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不罰反而道謝
字數:4626 加入書籤
高長河輕咳了一聲。
“那個蘇曼音同誌,你……”
“你這個夾子餅,哪裏買的,好吃嗎?”
“啊?”
高長河這才發現,蘇曼音的眼睛看的,竟然是他手上的夾子餅。
“你們沒吃早飯?”
蘇曼音和秦曉月點點頭。
“不瞞您說,我們剛起床,結果就被他們堵了。”
蘇曼音笑著解釋著,“不耽誤您工作,我們出去也賣一個嚐嚐。”
說著,兩人準備往外走。
高長河猶豫了一下,轉身追了出去。
“蘇曼音同誌,這個夾餅我沒動,你若是不嫌棄……”
“不嫌棄的。”
秦曉月快人一步,直接把夾子餅接過來,不過她扒開看了一眼,就沒啥胃口。
除了幾根菜葉子,就是一個雞蛋,一點肉都沒有。
蘇曼音看出她沒胃口,便搶過來咬了一口。
“嗯,味道還不錯,多少錢,高所長。”
“嗨,一個夾子餅我還請得起,要什麽錢呀。”
高長河客套地拒絕,哪知蘇曼音卻執拗地,掏出一元錢塞到他手裏。
“五毛是餅錢,另外五毛,是感謝費。”
蘇曼音留下一個美麗的笑容,轉身拉著秦曉月,如一陣風一樣,走出了派出所。
高長河握著一塊錢,嘴角不由也揚起來。
這女人,有點意思。
秦曉月抱怨蘇曼音亂花錢。
“那個夾餅一看就不好吃。”
“不好吃才好呀。”蘇曼音歡喜道,“多虧高長河這個難吃的夾餅呢,咱們呀,創業有思路了。”
“創業?”秦曉月坐在後座上,拿手絹擋著眼睛,“你別和我說,你準備做夾餅,咱倆這廚藝造毒還差不多。”
蘇曼音蹬著自行車,滿臉的自信。
本事不行,那就練唄。
真沒天賦,不會請有天賦的外援。
既然來到八零年代這個風口,哪有錯過的道理呢。
蘇曼音心裏全是盤算,不知不覺就到了街道辦門口。
此時周衛民已經等在大門口有一會兒了,見著來來往往的人,他心裏莫名地有些慌。
直到見蘇曼音騎車來了,這才有了踏實下來。
“等一會兒吧。”
蘇曼音停好車,關心地問了一句。
周衛民搖搖頭,“沒,我也剛到。”
蘇曼音笑笑,沒有拆穿他善意的謊言。
“走吧,咱們進去吧。”
“等等。”周衛民將秦曉月拉住,“弟妹,你這眼睛,怎麽腫得這麽厲害。”
“哦,太傷心哭的唄,唉。”
秦曉月沒敢說,這年代的毛頭洋蔥,竟然這麽辣。
下次還是靠自身演技,可不能在借助外力了,太刺激了。
街道辦的門衛見到有生人,急忙從小屋子裏跑出來阻攔。
“你們幾個站住,找誰?”
“你好,我們和趙乾主任約的今日見麵。”蘇曼音沉著回應道。“昨天我們來過的,是個戴眼鏡的小同誌值班。”
“對了,我們有登記的,蘇曼音,你可以查一下。”
蘇曼音實習的時候,去過單位機構采訪,知道裏麵的一些流程。
雖然年代不同,但大體流程不會錯。
值班人員回去查了一下,果然看到了名字。
”既然是趙主任約的,那你們去三樓吧。”
“趙主任的辦公室不是在二樓嗎?”
“對的,原來你們約的是辦公室啊,我以為是會客室呢。”
蘇曼音笑笑,帶著兩個人上了樓梯。
“小媽,這人態度還挺好的。”
周衛民想到自己來的那一趟,見到那張冷冰冰的臉,不由替蘇曼音慶幸。
“好嗎?他剛才查到名字,還故意試探我一嘴,這人啊,心思多著呢。”
周衛民一愣,腦子快速一閃,原來那句“三樓”,是在試探他們!
周衛民再次慶幸,幸好是跟著小媽來啊,長見識。
蘇曼音帶著兩個人來到趙乾的辦公室,敲了敲門,聽到裏麵傳來“請進”,這才推開門。
趙乾見到是蘇曼音,急忙站起身來。
“是小蘇同誌啊,快,請坐!”
趙乾拿起電話,撥了下去,“來人,過來倒茶。”
須臾,進來一個戴眼鏡的小青年,提著一個暖水瓶過來,倒了三杯熱水後,又安靜地退出去。
“蘇曼音同誌,你昨天反映的情況,我們已經核實了。”
趙乾不急不緩開口,而後歎了一口氣,眉心微擰,露出一絲嚴肅。
“唉,是我們工作人員失誤了,他是個合同工,沒能充分領會精神,匆忙機械落實,給你們造成的困擾,實在抱歉。”
周衛民驚訝了,這可是街道辦主任啊,竟然這麽客氣和他們說話,還親自和他們賠不是。
蘇曼音和秦曉月一對眼神,心中不由暗自好笑,果然不論哪裏,都有背鍋俠呢。
“趙主任的意思,我們不用交罰款了?”蘇曼音示弱著詢問著。
“當然不用了。”趙乾肯定地回應,“那個合同工我們已經清退處理了,不知道你們還有什麽其他訴求呢?”
“清退了?”蘇曼音故作驚訝,“趙主任,我們都是平頭老百姓,不想得罪人的,沒有罰款就好,就沒必要清退人家嘛。”
“這個火葬是大趨勢,我回去和家人一商量,家人一致認定,要積極響應這項政策。”
蘇曼音抬手指著周衛民,“尤其我這個繼子,那覺悟是相當的高,聽到火化可以節省土地,美化環境這麽多好處,他第一個站出來支持。”
周衛民沒想到小媽會突然點自己,他有些懵,隻是一味尷尬地笑著地點頭。
“哎呀,小夥子覺悟這麽高,不錯。”
趙乾知道其實是蘇曼音的主意,但沒有戳破。
“趙主任,隨著海城火葬場建成,咱們海城也要積極推廣起來,我覺得,我們作為國營紡織廠的職工家屬,應該起好這個頭。”
蘇曼音這個話頭一起,頓時趙乾眼睛就亮了。
“趙主任,我有個想法,不知道成熟不成熟。”
“你說!”
“我想等海城火葬場建成後,我丈夫第一個進行火化,既能體現咱們街道對此項工作的支持力度,也展現了國營紡織廠職工的覺悟。”
“我們甚至可以配合宣傳部門,擴大宣傳麵,讓全社會知道,火化的好處和長遠意義。”
趙乾仿佛看到了新聞報道一樣,眼裏全是激動。
“蘇曼音同誌,你這是帶了一個好頭啊!謝謝,謝謝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