對啊……
    他記得趙姬在曆史上是十九年滅趙後,病逝於甘泉宮。難道他提前滅趙,間接導致趙姬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