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南征十條,大秦三三計劃!

字數:4714   加入書籤

A+A-


    王翦始終牽掛著南征這事。
    公孫劫已將其寫進三三計劃。
    並且派遣鄭國前往長沙郡。
    令他協助監禦史祿,督造靈渠。
    同時征募糧草,轉運至南方各郡。
    李信和任囂也沒閑著。
    這些年都在忙著操練戍卒。
    主要是讓他們適應南方氣候。
    秦國雖還未南征,卻已開始運作。諸多秦商翻越五嶺,打著自由貿易的口號,深入五嶺刺探情報。
    自兵推結束後,王翦依舊在謀劃。回想著兵推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結合公孫劫所言簡單整理出個作戰計劃。
    “王老將軍請說。”
    王翦取出簿冊,輕聲道:“長話短說,老夫將所想的劃為十條。戰略部署方向,則依昔日兵推。兵分兩路,西路軍攻西甌奪取桂地。東路軍搶占梅嶺,攻取東甌。具體戰術是以打促和,通過武力震懾越人,再派遣行人遊說勸降。以和輯百越之策,盡可能的減少死傷,方便未來治理。”
    “嗯。”
    公孫劫點了點頭。
    這是秦國南征的核心戰略。
    也是這些老將深思熟慮後的。
    沒錯,這對士卒而言很難受。
    但秦國曆史上就是這麽幹的。
    否則就會深陷嶺南泥潭。
    嶺南疆土擺在這。
    越人藏至山林,是真沒法子。
    就西甌便號稱有十萬大山!
    不這麽做,又能如何?
    上位者往往需要做出取舍。
    公孫劫知道對士卒不太好。
    打下嶺南後更要留戍當地。
    很多人恐會心有不甘!
    可這是秦國的必經之路。
    他們這代不打,以後就要打。
    到那時,還能打嗎?
    秦始皇其實想的很透徹,他就負責開疆拓土。二世就暫緩兵戈,施恩於民。通過此法就能快速收攏民心,皇權也能平穩過渡。
    “老將軍所提十條是什麽?”
    “第一條,防範水蠱瘴氣。”
    “第二條,逢林勿入!”
    “第三條,不飲生食生水!”
    “第四條……”
    “……”
    “第十條,將越人視為秦人。就如當初的義渠,也能為秦所用。鼓勵秦卒和越女通婚,同時尊重當地越人的習俗。”
    提到戰事,王翦話都說的更利索。
    言罷,他便將簿冊送上。
    公孫劫則是笑著點頭。
    “這十條說的甚好。也不枉費子瓠師兄多日主持兵推,還想出各種法子苛責諸位老將軍。本相代子瓠師兄,向二位將軍致歉。”
    “丞相說笑了。”王翦是趕忙起身回禮,“吾等其實都知道,張蒼做的這些都是為了兵推,也是為秦國著想。蒙武雖有些不滿,卻也隻是一時氣急而已。”
    “還好是一時氣急啊……”張蒼縮了縮脖子,戰戰兢兢道:“武成侯是不知道啊,我現在都是躲著蒙家走。上回碰見蒙毅,他差點沒吃了我!”
    “哈哈哈!”
    王翦頓時笑了起來。
    捋著白須。
    他們這就隻是打趣而已。
    並不是說真的要對張蒼動手。
    張蒼再不濟也是荀子高徒。
    他背後還有公孫劫作為靠山。
    他們這些老將或許會有些衝動,但能混跡朝堂數十年,就沒一個是傻子。公是公,私是私。兵推這事乃是公事,他們也都是為秦國南征著想,不至於說真的結下死仇。
    “我看他就是故意的。”王賁則背著手,淡淡道:“我可都聽大兄說了。蒙公是有意請張蒼為治粟內史,隻是被他拒絕了。”
    蒙武是真不擅長治粟內史這活。
    他知道自個是臨時擔任。
    可這些賬目太過繁瑣。
    現在是全靠蒙毅相助處理。
    反觀張蒼精通數術,與公孫劫共同製定出什麽算盤、表格、公孫數字。就算賬這事,秦國除了公孫劫就要數張蒼最出色。他還編撰整理出《九章算術》,已是官吏必修書籍。
    實話實說,由張蒼擔任治粟內史是最合適的。能力在這,爵位差不多也夠。靠著這些年立下的功勞,加上伐楚之戰的軍功,目前已爵至十四級右更,擔任九卿完全足夠。
    隻是依舊被張蒼婉拒了。
    反而是推薦上卿王戊擔任。
    張蒼本身就看的很開。
    生性灑脫,不在乎名利。
    現在作為中庶子,日子過的美滋滋。每天隻要協助公孫劫處理政務,還能打著幹活的旗號跑來蹭飯。要真的擔任治粟內史,還能過的如此瀟灑?
    “此事本相也有聽說。”公孫劫看向王翦,輕聲道:“蒙武已多次請辭,認為無法勝任治粟內史。治粟內史位列九卿,掌管穀物、金玉之貯。本相也見過王戊,他確實也精通數術,這些年來一直都在幕後出謀劃策。由他擔任治粟內史,倒也合適。”
    王戊位列上卿。
    上卿屬於是位比九卿。
    這職位自古就有,算是卿大夫體係中的一環。位列公之下,是卿裏麵最高級別。秦國自有國情,目前已經本土化為官僚體係中的重要一環。
    上卿能參與廷議。
    屬於是皇帝的近臣秘書。
    經常需要協助處理政務。
    還是九卿的預備役,當九卿出了意外或是請辭,就會由上卿擔任。
    王戊位列上卿。
    並且還是王翦長子。
    他繼承了王翦的智謀,這些年來皆在鹹陽中樞。秦始皇也很器重他,但始終沒有掌控實職。現在王翦王賁辭官告老,王氏影響力銳減,這時候提拔王戊為治粟內史就很合理。
    “此事還是問過陛下的好。”
    “嗯,我已派人通知。”公孫劫麵露微笑,“屆時還會提拔蒙毅為上卿。”
    “陛下想必是會同意的。”
    王翦微笑附和。
    人事任命權極其重要。
    特別是九卿這種級別的,不是想請辭就能請辭,也不是想當就能當的。哪怕公孫劫目前承璽監國,也沒資格這麽做。
    沒錯,秦始皇也許不在意。
    但這麽做明顯就是逾矩。
    王翦見過很多受寵的官吏。
    結果就是不懂分寸,最終被清算。
    人事任命權不容他人染指。
    否則就容易滋生黨羽!
    最終甚至能抗衡皇權!
    這是秦始皇絕不允許的事!
    現在看來,公孫劫就始終很有分寸,沒有仗著寵信就胡作非為。也正是如此,所以公孫劫才能走的如此長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