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秦王蒞臨,英烈碑

字數:5581   加入書籤

A+A-


    數日後。
    天氣逐漸轉暖。
    公孫劫冠帶整齊,站在前方。兩側站著諸多將領,嚴陣以待。旌旗搖曳,數千甲兵皆是翹首以盼。
    他們也都得到了消息。
    大王遊至陳郡,又將蒞臨前線。
    自大王繼位起,還是頭一回。畢竟戰場上很危險,隨時都可能爆發戰事,可見大王極其看重此次伐楚。
    公孫劫麵色如常。
    他和王翦的作戰計劃都有上呈。
    政哥親臨,也是為穩定軍心。
    畢竟楚人的骨頭相當硬。
    還有就是因為昌平君。
    這回扶蘇的表現很不錯。
    聽說是親手殺了熊啟。
    而張良順勢擔任假守。
    與李由聯手,治理陳郡。
    政哥自然也要去看看的。
    終於,斧車先行出現。
    王旗隨風飄搖。
    天子車駕緩緩停下。
    扶蘇先一步自車中走出。
    秦王政則是隨後跟上。
    “吾等拜見大王!”
    “大王萬年,大秦萬年!”
    “大王萬年,大秦萬年!”
    “……”
    秦王政踏著四方步。
    親自將公孫劫攙扶起來。
    “諸將免禮。”
    秦王政環視半圈,認真道:“諸將遠征,天寒地凍相當不易。寡人此行特地帶來美酒,用以犒賞三軍。殺牛宰羊,以饗壯士!”
    “吾等拜謝大王!”
    “這是你們應得的!”
    “大王萬年!”
    “大王萬年!”
    “……”
    聲浪如雷,在軍營蔓延。
    情緒在這一刻更是達到頂峰。
    政哥蒞臨前線,這效果堪比是禦駕親征。他在秦國有著極高的魅力,將士們都將他視作高高在上的太陽。現在就是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一個個巴不得即刻拔劍,和楚國決戰。
    公孫劫看了眼扶蘇。
    就氣質來說,明顯變了些。
    剛毅勇武,猶如歸鞘的寶劍。
    他輕輕拍了拍扶蘇肩膀。
    小家夥也是不容易。
    現在也就是十二歲,擱後世還沒上初中,然後親手殺了自己的舅父。看著陳郡滿城皆赤,血流成河。隻能說這就是生於宗室的悲哀,總會有很多身不由己。
    當熊啟選擇走向左邊時,就注定是生死仇敵。政治鬥爭不是請客吃飯,注定是要流血犧牲的。特別是國家爭鬥,一個決定就能影響到成百上千萬人!
    “先生。”
    “嗯。”
    公孫劫點頭示意。
    王翦則走上前來,抬手道:“大王來的正好。丞相剛好準備在決戰前,舉行誓師大會。”
    “哦?”
    秦王政頓時來了興致。
    誓師這種事自古就有。
    商湯伐桀作《湯誓》。
    周武王滅商作《牧誓》。
    “那寡人來的還真是時候。”
    “待會大王可也得說兩句。”
    “哈哈,好!”
    公孫劫抬手示意,在前麵帶路。誓師大會能激勵士氣,提高部隊的作戰能力。後續與楚國主力決戰,將會是硬碰硬的血戰,尋常計策已經無用。
    合理調動兵馬,各個兵種配合。這些都需要主將以旗幟軍令調動指揮,公孫劫基本上隻能在後方看戲。
    他雖是李牧撫養成人,可他並不擅長排兵布陣。雖然讀過些兵書,可就軍事指揮來說撐死能將兵千人。
    公孫劫對自個是有清晰的認知。
    讓他出謀劃策沒問題。
    讓他指揮作戰還是算了……
    特別是數十萬的大兵團作戰!
    這不僅耗費體力,更耗費心神。王翦會不斷討要好處,是因為他真的抱著必死決心。打完楚國後,他沒可能再領兵,最起碼是少活三年!
    戰鼓聲響起。
    高台兩側皆有壯士擂鼓。
    秦王政走在最前麵,來至高台。王翦眼神示意後,就有旗官揮動旌旗。浩浩蕩蕩的軍吏走出,最起碼也是百將,光軍吏就得有數千人!
    畢竟有二十多萬人呢,不可能全都召集而來。公孫劫主要目的是傳遞消息,所以召見百將級以上的軍吏就行。
    “吾等拜見大王!”
    “免禮。”
    秦王政擺了擺手。
    他看向公孫劫。
    “丞相,就由你誓師。”
    “唯唯。”
    公孫劫淡然走出,手上握著銅喇叭,清了清嗓子道:“明日便要與楚國決戰,你們怕不怕?”
    “不怕!”
    “不怕!”
    “……”
    氣勢如虹,沒有絲毫懼色。
    公孫劫滿意點頭,繼續道:“荊楚為南方大國,素為秦國死敵。明日決戰,必將是場血戰。你們有很多人,都將葬身於此。這本就是吾等宿命,死在哪葬在哪!”
    “但是你們每一個人,皆有功於秦,有功於這天下!你們統一天下的功勞,大王不會忘記,這天下也不會忘記!”
    公孫劫拍了拍手。
    遠處的屠睢心領神會。
    他猛然用力,將幕布扯下。
    這是塊巨大的青石。
    足足有三丈多高。
    將領們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公孫劫則是麵露微笑。
    他沒有滔滔不絕,用各種華麗的詞藻堆砌。如果是正兒八經的文書,那自然需要斟酌。可要是在軍中的話,還是直截了當些的好。
    “吾嚐聞功銘著於鼎鍾,而名稱垂於竹帛。此石名為英烈碑,凡戰死者不論是否得到功爵皆可登上。本相將為你們親自刻字,即便過去千百年,你們的功績也不會有人忘記!”
    全場頓時嘩然。
    一個個皆是激動無比。
    這是什麽?
    刻石誦功!
    人生在世,不過名利二字。
    憑借軍功爵製,利是滿足了。
    至於名?
    這事和他們基本無關。
    就算打了勝仗,史書也隻會記上公孫劫和王翦他們。好比公孫劫滅趙時,《秦記》上隻有寥寥十餘個字。
    現在,公孫劫就為他們補上!
    英烈碑!
    死後就能登上!
    足以流傳千古!
    這可是無上殊榮!
    秦王政挑了挑眉,覺得很像是貴族死後立的墓碑。正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公孫劫也是巧妙的將其結合,間接為這些將士兜底。
    這也算不上是逾矩。
    畢竟先前就沒有英烈碑……
    公孫劫很滿意他們的反應,繼續道:“此次伐楚,大王更是蒞臨前線。諸將定要好好表現,大王不會忘記你們的功勞!”
    “大王萬年,大秦萬年!”
    “大王萬年,大秦萬年!”
    “……”
    秦王政看了眼公孫劫。
    接過銅喇叭走出。
    “你們的功勞,秦國不會忘記!”
    “今日吃肉,飲酒!”
    “但記住,絕不能醉酒!”
    “寡人等著你們凱旋,屆時與你們同案而食,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