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你的想法有錢途啊!
字數:5809 加入書籤
應用電磁學實驗室發生的事情不是秘密。
在讀博士生賣研究方法,能賣到近兩百萬的高價,很不一般。
第二天上午,江州大學微納光學研究所。
譚延堂坐在辦公室裏,滿臉苦惱的應付著前來索要經費的女研究員。
譚延堂的頭上有很多光環。
包括科學院院士、江州大學理學部副主任、物理學院院長,也包括國家重點科研單位微納光學研究所所長。
作為國家重點科研單位,微納光學研究所的規模很大,研究員數量就超過四十人。
孫雯是其中之一。
她是光學感應領域的專家,所率領的小組正在做視覺光感模型設計。
簡單理解,就是研究把東西隱藏起來,讓人類的肉眼察覺不到。
這是很有意思的方向。
譚延堂也認為很有意思,問題是所裏的經費覺得沒意思!
他頭疼的說道,“孫教授啊,你們組缺經費我能理解,但不能總是找所裏要吧?”
“所裏的經費也是有限的,要支持這麽多科研項目,不能把經費都給你們吧?”
孫雯的年紀有四十多歲,身材瘦瘦弱弱的,臉上還掛著厚重的鏡片。
她說話的氣勢卻很衝,“科學基金不批給我,就省裏和學校給了點,不找所裏還能怎麽辦!”
“譚院士,你可要給我們解決問題,不然研究進行不下去了。”
“你也知道我們這個研究……”
她連續說了一大堆。
譚延堂聽的頭都大了,他伸手捂著額頭,餘光注意到門口的助理鄧建,立刻招了下手,“什麽事?”
鄧建進門掃了一眼孫雯,才開口道,“沒有大事,就是剛聽到一個消息。”
“說!”
“物理學院有個博士生,賣個研究成果賣了兩百萬,是電磁實驗室那邊的,薛坤教授的學生。”
“什麽成果能值兩百萬?”
譚延堂下意識問一嘴,隨後反應過來,“薛坤的學生?叫什麽張……是吧?”
“張明浩。”
“對,就是他!”
譚延堂頓時高興的站了起來,“我知道這個學生,他剛入學沒多久,入學的時候,資料還提到我這裏了,說什麽被東港大學清退。”
“我當時就說,東港清退和我們有什麽關係?沒有任何一條入學規定說不能是其他大學的清退生。”
“果然!”
“這個學生不一般!”譚延堂說著頗有一種慧眼識人的伯樂之感。
他思索著踱了幾步,隨後道,“這個事情要重點關注一下,問清楚是什麽研究,了解具體情況。”
“鄧建,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鄧建立刻點頭應了下來,“我這就去!”
在鄧建離開以後,譚延堂再看向孫雯頓時有話說了,“孫教授,你聽聽。”
“人家一個博士生,賣個成果能賣兩百萬,你們也是做應用研究的,也可以找外麵的企業投資啊。”
“研究所拿到的撥款是有限的,外麵的企業才有錢。”
“別總是和所裏伸手……”
……
張明浩去上了節英語課,課後就去了電磁學實驗室。
他的心情很不錯。
進門的時候,還吹了兩聲口哨,結果發現工作間空無一人,就幹脆耐心的看起了資料。
昨天和三個教授談了項目研究方向問題,stanene方向還是有前景的。
半導體模型也可以用來計算製造stanene所需襯底,但即便是完善的模型,計算依舊會存在偏差,主要是因為stanene和常規半導體存在差異。
stanene製造肯定有前景,但研發難度太高。
如果次一級,不追求高質量的製造出來,要出成果並不難。
他認真看著資料,也希望多掌握一些知識,想出更多stanene方向的研究方法。
不知過了有多久,他抬起頭小歇一會兒,左右看看,忽然知道怪異的地方在哪了。
陳蘭君不在!
長期坐鎮工作間的大姐頭,竟然不在?
陳蘭君正在陳帥的辦公室。
陳帥正和她說著,“我有個和你的博士論文有關的想法。”
“之前項目組一直在做stanene,有很多實驗數據。你研究stanene單一方向就可以了,研究分析碲化鉍表層電子、原子,和stanene特性的關係。”
“這個方向有一點進展,就足夠你完成畢業論文了!”
陳蘭君聽罷蹙起了眉頭。
陳帥還以為陳蘭君是思考他所說的新想法,他很是淡定的端起了茶杯。
下一刻,陳蘭君就疑惑問道,“陳老師,你確定這是你的想法?”
“我一聽就覺得耳熟,是不是張明浩……”
“噗~~!”
陳帥一口茶水噴出來,臉都憋了個通紅,趕緊掩飾著輕咳兩聲,尷尬道,“是張明浩想到的,我覺得不錯,就和你說說。”
他忽然湊過去,小聲道,“我跟你說個消息,你可別往外說啊……”
“昨天新創科技……有個研究……”
“近兩百萬!”
五分鍾後,陳蘭君回了工作間,見到認真看資料的張明浩,頓時招呼了一聲,“小學弟!”
“來了!”
她說著拉了椅子緊挨著坐下,還用兩隻手拉住一隻胳膊,並緊緊的抱在了懷裏。
張明浩有點懵。
他低頭看向被對方抱在懷裏的胳膊,感受著手臂所處的複雜環境,趕緊用力拉出來,問道,“有什麽陰謀?”
“想什麽呢!”
陳蘭君笑嘻嘻的說道,“小學弟……不,明浩哥哥,再給我說說你上次說的那個研究方向吧?”
“就是stanene、原子、電子特性的那個……”
張明浩做了個嘔吐的表情,轉了個身,疑惑問道,“你不是不感興趣嗎?”
“現在我感興趣了。”陳蘭君說的非常認真。
“為什麽?”
“因為你的想法……有錢途啊!”
……
新創科技對半導體模型很重視。
口頭上談好了以後,隻過了兩天時間,他們就派了個團隊過來,包括一名經理人、助理,以及三個研究人員。
李嘉鑫還在,他也是研究人員之一。
新創科技的團隊來到學校後,和學校方麵交流一番,決定在行政樓簽訂合約。
行政樓會議室。
張明浩、薛坤、朱炳坤都在,學校方麵還有行政主任王貴元、助理周奇。
譚延堂也來了。
他讓助理幫忙打聽消息,知道今天就要簽約,特別過來看看情況。
雖然是博士生售賣研究方法,和學校方麵沒有直接關係,但畢竟是江州大學的博士生,學校名譽上也能沾沾光。
所以學校還是很重視的。
行政幫忙逐條查看合同條款,譚延堂還和經理林明談了下成果歸屬問題。
“不管合同怎麽樣,現在模型成果的所屬權必須是張明浩。”
“不能說買走研究方法,連研究成果也霸占了吧?”
“那是當然。”
林明拍著胸脯保證,“我們的目的是對模型進行完善,然後去輔助我們做研發。”
“霸占研究成果就是學術掠奪,太嚴重了,模型的研究人還是張明浩,有一天要對外發布,也會填上張明浩的名字。”
“哪怕是進行命名,也會叫‘張氏模型’。”
“這樣才對。”
譚延堂說完喊了一聲,“這條也加入到條款中。”
一個多小時,協議終於簽好了。
接下來是拍照留念。
張明浩和林明一起舉著合同,站在行政樓會議室的講台上,身後黑板兩側分別寫著‘江州大學’和‘新創科技’。
在簽訂合同以後,就是雙方履行協議了。
新創科技把錢打到張明浩的個人賬戶,張明浩則是就要把研究方法教給他們的團隊。
三個研究人員就是為此而來。
他們都有些迫不及待。
過去的兩天,他們又研究了半導體模型,結果還是找不到模型和襯底材料原子層、電子層的關聯。
兩者究竟什麽關聯?
半導體模型到底是怎麽推導出來的?
答案,馬上能揭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