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

字數:5504   加入書籤

A+A-


    王翦望著公孫劫。
    此刻是滿臉的感激。
    他領兵出征,最怕的是後方不穩。
    特別是滅楚之戰,必傾舉國之力。
    兩軍對峙,動輒就要一年半載。前方消耗糧草甚多,可戰線始終無法向前推進。時間一長,後方必會跳出些反對聲。
    這是不可避免的事。
    但現在他就放心了……
    因為有公孫劫啊!
    天塌下來,也是公孫劫頂著。
    而且他也不必擔心獨享功勞,畢竟還有公孫劫呢。他王翦就是個幹髒活累活的長工,功勞全是公孫劫的。
    還有一點!
    公孫劫是大王的腹心!
    他親至前線,也有監軍之嫌。
    王翦也不必擔心獨攬大軍。
    “那王將軍是同意了?”
    “臣當為大王效犬馬之勞。”
    “善。”
    秦王政微笑點頭。
    王翦算是他一手提拔的將領。
    自蒙驁死後,已是軍中柱石。
    屬於定海神針的類型。
    更是秦國的屠牛刀!
    隻要出鞘,必滅萬乘大國!
    這老狐狸心裏都和明鏡似的。
    一聽公孫劫隨軍,立馬就同意。
    “寡人醜話說在前麵。”秦王政板著臉,認真道:“寡人將丞相交給你,你可要完好無缺的給帶回來。若有任何閃失,寡人唯你是問!”
    “大王放心。”
    王翦訕笑著應下。
    他看了看公孫劫,又看向其餘人。
    最後是硬著頭皮開口。
    “大王,臣也有不情之請。”
    “說。”
    “此次伐楚,幾乎傾舉國之力。臣已年過花甲,今後恐怕也無領兵的機會。而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臣現在隻想懇請大王,能多給臣賞賜些金玉財帛,田宅園池。”
    “……”
    “……”
    公孫劫也是啞然。
    你個老小子不地道啊!
    他親至前線,就是要打消王翦的後顧之憂。沒曾想王翦還是如史書記載的那樣,繼續討要好處。
    合著甭管怎麽著都要?
    秦王政先是愣了下。
    而後捋須爽朗的笑著。
    看著王翦,笑的是相當大聲。
    王翦則是硬著頭皮,繼續道:“大王,臣為秦征戰數十載。仰仗大王信任,如今已爵至十八級大庶長。此次伐楚,臣已抱著必死的決心。若不能滅楚,臣願以死謝罪。所以,臣也要為子孫多添些家業。”
    “可。”
    秦王政笑著頷首。
    見他如此堅定,也沒再追究。
    “過幾日,賞賜就會送來。”
    “寡人將四十萬大軍交給將軍!”
    “這些蠅頭小利,寡人都不在乎。”
    “寡人,隻要滅楚!”
    “臣必滅楚!”
    王翦長拜作揖。
    他拍了拍手。
    王賁便帶人走進屋內。
    赫然是比較粗糙的沙盤。
    兩邊還擺著定製的小旗。
    秦國是黑色的玄鳥旗。
    楚國則是赤色鳳鳥旗。
    “將軍看來是早有準備。”
    “丞相想必已有謀劃,翦也想先聽聽。”
    “扶蘇,你代我演練吧。”
    公孫劫淡定擺手。
    這事他已經講過一遍。
    就想著讓扶蘇代為複述。
    扶蘇雖是公子,可公孫劫現在是他的老師,同時還是他的季父。所以就算直呼他的名諱,也無問題。
    扶蘇走上前來。
    按照公孫劫所言開始插旗。
    玄鳥旗先落在新鄭和陳郡。
    “先生在陳郡已布下間客。”扶蘇插旗的同時還在解釋,“若昌文君叛秦,郡內的李由和張良都會抵抗。而新鄭的李信和蒙恬,則會率銳騎馳援。待平定叛亂,也可向前馳援王老將軍。”
    扶蘇表情有些古怪。
    他昨晚就去了華陽宮。
    羋夫人也問了昌平君的事。
    可他什麽都沒說。
    隻說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不論是何選擇,都要承受代價。
    現在由他親自兵推,扶蘇心中也難免有些感傷。他知道公孫劫已經仁至義盡,就連他的父親都已克製。
    不止一個人上書,要誅殺昌平君!
    為什麽?
    昌平君就是伐楚的威脅。
    他很有可能會叛亂反秦。
    可秦王卻是力排眾議。
    並且隻說了一句話。
    不到最後一刻,他不會放棄。
    這份情誼已是相當難得。
    秦王有無情的一麵。
    但同樣也有自己的人性。
    呂不韋犯法,他保其三族。
    為救公孫劫,他拿出六座城邑。
    母親病逝時,他連夜趕回來。
    昌文君被殺,他又保其三族。
    輪到熊啟,又沒除之而後快。
    如果回歸理性,現在就能殺了熊啟,免得他在後方叛亂。這是為伐楚做準備,關係兩國上百萬人的死活。
    但是,秦王政力排眾議。
    他始終對熊啟留有些希冀。
    希望他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哪怕公孫劫都說了,他都願意等。
    他不是不信公孫劫。
    而是更想讓自己真的死心……
    “王將軍為上將軍,蒙武為裨將。”
    “屆時蒙武攻城父,再向蘄南進攻。王將軍率主力進攻平興,按預估肯定是會麵對楚國主力,屆時就與項燕對峙。如果昌平君不反叛,就由蒙武攻打壽春,逼項燕率主力回援,王將軍則於後方找尋機會。”
    “若他叛亂,李信和蒙恬將會作為援軍相助王將軍,合軍後就可主動進攻楚國主力。利用銳騎的機動性,衝殺敵軍大營,在正麵擊潰其主力!”
    王翦和王賁聽得都很認真。
    就連王離都連連點頭。
    這份作戰計劃是經過完善的。
    類似宗正公孫成,少府趙亥,典客姚賈,廷尉李斯,蒙武,楊端和……這些心腹大臣都參與其中,也是他們都認可的。
    當然,這隻是計劃。
    當遇到實際問題,還是得由王翦臨時決斷。否則就隻是紙上談兵,反而不利於戰事。
    戰場上戰機往往轉瞬即逝,作戰計劃就算再完善,一場暴雨就可能會扭轉局勢。而且敵人也可能會做出些超出預料的行動,所以需要主帥隨機應變。
    目前這隻是總體的戰略規劃。
    後續所有戰術,都將為戰略服務。
    核心目標就是壽春!
    “王老將軍認為如何?”
    “甚好。”王翦連連點頭,讚賞道:“說起來,現在有了這沙盤確實方便許多。這旗幟隻要一插,還可相互演練。我教導離兒兵法,也是用這沙盤。”
    秦王政眯著雙眼。
    這老頭還真是不放過任何機會要好處。
    現在提及王離,又是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