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項籍,過武關
字數:4758 加入書籤
                    六月,天氣正熱。
    項纏背著年幼的項籍。
    此刻衣衫襤褸,顯得極其狼狽。
    他沿著山林而行,特意避開官道。自壽春被攻陷後,沿路遭秦軍追殺。族人親衛們拚死抵抗,死的死散的散。沿著江水一路逆流而上,終於是擺脫敵人。
    “叔父,放我下來吧。”
    “我與你一起走!”
    項纏先是愣了下。
    雙眼泛紅,已是哽咽。
    從壽春出來後,項籍就再也沒說過一句話。沿路他隻顧著逃命,叔侄二人是無比狼狽,他也顧不上多照顧。難得休息時,項籍也睡不安穩,總是緊緊握著短劍。
    現在,他終於開口了!
    項籍踩在泥濘的路麵上。
    烈日當空,正是最熱的時候。
    項纏已經背了他一路。
    後背都被汗水打濕。
    “叔父,這是哪裏?”
    “應當是雲夢澤。”項纏捋著山羊胡,輕聲道:“此地相當廣闊,河道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土地肥沃,且有諸多野鹿犀象。”
    “雲夢澤……”
    項羽環視四周。
    他聽父親提到過。
    【夢】在楚言中通【漭】,也就是湖澤的意思。當地是素有美名,皆言果之美者,雲夢之柚。菜之美者,雲夢之芹。
    昔日楚王曾多次狩獵於此,有回還不慎遺失了烏嘷弓。左右見狀就要為他找回,可楚王卻是根本不在意。還說丟了也無妨,最後還是落在楚人手裏。
    現在,壽春被攻破。
    大半的楚地已在秦國手裏。
    還能再歸屬楚人嗎?!
    項籍咬牙切齒,緊握雙手。想到父親和大父戰死,他就無比惱怒。國都淪喪,族人血戰而死。國仇家恨,讓他心中對秦國隻有滔天的恨意。
    想要消解,就要以血還血!
    如果有朝一日他能領兵攻進函穀,他必要血洗秦人。更要一把火,將整個鹹陽城焚為灰燼!
    “梁帶著五萬精銳,尚在此地,想要奪回故土鄢郢。”項纏長歎口氣,擺手道:“可惜,現在大勢已去。都怪那公孫劫,他似是早就料到楚國會攻鄢郢,所以提前令叛將葉騰戍守。”
    砰!
    項籍一拳砸在旁邊的樹上。
    他雖年幼,可身份擺在這。
    國破家亡,壓得他無法喘息。
    故土鄢郢淪為秦國南郡。
    其餘地方呢?
    大部分都已被秦國攻陷!
    他們現在又該何去何從?
    轟隆隆……
    地麵顫動。
    項纏頓時大驚失色。
    他連忙拉住項籍,藏匿在林中。而後就看到浩浩蕩蕩的銳騎,快速自寬敞的平原疾馳而過。黑色的玄鳥王旗飄搖,在項纏眼裏就猶如夢魘。
    “秦軍……秦軍來了……”
    騎兵的優點就是快,隻要糧草接濟的上,在大平原就是日行二百裏都非難事。秦國已攻陷各地,現在則是要解決項梁這五萬楚卒,順帶收複江南各地。
    項纏無力癱坐在地。
    這麽多騎兵,足以擊潰項梁主力!
    “都怪那趙王遷!”
    項梁是悲憤無比,將所有罪責推給趙王遷。在他看來,楚國落得如此悲劇,皆因公孫劫入秦全力相助。
    可項籍卻是平靜搖頭。
    “叔父,你錯了!”
    “什麽?”
    “秦國滅楚,與趙王遷毫無關係。”項籍雖幼,可這一刻卻顯得很成熟,“趙王遷驅逐公孫劫,隻能說他昏庸無能。哪怕他殺了公孫劫,秦國依舊會伐楚。因為秦王政太過貪心,太過殘暴!”
    “要想報仇,就得比他們更狠!”
    項纏錯愕的看著項籍。
    他知道這小子天賦異稟,天生神力。可今日這番話,卻是如雷貫耳。特別是這滔天的恨意,好似要撕碎秦國!
    ……
    ……
    “阿嚏……”
    公孫劫揉了揉鼻子。
    秦王政停下毛筆。
    “劫,你是又生病了?”
    “這倒沒有。”
    “那就好。”
    秦王政拉開簾布。
    趙高挽著韁繩,駕輕就熟。
    作為中車府令,他的車技是真沒話說。自壽春向西至南郡,沿途也曾浮江而行。麵見葉騰等封疆大吏後,就繼續北上。
    一路上趙高的車技是真沒話說,遇到的車轍坑窪,他都能精準避過去。行駛足足二千餘裏,可他卻沒錯一次。做事如此謹慎,也難怪會得到重用。
    “前麵就是武關。”
    “為四大散關之一。”
    “嗯,我知道。”
    公孫劫眺望遠處,也都知道。他在趙國時,就把秦國研究的很透徹,畢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武關居南,自古就有。彼時被稱為少習關,後來更名為武關。北依少習,南瀕險要。水環東、西、南三麵,而城東有高且陡峭的吊橋嶺。可謂上山一道,不容並騎。
    武關扼秦楚之交,據山川之險。素有百二秦關的美名,號稱是能以二敵百。山腰盤曲而過,崖高穀深,狹窄難行。而關城以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
    想當初楚懷王入秦,就是在楚關被大魔王強留下來,逼迫他割讓巫郡和黔中郡。就這操作,說是反派也不為過。楚懷王寧死不屈,最終客死於秦。梓棺返楚,而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車駕緩緩停靠。
    諸多守關銳士分左右而立。
    按規矩,其實朝中貴胄皆要出關親迎。隻是秦王政提前通知過,讓他們各司其職,不必來迎。畢竟秦國尚在伐楚,很快就能平定荊楚之地,需要處理的政務也將堆積如山。
    “吾等恭迎大王!”
    “大秦萬年,大王萬年!”
    “大秦萬年,大王萬年!”
    “……”
    武關都尉親自領兵高呼。
    左右兩側的銳士皆是跪拜。
    “免。”
    秦王政淡然擺手。
    他甚至都沒有下車。
    隻是讓人速速以艾蒿熏車。
    十餘名醫師幫著把脈問診。
    秦法擺在這,就是秦王也無可避免。畢竟這關係到關中安危,必須得要好好檢查。如若有人帶著瘟疫入關,那得死多少人?
    公孫劫則抽空下車放水。
    看著兩側山嶺,感慨萬千。
    此次一行近兩年時間,聽章邯來信,關內現在是萬物競發、生機勃勃。內史各縣皆是大搞建設,農業和工業發展的極好。當初被人嫌棄的宿麥,現在卻成了精糧,賣的堪比精米!
    終於是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