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國之大事,正旦
字數:5076 加入書籤
廿四年,十月正旦。
天氣轉涼。
自秦始皇回至鹹陽後,公孫劫是終於得以休沐。經過交接,就提前回到藍田。藍田現在已經算是他的封地,邯鄲李氏也已遷至藍田。
“拜見丞相!”
“丞相正旦安好!”
“好,家裏分到了肉沒?”
“分到了,五兩肥膘咧。”
婦人笑嗬嗬的點頭。
簡單打過招呼後便去忙碌。
今日恰逢正旦,都忙的很。
宗族要準備祭祀。
房宅得要修修補補。
老弱婦孺準備沐浴更衣。
英布始終謹慎的跟在身後,相距大概二三丈。他追隨公孫劫已有大半年,人都壯了半圈。看著公孫劫淡定而行,心裏就唯有欽佩。
公孫劫停下腳步。
瞧見遠處工坊內煙霧繚繞。
還能聞到些許茶香。
茶葉技術目前還算成熟。
公孫劫就交代當地人製茶磚。
等明年開春,就能賣去北方。
沒錯,現在茶葉產量還不夠。
但完全能提前鋪開布局。
胡戎逐水草而徙,幾乎沒有城邑。想要將茶葉在草原傳開,就需要時間布局。按公孫劫預估,起碼得要五年以上。
“快點!”
“磨磨唧唧的做什麽呢?”
屠睢揮著皮鞭,就有青年跌倒在地。在看到公孫劫後,是連滾帶爬的撲了過來,隻是被英布擋在丈許外。
“公孫丞相!”
“我求求你,你就放過我……”
“我真的知道錯了!”
“以後我一定好好做人!”
“叱嗟!”
屠睢當即來了個雷歐飛踢。
將青年踹飛出兩丈遠。
公孫劫麵色如常。
這青年灰頭土臉的,但公孫劫自然認得他,就是當初的趙嘉。隻是經過這麽長時間的苦力勞作,須發皆是亂糟糟的,人也削瘦許多。
“沒冒犯到丞相吧?”
“無妨。”
公孫劫淡然擺手。
遠處還瞧見不少奴隸。
他們大部分人都出自邯鄲。
昔日也都曾得罪過公孫劫。
有的是政敵,有的中傷過他。秦始皇就大手一揮,將這些人全交給藍田。有的為人庸耕,負責種地;有的則充為工奴、卝奴,幹各種苦力活。
公孫劫揮袖離去。
甚至沒有理會趙嘉的哀嚎。
就好像根本不認識他一樣。
“屠睢,忙完記得回府赴宴。”
“唯唯!”
屠睢長拜作揖。
順勢又狠狠踹了腳趙嘉。
“賤骨頭,還敢在這造次?”
“再找丞相,乃公扒了你的皮!”
屠睢目前已脫離丞相府。
現在是藍田縣尉。
曆史上的他是統帥五十萬南征秦軍的上將軍,也算是戰功赫赫。因為公孫劫的緣故,始終被壓在丞相府內。此次南征,也終於是得到表現機會。屆時將統領舟師,協助任囂。
……
“丞相還真是不容易。”陳平跟在後麵,輕聲道:“這麽多政務,平跟在後麵看都覺得頭疼。可丞相卻都能處理的井井有條,諸多工程齊頭並進。”
“都習慣了。”
公孫劫隻是笑了笑。
治國可不是玩單機遊戲。
往往需要多線操作,齊頭並進。
不是說秦國現在南征,別的事就不幹了。就像現在積極籌備南征,同時也會布局北方,修造長城散播茶葉。遠在巴蜀,同樣是積極開辟三尺道。
秦國積極發展農事的同時,這些年來工業同樣是在突飛猛進。隻是公孫劫不需要事事親為,隻要簡單提點兩句,後續就交給專門的人去做便可。
就像現在秦國的煉鐵業,公孫劫將邯鄲、薊城和陳郡的鐵匠全部調至藍田。再交由秦墨統籌,群策群力共同發展。現在煉鐵技藝是突飛猛進,各種農器都已普及。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關內工業快速迸發,同樣也反哺了農業。特別是各種水利設施,讓秦人餐桌都變得更為豐富。
“義兄!”
李鳶隔著老遠就在揮手。
公孫劫則是淺笑點頭。
而李牧無奈看著李鳶,這丫頭好歹也曾已為人婦,可在公孫劫麵前卻始終像是沒長大那樣。
“鳶兒,注意分寸!”
“沒事的。”李鳶故意壓低聲音,連忙道:“義兄是不知道,父親總是不讓我來侯府,還說會打擾你處理政務。若非正旦,恐怕我都來不了。”
“倒也不必如此。”
公孫劫笑了笑。
“義父,我們裏麵走。”
“嗯。”
宴席是早早就已備好。
飯菜還都是熱的。
李牧則看著公孫劫,輕聲道:“劫,我明年開春就要前往上郡,協助蒙恬共同操練邊騎。”
“是義父自己要去的嗎?”
“嗯。”李牧點了點頭,笑著道:“你勿要誤會,皇帝從未強迫過我,也並非是朝公有異議。隻是老夫備受皇恩,這些年來對李氏屢有恩賞。汨兒三人也都得到重用,前途無量。”
“秦國對匈奴了解的不多,所以我就想著能去北方做些事。我為將數十年,幾乎都在邊關,早已適應北方。秦國對我邯鄲李氏照顧甚多,我又豈能不知恩圖報?”
“那就好。”
公孫劫笑著點頭。
當初政哥也都答應了。
他不會強求李牧為秦征戰。
隻是李牧性格如此。
他因為受趙悼襄王的恩惠,便寧死也要幫助趙遷。明明遭受趙遷猜忌,可他依舊無怨無悔。
“況且……”李牧難得狡黠一笑,“不論是誰要打匈奴,老夫一定幫幫場子!正所謂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辱。若是打匈奴,老夫自當萬死不辭!”
“有義父在,我就更放心了。”
公孫劫笑著點頭。
做人還是要激情些的好。
李牧昔日是征戰四方的猛將,鎮守邊關數十年,將匈奴單於頭曼打的抱頭鼠竄,不敢南下劫掠。他能自趙國武將脫穎而出,就是靠著打匈奴。
有他協助蒙恬,幫著操練邊騎,以後秦國掀起北伐也能減少傷亡。不僅僅是擊潰匈奴主力,就是解決東胡和大月氏也不成問題。
“可惜,汨兒他們今年無法回藍田。”李牧麵帶惋惜,低聲道:“今年正旦,又是隻有我們這些人。我去邊郡倒是還好,可後麵就剩下鳶兒,屆時你可要多費些心。”
“沒事,我自己能行的。”
李鳶卻是毫不在意。
對李牧頗有微詞。
這是還把她當小孩呢。
“義父,我後麵確實也有事……”
公孫劫同樣是麵露難色。
他後麵可還要跟著東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