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詔令全國,山雨欲來風滿樓

字數:5516   加入書籤

A+A-


    “駕!”
    披甲銳騎頭戴鶡冠。
    背著布包,插著旌旗。
    以最快速度駛出鹹陽城。
    他們穿行於官道。
    朝著不同方向而去。
    他們代表著皇帝的意誌。
    會將其詔令,送往各郡。
    再由郡至縣,由縣至鄉。
    逐步傳遞,層層推行。
    經多日商議後,諸多政令都已敲定,自然是需要通告全國。收繳天下之兵,用以鑄為十二金人。
    秦國確定水德,所以尚黑。
    故更民為【黔首】!
    秦以六為吉數。
    各方各麵都得666。
    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
    官方文字定為小篆。
    李斯撰《倉頡篇》,胡毋敬書《博學篇》,趙高寫《爰曆篇》,還有就是公孫劫所著《千字文》。
    總共四篇文章,皆定為小篆範文。經藍田印刷後,再由使者送至各郡。這就是官方推出的範文,以後正式文書都要以小篆而書。
    廢除舊有的貨幣體係!
    以黃金為上幣,用鎰為單位。
    以銅錢為下幣,為銅製半兩錢。
    全新的度量衡體係也得到推行。
    以後全部統一為秦製。
    新的銅權、方升、木尺皆是送出。
    一篇篇詔書不斷張貼出去。
    秦國上下皆是沸騰。
    他們都處於大時代變遷中,能感受到強烈的推背感。而秦國的未來,將會有無限的可能。
    這將會是個空前強大的國家!
    摒棄周天子的封建製度。
    而是完全采用郡縣集權製!
    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人口幾乎達到了四千萬!
    這樣的強國,自古未有。
    必將為秦人的身份而自豪!
    一封封詔書也送至頻陽。
    再經由奴仆送去王宅。
    ……
    二十三年,十月正旦。
    王翦躺在竹椅上,蓋著虎皮。
    聽著奴仆匯報政令。
    “文書送去章台了吧?”
    “嗯。”王賁站在旁邊,低聲道:“父親,您何至於要將爵位傳給離兒?”
    “現在不傳,以後就晚咯……”
    王翦忍不住輕聲開口。
    王離是他看著長大的。
    為人勇武,卻少智謀。
    將徹侯爵位傳給王離,以後就別想著出去領兵。老老實實的當個富家翁,等王離孩子長大後再說。
    秦國爵位是能世襲的。
    隻不過往往是降等世襲。
    爵位越高,降的越多。
    類似侯爵更是需要國君批準。
    關鍵自商君起,真正封侯的本就沒多少,下場更是一個比一個慘。
    王翦也是仔細考慮過。
    王氏現在好歹還有些榮光,皇帝也念在他們父子倆建功不易。他讓王離跨代繼承他的徹侯爵位,皇帝想必是會同意的。畢竟他們倆父子急流勇退,就算要求過分些也無大礙。
    “咳咳咳……”
    王翦重重咳嗽。
    最後吐了口濃痰。
    重新將虎皮拉上來。
    秦國頒布的新政都在預料中,他們隻要有個了解就行。反正王氏都急流勇退,他們什麽都不管也什麽都不問。
    “聽大兄說,這幾日朝堂可都吵瘋了。”王賁口中的大兄就是王戊,繼續道:“公孫丞相太過剛直,提出差異征田賦。家田越多,收的稅就越多。據說基本已經定下,很快會在關內先試點推行。若按其之法,我們上繳的田賦就得以三稅一算……”
    “正常。”
    王翦顯得很淡定。
    這事他自然也都知道。
    他能理解,也可以支持。
    但絕對不會幹涉這些事。
    如果聲援公孫劫,反倒是害了他。
    “王氏食邑已超萬戶。”
    “良田足有上千頃!”
    “還有這些年來陛下給的恩賞,就算幾輩子都糟蹋不完。縱然是以三稅一算,也無妨。陛下素有大誌,不會局限於區區六國。老夫滅楚又擒越君,已打通前往嶺南的道路,不南至北向戶,必不會罷休。”
    王翦輕聲呢喃著。
    他們這些大貴族是要多出些的。
    要知道恩自上出!
    他們擁有的一切,都來自於上!
    朝堂之上,需要有人幹髒活。就如昔日商君主持變法,若無孝公支持,又豈能真正的推行下去?
    孝公病逝,商君有謀逆之舉。商君雖然以身殉法,可他的法令卻得到保留,也是秦國富強的根基。
    公孫劫此次是同樣的道理。
    秦國需要有戰爭。
    不斷轉移底層矛盾。
    還要打壓地方豪強。
    加上後續要上馬的各種大基建,秦國財政必將告急。更改賦稅施恩於民,同時收取不同的田賦,乃是必然之舉。相較於公孫劫在趙國推行的算緡,其實已經算輕的了。
    多出點糧食而已,無所謂。
    真要按算緡來,那他們更慘!
    “賁兒,你要記住約束族人。”王翦抬起頭來,認真告誡道:“這條律令必會推行,我們隻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可。勿要鬧事,更別有什麽不滿。時刻記住自己的本分,更加不要忘記恩自上出。”
    “兒明白。”
    王賁抬手應下。
    他則是看著懸掛的帛圖。
    這是王翦南下伐楚後,親自勘探的地圖。主要是包括荊楚南方,包括九嶷之南,還有楚國的厲門塞。
    厲門塞位居於蒼梧郡。
    也就是昔日的蒼梧古國。
    相傳舜帝南狩,就死於蒼梧,最後葬在九嶷之南。
    他已得到消息,秦國已經實控厲門塞。並且開始不斷向南派出行商,打著自由貿易的名號,實則是窺探嶺南。
    自古用兵都突出個穩。
    特別是嶺南這塊幾乎空白的疆土,更是需要慎之又慎。得知曉當地氣候,山川河流,高山湖泊……還有各部君長所在,也方便後續用兵。
    “報——”
    “又有新的詔令下達!”
    “是……是……是田律!”
    王賁心裏咯噔了下。
    若是田律,就證明秦國肯定要推行!
    他接過詔書,臉色很快就變了。
    和公孫劫提議的相差不大。
    良田不足百畝,田租十五稅一。
    百畝至八百畝,田租十三稅一。
    八百至千二百畝,田租十稅一。
    ……
    區別就是第二檔的稅降低了。
    同時區間提升至八百畝。
    至於其他的則無太大修改。
    王翦同樣是接過詔令。
    最後是長歎口氣。
    看向天空烏雲密布。
    莫名感到了詭異的氣氛。
    “賁兒。”
    “父親有何吩咐?”
    “派些家將去藍田侯府。”王翦蓋上虎皮,淡淡道:“記住,一定要都是好手!”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