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修河堤
字數:4714 加入書籤
聲音是從隔壁傳來。
是梁麥苗的聲音。
葉芸娘和春瑤聽聲,第一時間搬凳子,來到院牆邊,偷聽。
“我親眼看到的,你和王金勝在祥記茶樓拉拉扯扯,你說汙蔑?”徐婆子想到看到的場景,怒火中燒。
“沒有,我沒去過。”梁麥苗眼神慌張的躲閃。
她的反應,讓原本有些不信的徐大麥信了親娘的話。
“梁麥苗,我給你最後一次機會。你說出來,我們夫婦還有的做。”徐大麥話裏含義很清楚。
“我,我,”梁麥苗猶豫著。
“說,怎麽回事?”
梁麥苗搖頭,“我不能說。”
徐大麥失望,對徐婆子道,“娘,辛苦你去請寫信先生。”
徐婆子扭頭就朝外走。
“不,別去,不能去。”梁麥苗伸手拉住徐婆子的胳膊,“娘,不能去,不能去啊。大磊,二磊還小,他們不能沒有娘。”
“把你做的,都說出來,我就不去。”徐婆子態度明確。
“不行。”梁麥苗搖頭。
徐婆子用力扒開梁麥苗的手,朝外走。
眼看著徐婆子走出家門,梁麥苗知道自己再不說,家就散了。
“我說。”
徐婆子站在門口,“你確定說?”
“確定。我什麽都說你別趕我走。”梁麥苗哭泣。
“進屋說。”
回到屋內,梁麥苗把梁禾苗謀算說了。
聽完,徐婆子起身往外走。
“娘,我說了。你別去。”梁麥苗再次拉住徐婆子的手。
“梁麥苗你幫你妹做這些事的時候,有想過我們這個家嗎?”徐婆子看著梁麥苗問。
“她是我親妹妹,我不能不管她。”梁麥苗反複說著。
“你就讓我們一家去給你妹子,陪葬。”徐大麥對梁麥苗失望。
“梁禾苗是親妹子。大磊、二磊可是你親兒子。你就沒有為他們好好考慮過?”徐大麥的接連質問,讓梁麥苗哭泣更大聲。
“我不想的。我也去是沒有辦法……”
“娘,你別去請先生了。我去。”徐大麥說完,大步朝外走。
“大麥,不要。”梁麥苗撲過去要阻攔。
徐大麥用力一推,將梁麥苗推倒在地。
看著倒地的梁麥苗,徐大麥想要伸手去扶,但想到梁禾苗做的事爆出來,自家受到影響。
心軟壓下,徐大麥扭頭快步朝外走。
“大麥,別去,我錯了。大麥,我錯了——”這時候,梁麥苗真的後悔了。
但可惜,已經晚了。
在梁麥苗的哭泣哀求聲中,徐家迅速辦了和離。
梁家人知道消息後,氣勢洶洶的質問。
兩家人關在屋裏說話,外人不知道說的什麽。
隻不過,梁斧離開時很羞愧。拍著徐大磊的肩膀讓他照顧好弟弟,帶走了梁麥苗。
麵對外人詢問,徐、梁兩家人什麽都沒說。
徐大磊和徐二磊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變得沉默不語。
看完全過程的葉芸娘,心裏唏噓不已。
“心裏難受?”蔡大妹走到葉芸娘身邊坐下。
“說不上難受,就是有點,唉,”葉芸娘說到後麵歎息一聲。
“一個人怎麽會,前後變化那麽大呢。”
葉芸娘想到自己初到晚霞巷生活時,見到的梁麥苗是那麽熱心腸,行事大方有禮。
“天越來越冷了,你有空啊?給書書和三個孩子,把厚棉襖給做了。還有買的皮毛翻出來,孩子們的裘衣也要做了。”
蔡大妹沒有勸慰,吩咐葉芸娘做事。
在她看來,葉芸娘亂七八糟想事就是太閑了。
蔡大妹一句話,葉芸娘沒有時間想梁麥苗。忙碌給四個孩子縫製棉襖,棉鞋還有裘衣。
再聽到梁麥苗的消息,是她嫁到隔壁山城,餘生再回江城機會渺茫。
梁禾苗與王金勝的事,沒有任何流言傳出。隻是聽說梁禾苗再次流產,血崩不止而亡。
王家情況,葉芸娘從春瑤嘴裏聽說過一嘴,說是賣掉布莊回老家種田。
時間在忙碌中,到年底。
因為幹旱,各家年夜飯,也沒有往年的豐盛。
大年初一的拜年,各家也沒有準備瓜子花生這些。
清清冷冷的年過完,來到陽春三月。
本是萬物複蘇的季節,但因為近一年沒有下雨,到處幹涸。
城外的大河露出河床。
幹旱還有多久?這是所有人想問的。
沒有人能回答。
百姓絕望中,得到一個好消息。
官府糧倉要開倉了,但這糧食不是免費發。需要去清理河淤,修築堤壩……
官府發告示,年富力壯的去幹體力活,年弱的煮飯縫補。
最重要一點,幹活一天。根據活不同給1030文錢。做一天發一天,絕不拖欠。
村子裏不少人都去了。
挖河累,但至少能活著,還可以賺錢給家裏。
城裏不少人家也去了。
葉芸娘聽李盼說,他們同窗有幾個去了。領了跑腿的話,沒有錢。但可以混一頓飽飯。
蔡小妹來送豆芽時,說周東也去了。
“東子,沒做過這麽重的活,能受得了?”蔡大妹心疼侄兒。
“他想去。”蔡小妹也不想兒子去。
10斤黃豆,蔡小妹發了40多斤豆芽,周忠背著去外麵或賣或換黃豆。
換回來的黃豆,繼續生豆芽。
這麽一點點的,周家靠豆芽,把日子過起來了。
周忠把鋪子分成兩半,一半雜貨,另一半賣豆芽。
家裏不需要周東去賺苦力錢。
“我說也說了,勸也勸了,甚至動手打。他都不願意取消,堅持去挖河。”
“他還因張彩兒的事,自責?”
“不是。”蔡小妹說到這裏,有一絲自責。
“你做了什麽事?”
“我就想著東子還年輕,不能一直一個人。”家裏有了餘錢,蔡小妹就盤算著給周東再說一房媳婦。
張彩兒離開後,周東就寫了休書,去官府報備。
周東可以再娶的。
周東不樂意,他現在隻想賺錢養活一家老小。
蔡小妹堅持,去找媒婆。
回家,周東告訴她已經報名去挖河。
“早知道,我就不說了。”蔡小妹後悔。
蔡小妹說了一會話,回家。
家裏少一個人,做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