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秦廷,召右丞相歸鹹陽!
字數:4673 加入書籤
三月。
章台宮前。
隗狀等廷臣皆是冠戴整齊。
“諸位猜猜,今日廷議所為何事?”
“是要調動糧草民夫?”
“為陳郡的事吧。”
姚賈笑著搖頭。
他可是得到了好消息。
隻是他先賣個關子而已。
“諸卿入殿!”
厚重的大門打開。
隗狀走在左側首位。
其餘廷臣是緊隨其後。
他們才剛坐下,秦王政便已乘輦抵達。
“吾等拜見大王!”
“大王萬年,大秦萬年!”
“諸卿免禮,坐。”
秦王政淡定擺手。
冕旒抖動,安然坐下。
“姚卿,由你先稟明消息。”
“唯唯。”
姚賈緩步走出。
他臉上掛著輕鬆的笑容,將帛書展開,抬手道:“昨日收到公孫丞相的加急軍書。魏王假已經跪地乞降,秦軍已正式進駐大梁。得糧草七百萬石,軍械不計其數。民夫徭役將會遣散回各地,王賁將軍即將領兵歸內史。”
“啊?已經破城了?”
“這是怎麽做到的?!”
“……”
群臣瞬間嘩然。
&n不對勁啊!
秦王給出的最後期限是九月份,也就是趕在正旦前攻破大梁。這是結合大河汛期,給出的時間,也是公孫劫提出的正旦攻勢。
他們也都認為沒毛病,畢竟大梁城有第一堅城的美名,存儲有海量的糧食和軍械。就算水淹大梁,他們也很可能死守半個多月。
這才剛三月初,就已攻破大梁。
也就是說,秦軍二月末就已入城!
難道聽說公孫劫來了,魏國就投降了?
姚賈將帛書收起後,也沒有賣關子,笑著道:“諸位也不必猜了,此事也是誤打誤撞。魏王假烹殺秦使,後來就很害怕,便派遣使臣寧陵君求饒。希望能以安陵、雍丘之地,換取秦國退兵。”
“丞相自然不會聽他胡扯,先是下馬威。而後陳明利害,將吾秦水淹大梁的計劃告訴他,徹底摧毀寧陵君的反抗心思。讓他為大梁百姓考慮,勸魏王假開城門投降。”
姚賈說的其實很簡單。
但他們都知道,這裏麵暗合很多心理博弈。包括是利用大梁子民,道德綁架他們。若是魏王假不降,那他就是害死百姓的罪魁禍首。
沒有人會恨秦國。
反而會責怪魏王假。
因為秦國掌握著輿論主動權。
就算是秦國水淹大梁,也沒人會怪秦國。這世道就是如此,誰的拳頭大誰掌握著真理。魏王假先殺秦使,又死活不投降,這又能怪誰?
所以,他們其實沒的選。
秦王政臉上帶著笑容。
他得到消息後,激動的一宿沒睡。他就知道,公孫劫總會給他帶些驚喜。這回兵不血刃的進駐大梁,讓秦國收獲頗豐。大梁城就不提了,關鍵是價值不菲的糧草軍械,為秦國後續滅楚提供有效的支撐!
這次還沒用到水攻,讓大梁數十萬人避免死傷。想想看如果真的水淹大梁,屆時受災人數超過三十萬。秦國拿下大梁後,這些人的死活要不要管?
管,那就成了拖累。
不管,那後續就麻煩了。
他們會拚死抵抗。
有的還會落草為寇。
甚至會影響到後續攻楚。
經過多年的戰爭,各國民風皆是極其彪悍。任俠匪寇,數不勝數。不給他們活路,那他們隻能誓死反抗。這不僅是現在,後續王朝也都是如此。老百姓沒了活路,那就直接起義。
所以公孫劫這回能夠順利進駐大梁,讓秦國是收獲頗豐。關鍵立功的人是公孫劫,試問他如何能夠不喜?
蒙武等將領也都唏噓不已。
公孫劫是真的厲害。
再次助秦國快速滅國。
兩側寺人則是將帛圖緩緩鋪開,同時將魏國改為秦地。秦王政居高臨下,淡淡道:“現在,諸夏幾乎都已歸大秦。燕國遠遁遼東,已無威脅。至於代地,不過是小股叛徒。而齊國聽信後勝之言,不修戰備不助各國。”
“現在,唯有楚國!”
“滅楚!”
“滅楚!”
“滅楚!”
“……”
李斯緩步走出,抬手道:“目前楚王負芻剛剛繼位,國內尚且不穩。秦國如此順利的奪取大梁,正好可趁勢進攻楚國。屆時可自陳郡出發,長驅直入進攻壽春!”
“暫時不著急。”
秦王政淡定擺手。
看向那些躍躍欲試的武將。
他知道,很多人都想要請戰。
現在魏國已經被滅,能撈的軍功越來越少。這些老將也都有封侯之誌,都想靠著滅國戰功封侯。可諸侯就這麽些,滅一個就少一個。
而且滅小國也沒多少功勞,就像葉騰滅韓,隻混了個十四級右更爵位,距離封侯可還遠著呢。
不過,這件事公孫劫也說了。楚國地大物博,人口兵力皆是不俗。負芻的確是剛上位,可他是被項渠扶持上去的,和項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現在楚國的上柱國就是項燕,麾下也有二十萬精銳。如果秦國大舉來犯,楚國極有可能是會征兵,借此和秦國對峙。
想要滅楚,還是需要權衡。
絕不能貿然行動!
秦國的擴張速度已經很快了,現在最好的是先稍微穩些。
“傳詔。”
“令右丞相公孫劫即刻歸鹹陽!”
“唯唯!”
隗狀是啞口無言。
作為左丞相,他連半句話都沒說,一時間隻感到濃濃的悲哀。自從公孫劫走後,他本以為能好好表現,得到些讚賞的。他在丞相府是嘔心瀝血,忙著處理瑣碎的政務,可秦王隻是淡淡說了個還行。
偏偏公孫劫是真有本事啊!
也難怪說秦王如此重視。
蒙武等武將也皆是默然。
他們最開始對公孫劫有很多不滿和懷疑,但通過這段時間後,公孫劫的能力已經征服了他們。
滅楚不是小事。
單論國力而言,其實楚國比趙國還強。隻不過楚國更像是沉睡的火鳳,這些年來都沒和秦國交鋒。但等它蘇醒,必能展翅翱翔。
所以伐楚這麽大的事,還是得等公孫劫回來後再商議。他現在可是右丞相,這類最高決策肯定需要他參與的。
太史令胡毋敬則沒閑下來過。
他提筆而書。
【秦記:十九年二月,丞相劫、王賁攻魏。魏不戰而降,盡取其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