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決戰,秦風VS楚歌!
字數:5557 加入書籤
黎明時分。
天空遍布烏雲,籠罩著陰霾。
昨晚下了場小雨。
導致地麵泥濘不堪。
嗚嗚嗚——
沉重的號角聲響起。
數十麵牛皮大鼓同時擂響。
地麵顫動,車騎率先出營。
數尺高的赤色軍旗隨風飄揚。
並且以鳥篆紋著不同的字。
項燕坐鎮中軍。
手握利劍,眼神堅定。
披著赤色鎧甲,胸前則是熊熊燃燒的鳳鳥金紋。大氅(Chang)披在後方,怒發衝冠,雙眼遍布血絲。
足足三十萬兵馬車騎!
將方圓數十裏地都籠罩在內。
前軍列陣在前,戰馬嘶鳴。
一輛輛戰車,蓄勢待發!
左右側翼以半月弧形散開。
牢牢將中軍守護在其中。
項燕左右則都是各部抽調的精銳,其中不乏項氏兒郎、江東子弟,在楚國可謂是良家子。是這支楚軍精銳的核心基礎,不少都是經曆過血戰的老卒。
時不時有背著旌旗的銳騎而來,將各部抵達作戰位置的消息傳來。楚軍這台戰爭機器頓時開動,士卒們皆是悍不畏死,直奔西麵十餘裏外的秦營開動。
項燕抽出手中利劍。
遙指前方。
“眾將士聽令!”
“在!”
“秦王無道,背棄盟誓。殺我公子,殘害楚民。今暴秦掠我陳郡,入境半載。吾等背後便是壽郢,已無路可退。怯必死,戰可生!”
“二三子,隨我捍衛荊楚疆土!”
“誅殺無道暴秦!”
“殺!”
“殺!”
“……”
廝殺聲響徹天際。
甚至有飛鳥被驚得落地。
項燕挑了挑眉。
隻覺得這並非什麽好兆頭。
但還是以利劍將烏鳥刺穿。
將其高高舉過頭頂!
“二三子!”
“這就是暴秦的玄鳥!”
“在我荊楚聲威下已被震死!”
“我荊楚鳳鳥,必將浴火重生!”
“殺!”
沙啞聲再次響起。
百餘麵牛皮大鼓不斷擂響。
楚國戰陣迅速向前開進。
疾馳於泥濘的土地。
成敗在此一舉!
……
……
楚國的鼓聲剛剛響起,秦軍就已開始布置。王翦和項燕雖是死對頭,卻也算是知己。彼此好像都猜到了對方的動向,同樣是車騎先行。各部按照計劃,快速穿插布置。
二十多萬人啊……
調動起來可不容易。
可在王翦的精妙指揮下,一切井然有序。他乘坐高大的戰車,身後豎立著高牙大纛。龍旗羽葆,隨風飄拂。左右中軍皆是精銳,嚴陣以待。
此刻的王翦是神采奕奕,精氣神都達到頂峰。這一戰注定將成為他此生最得意之作,也必定能讓他名垂秦史。縱然千百年後,都會記得在這片土地上的百萬血戰!
他頭戴鶡冠,身著皮甲。
腰間佩劍,威風凜凜。
雙手握著戰車欄杆,望著遠處不斷逼近的赤色楚軍。當即是板著臉,向所有秦軍喊話。
“眾將士,聽令!”
“在!”
“奉王詔,討伐不臣蠻楚!”王翦抽出利劍指向前方,身後大氅狂舞,怒聲道:“天下紛爭數百年,皆因諸侯王的貪念。我大秦伐諸侯、一天下,為的就是令諸夏再無戰事!”
“亂臣賊子負芻篡權奪位,撕毀盟約,擊我南郡,又令人在後反我新鄭、陳郡。今日吾等遵從王詔,反擊楚蠻!”
“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賞,有罪而伏誅。楚軍三十萬甲首,皆為二三子的軍功;楚地三千餘裏,也盡為二三子的田宅。大王便在後方注視,將親自為二三子慶功!”
“生者,賜爵得田!”
“死者,可上英烈碑!”
“你們的功績,必將永垂不朽!”
“殺!”
王翦須發噴張。
伴隨著震天鼓聲,劍指東南!
即便是相隔十餘裏外的公孫劫,此刻都能聽到秦軍的廝殺聲。聽著鼓聲和殺聲,令他都有些熱血沸騰。
楚軍不斷逼近。
秦軍此刻也同樣前出。
赤黑二色如涇渭分明。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
聲勢浩大的楚軍異口同聲。
他們唱著《國殤》。
此刻是同仇敵愾,奮勇向前。
“屈原所作國殤。”公孫劫眺望遠處,讚賞道:“楚人好歌舞,戰前必歌國殤。凜然悲壯,亢直陽剛。荊楚也無愧於是南方萬乘大國,就氣勢上絲毫不落於秦國!”
“的確。”
“所以,更要滅楚!”
秦王政附和點頭。
拂袖輕揮。
秦軍這邊同樣是不甘示弱。
隨著王翦揮劍前出。
秦卒們步伐整齊,保持戰陣前出。
麵對楚歌挑釁,皆是仰天怒吼。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
秦風之聲響徹戰場。
雖然人數較少,可卻如滾滾驚雷,隱隱甚至還蓋過楚軍一頭。秦楚皆是萬乘大國,是真正意義上的霸主。雙方還未交鋒,就已經在隔空鬥法。
楚歌與秦風交替而唱。
戰鼓和號角聲不斷響起。
扶蘇看著這幕,情不自禁的顫抖。不同於先前,這回是真正意義上的主力對決,比先前滅趙還要恐怖數倍!
雙方加起來足足數十萬大軍。
將方圓百裏內全部占滿!
丘陵高坡,溪水,農田……
到處都是士卒。
手中揮舞的矛戟,猶如叢林。
人嘶馬鳴,響徹平原。
到處都是揮舞的旌旗。
讓人看的是目不暇接。
秦王政緊緊握住欄杆,眺望遠處。他清楚的知道,楚國是秦國統一天下最後的阻礙。此戰隻要能擊潰楚國主力,那他就能完成秦國曆代先君的夙願,實現他登基那日起立下的誓言!
他將成為天下共主!
功績將超過所有君主!
秦楚十八世詛盟……
今日也該有個了解。
秦王政看向遠處,喃喃低語道:“先君穆公及楚成王,實戮力同心,兩邦若壹,絆以婚姻,袗以齊盟。曰:葉萬子孫,毋相為不利,親即丕顯大神巫鹹而質焉!”
“……”
公孫劫知道。
政哥念得是《詛楚文》。
相傳是秦惠文王所做,控訴楚王背棄盟約,列舉楚王暴虐罪狀,祈求皇天上帝降下罪罰。
秦楚兩國的恩恩怨怨已數不清。
自穆公至惠文王,足足十八世詛盟!
若是算上政哥,已有二十三世!
今日,終於是要畫上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