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步一階

字數:3501   加入書籤

A+A-


    “快看那了因和尚要跨出第一步了!”
    在眾多注視的目光中,了因的右腳終是輕輕落在了第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一階玉階之上。
    刹那間,他挺拔的身形微微晃動了一下,那雙清眸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失去了焦距,變得空洞、茫然。
    “看!果然如此!”
    “心神失守了!這最後九十九階,當真可怕!”
    “不知道這位金鱗副榜的俊傑,能被困住多久!”
    然而,他們的驚呼聲尚未完全落下,甚至許多人臉上那“果然如此”的表情才剛剛浮現——
    玉階之上,了因那雙空洞的眸子驟然間重新亮起!
    “這…這怎麽可能?!”
    “恢……恢複了?這才一息不到!”
    “我的天!他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兩旁的驚呼瞬間轉化為更加強烈的震撼與難以置信,無數道目光死死釘在了因身上,充滿了驚疑以及無法理解。
    玉階盡頭,各方大勢力的大人物們,此刻也是忍不住好奇。
    “咦?”有宗門長老輕咦出聲,身體微微前傾。
    “好快的醒轉之速!此子心誌,竟堅如磐石、淨若琉璃?”玄機閣宋長老捋須的手頓在半空,眼中精芒流轉。
    “不對勁…即便是看破,掙脫也需時間流轉,沉溺再淺,亦有過程。他這…倒像是…像是根本未曾沉溺?”另一位見多識廣的老者眉頭緊鎖,喃喃自語,說出了許多人心中同樣的疑惑。
    大無相寺的陣營中,僧眾們同樣麵露驚容,但相較於外人的純粹震驚,他們眼中更多了幾分困惑與思索。
    “這位了因師弟一部《大般若經》能得證道院青睞,本就身具佛緣,心誌堅定也在意料之中,能如此快掙脫,倒也不算太過意外。”一位麵容祥和的佛子雙手合十,緩緩開口。
    他身旁另一位佛子聞言點頭,接口道:“不錯。依本佛子看,方才那一階所顯化的,或許並非他心中最深的執念。考驗與自身執念並非完全契合,加之他心誌堅定,這才能瞬息破妄而出。”
    這番解釋合情合理,立刻得到了周圍不少人的認同。
    “不錯,九十九玉階,一階一幻,一階一劫,皆直指本心,映照攀登者內心深處最難以割舍、最渴望或最恐懼的欲望與執念。越往上行,那股惑人心神、引人沉淪的力量便越是磅礴浩大。”
    一位年長些的長老沉聲道,目光依舊緊緊追隨著玉階上那道身影:“他能輕易掙脫這一階,或許隻是這一關未曾真正觸動他最核心的魔障,不代表後續幾階他還能如此輕鬆。真正的考驗,恐怕還在後麵。”
    眾人紛紛頷首,覺得理應如此。
    這最後九十九階的可怕,早已深入人心,絕非輕易能夠渡過。
    了因方才的表現雖驚豔,但或許隻是恰巧避開了鋒芒。
    隻是他們怎麽也想不到,有了那一縷神通之‘機’,了因的在這玉階之上,反而陷入一種奇特的“不迎不拒”的狀態。
    幻境之力襲來,卻仿佛撞上了一層不斷蕩漾、與之同頻波動的無形水幕,其威力直接被那神通之‘機’抵消、化解了部分。
    於是,那原本應無形無跡、直指本心、令人防不勝防的幻力,在了因的感知中,卻變得……漏洞百出。
    諸多幻象如水中月、鏡中花,雖映出欲望之形,卻始終與了因隔著一層清晰可辨的虛假之膜。
    明知是假,他如何能陷進去?
    於是,他便再次抬起腳步。
    在下方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了因臉上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沒有掙紮,沒有痛苦,沒有沉醉,也沒有刻意維持的鎮定,隻有一種近乎漠然的平靜。
    他邁出了第二步,踏上了第九千九百九十二階。
    身形再次微不可察地一晃,眼神再次瞬間空洞,隨即又在不到一息的時間內恢複清澈。
    然後是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
    一步一階,步伐穩定得令人窒息。
    每一次踏足新的玉階,都會重複那短暫到極致的心神失守與瞬間恢複,似乎不像是在經曆心魔考驗,倒像是在進行一種無聊的、重複的儀式。
    觀賽的人群,從最初的震驚、嘩然,逐漸變得安靜下來。
    一種詭異的寂靜開始蔓延。
    每個人都能清晰地看到,了因攀登的速度,竟然……絲毫沒有減緩!
    高台上,先前那位認為“隻是巧合”的大無相寺佛子,嘴巴微微張開,後麵的話再也說不出來,臉上隻剩下呆滯。
    別說是他了,此刻大無相寺眾位首座也是議論紛紛。
    “九十九劫階,直指本心,映照塵勞,尋常弟子,能於任意一階上駐足半個時辰醒悟,便已是心誌堅毅之輩。如此一步一階,瞬息破妄……聞所未聞!”
    羅漢堂首座眉頭緊鎖,沉聲道。
    一旁達摩院首座緩緩撚動佛珠,接口道:“這意味著什麽?要麽,他心中執念淺薄至極,近乎於無?可這如何可能?但凡生靈,皆有掛礙,便有執念。除非是已斷盡煩惱、圓滿無漏的佛陀,否則誰能真正無執無念?可他分明隻是一小小中寺弟子!”
    藥王院空善首座動作微微一頓,沉吟道:“或許……並非無執無念,而是其心境已臻至某種‘不染’之境?於諸幻境,如露如電,觀其生滅,而不動本心。可此等境界,非多年苦修、曆經滄桑磨難而不能得,可他如此年輕……”
    證道院空目首座此時接口:“了無掛礙,心無塵埃。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莫非已在無意中,暗合了這般至高禪理?於一切境遇中,不起分別,不生執著?”
    此言一出,周圍幾位首座長老皆是一震,麵露駭然之色。
    “若真如此,此子豈非已是……行走世間的肉身菩薩?雖神通未具,但心境已近圓滿佛性!”一位一直沉默寡言的老僧終於開口,聲音幹澀。
    此言一出,連他自己都覺得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