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真是被吹大了……
字數:5979 加入書籤
“一定要來數學係讀博!”
“我會和學校做特殊申請,物理碩士可以讀數學博士,學校有這個政策。”
“特事特辦,也能趕在三月份入學,你學物理太可惜了……”
孟國慶連續說了一大通,言辭非常懇切,能看出他真是發自內心的。
薛坤臉都黑了。
當眾挖角,不當人子啊!
朱炳坤和陳帥則站在一邊偷笑,數學教授挖角物理博士生,而且還挖到了薛坤的頭上。
真有意思了!
張明浩的手被死死的握著,他也知道孟國慶是真心的,但薛坤對他確實挺好的,是真的不能去數學係。
他尷尬道,“孟教授,謝謝您對我的肯定,我還是想跟著薛坤老師讀博。”
“您可能不清楚,我在東港大學的時候,薛老師就是我的博士生導師。”
孟國慶聽的有些迷惑,“你在東港大學也讀過博?”
“一年多。”
張明浩坦然的說道,“出了點問題,就來這邊了。”
孟國慶還是有點不明白,但也沒有深究,他忽然鬆開了手,笑道,“也可以這樣,輔修數學!”
“學校支持雙博士,數學物理一起修!”
“難度是高了點,但我覺得對你來說,至少數學完全不是問題,你不拿下數學博士太可惜了……”
薛坤聽著頓時長呼一口氣。
輔修數學,也就是讀博過程中,一起申請數學博士,申請雙博士的要求當然很高,但對他就沒什麽影響了。
最少不會被挖角……
那就太鬱悶了。
話說開了,孟國慶也沒有繼續挖角的話題,氣氛頓時好了很多。
薛坤迫不及待的問起了研究問題。
張明浩對研究簡單做了說明,但總歸沒有孟國慶來的權威。
孟國慶一臉讚歎,“張明浩同學,真的是太天才了!”
“他對三階類Kawahara方程進行了變換以及直接性離散,分析過程中,有一個關鍵步驟,‘近似代入轉化’。”
“他找到了一種很特殊的近似代入轉化規律,在進行近似代入轉化後,三階類Kawahara方程中的主要項會在擴張到一定程度後開始快速收斂。”
“在快速收斂的同時,也會大大簡化覆蓋性計算所需要的計算量,換句話說,變換後可以直接用計算機計算。”
“其中最關鍵的還是近似代入轉化。”
孟國慶繼續我解釋道,“這個規律把複雜的項變成簡單的項,而且驗算結果極為近似。”
“其他方程或方程組,很多情況也能用到,應用意義非常重大啊!”
孟國慶說完馬上問向張明浩,“你是怎麽想到這樣進行代入轉化的?”
“是怎麽想到這種規律的?”
他理解不了。
這樣的規律需要大量‘正確的代入轉化形式’才能研究出來,就像是分析數字規律一樣,首先要有數字才能去分析規律。
所謂正確的代入轉化形式是怎麽想出來的?
張明浩一時間不知該怎麽回答。
他能輕易判斷正確的代入轉化形式,自然就可以列出一大堆來分析規律。
他勉強回了句,“就是碰到了,然後就想解決方法,然後就想能不能這樣去做近似代入……”
“就是這樣!”
孟國慶用力一拍大腿,驚呼一聲,“很多研究需要的就是靈感,靈光一閃。”
“天才和普通人的區別往往就是這麽一閃。”
“我根本就想不到,下意識就覺得這樣解決不了問題,也根本不會繼續研究。”
“額~~”
張明浩感覺是被吹大了。
另一邊,薛坤、朱炳坤以及陳帥湊在一起,小聲說起了實驗問題。
孟國慶確定張明浩的研究沒有問題,他們就可以利用新方法,對前置實驗的數據進行重新計算。
幾個數值的變動,可能會對結果造成巨大的影響。
薛坤當然是讚同的。
朱炳坤也讚同重新計算數據,前置實驗的結論必須要保證沒有問題,才能確定後續的方向是對的。
陳帥稍稍有些尷尬,他就負責實驗計算分析工作,計算結果卻要被推倒重新再進行計算分析。
他也隻能讚同。
有新方法讓計算結果更準確,還能說什麽呢?
到時候,發現實驗結論錯誤也不能怪他了吧?
他感歎一句,“薛坤啊,你這個學生的數學水平真是高,能完成這種研究。”
說著話音一轉,調侃了句,“要不,你放放手,讓他去數學係?”
“讀物理也行,讓他跟著我讀博,我偏於實驗檢測和計算分析方向,應該也適合他。”
薛坤黑著臉大手一揮,“想都別想!”
……
朱炳坤、薛坤以及陳帥,一起決定要重新對前置實驗數據進行計算分析。
項目組召開了會議。
所有參與項目的人員,包括副研究員、博士生,總計有三十多個人,都要參與到數據計算分析工作中。
應用電磁學實驗室也忙碌起來。
薛坤相對比較清閑,他負責的是實驗設計和實驗,隻分配了少量的工作,基本都和‘確定實驗數據’有關。
他手下又沒有博士生,連一起工作的副研究員們,都各自有工作。
不過他還有一項工作,就是讓張明浩正式加入到項目組,還邀請孟國慶一起輔助做計算工作。
張明浩和孟國慶有著共同的工作,就是一起應用新方法對實驗中的三階類Kawahara方程進行計算。
正式加入項目組,不是口頭上說說就可以的。
要簽合同,也要簽訂保密協議。
張明浩拿到的是博士生進入項目的合同,導師的名字就是薛坤,好處就是能夠提前拿到項目津貼。
“一個月津貼平均有兩到三千,也能補貼下生活。”
“還有,你的論文可以掛在項目名下,審稿費、版麵費都可以報銷,發表後還能拿到成果獎金。”
“錢不多,但也能補貼一下了。”
薛坤解釋了下。
張明浩很幹脆的簽了合同和保密協議,正式成為了項目組的一員。
……
在項目組會議後,前置實驗的數據計算和分析工作正式展開。
張明浩分配了博士生工作間,也類似於辦公室,每個人都配了辦公桌、電腦,還有其他三個博士生一起。
進了工作間,也認識了其他的博士生。
廖書言,朱炳坤帶的博士生,已經是博士生第三年了。
許超,同樣是朱炳坤手下的博士,也同樣是三年級。
另一個是女生,陳蘭君,披在頭上的短發外加方框眼鏡,顯得整個人很大氣,她是陳帥帶的二年級博士生。
陳蘭君和張明浩本來是同屆生。
張明浩重新入學,年紀也比她小四歲,也勉強可以稱一聲‘學姐’了。
陳蘭君活躍的打趣了句,“終於有比我小的學弟了!”
“叫學姐!”
張明浩也嘴甜的叫了句‘學姐好’。
“乖~~~”
陳蘭君笑嘻嘻的回道。
廖書言、許超是一起的,見到張明浩進來也隻象征性招了下手,他們連名字都是陳蘭君介紹的。
對方不說話,張明浩也幹脆不說話,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整理東西。
廖書言和許超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撇了撇嘴,他們心裏對張明浩有些排斥,原因很簡單,對方竟然認為前置實驗的結論是錯的。
不可能!
他們跟著項目做了一年多,前置實驗包括設計、研究、分析都有參與,他們對實驗結論非常有信心。
那可是項目組半年來最大的成果,甚至是唯一拿得出手的成果。
錯誤?
開什麽玩笑!
兩人湊在一起,看似在討論問題,實則是在說小話。
“項目組竟然決定重新計算前置實驗的數據?”
許超撇嘴道,“前置實驗的計算分析做過三次,每一次結果都一致,朱老師是看在薛老師的麵子上同意的吧?”
廖書言凝著眉頭,低聲道,“據說是有什麽新的數學研究,而且還是他的……”
他指了指張明浩的方向。
“我就奇怪了,一個物理博士生能有什麽數學成果?而且還能影響到我們的實驗?”
許超道,“應該隻是看薛坤教授的麵子吧,可能還有個數學教授?據說數學係有個教授非常欣賞他。”
“那他去讀數學,為什麽讀物理?”廖書言撇了撇嘴,“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而且是沒意義的工作。”
“沒辦法。”
“這兩天都要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