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徽宗封賞,蔡京指責
字數:6151 加入書籤
“謝聖上。”
眾人平身。
歐陽雄與何運貞站在一起,看著徽宗和左右大臣,心中暗喜:
我終於站在了朝堂之上。
我便知道,跟著哥哥就能扶搖直上。
“你們討滅西夏,功勞甚大。”
“朕也知道,你們征戰辛苦。”
“朕當論功行賞,重重地賞你們。”
徽宗看向趙楷,說道:
“鄆王去年科舉省試第一,殿試雖然不佳,但也不錯。”
“此次滅西夏,你是主帥,朕改封你為秦王。”
在北宋,皇子的封號非常講究。
最尊貴的四個封號是 :秦、晉、齊、楚。
因為這四個國家在春秋戰國時期最為強大。
之後是周、魯、趙、魏、梁、燕等封號。
之前趙楷封為鄆王,隻能算是一般的賜封。
此時,徽宗封趙楷為秦王,那就是諸位之首。
趙楷心中大喜,忍不住看了武鬆一眼,上前拜道:
“兒臣謝父皇!”
朝中大臣聽到這個封號的時候,心裏都明白了一些。
徽宗這是打算封趙楷為太子了。
曆史上封秦王的皇子,都要更進一步。
最典型的就是秦王李世民。
他雖然不是太子,但最後卻殺了太子李建成自立。
趙楷今日賜封秦王,又有武鬆這樣的人相助,這太子之位,就是趙楷的了。
大皇子趙桓聽著,心如死灰。
身為大皇子,他的封號僅僅是定王而已。
和趙楷的秦王相比,差了一個檔次。
趙桓心中暗道:
趙楷不死,我當太子無望。
武鬆也必須死,有他幫著趙楷,我不是敵手。
蔡攸聽了,第一個走出來恭賀:
“恭喜秦王!”
趙楷和武鬆是一夥的,蔡攸和武鬆也是一夥的。
所以,蔡攸自認為和趙楷也是一夥的。
我兄弟的兄弟,也是我的兄弟!
禮部尚書張叔夜恭賀道:
“恭喜秦王。”
太尉宿元景笑道:
“恭喜秦王。”
朝中大臣紛紛祝賀,唯有蔡京一動不動像個老王八。
尚書左右丞也不動,他們憎恨武鬆,自然也憎恨趙楷。
徽宗再看向武鬆,說道:
“此次雖然秦王是主帥,但朕知曉,衝鋒陷陣都是你。”
“朕擢升你為龍圖閣學士、授兵部左侍郎、正三品。”
徽宗說完,殿內一陣騷動。
有人說武鬆太年輕了,去年剛考的狀元,現在就正三品,太快了。
龍圖閣學士是最高榮譽,兵部左侍郎又是實權差遣,恩寵太過。
也有人說這個賜封少了,畢竟武鬆親手滅了西夏。
以滅國的功勞,隻有這點賜封,太不妥當。
聽到朝臣議論,徽宗說道:
“朕知道你們想甚麽,武學士有滅國之功,但他太過年輕了。”
“今日若給太多,日後朕便沒有封賞可給了。”
武鬆馬上說道:
“微臣起於蓬門草戶,今日聖上恩寵已多,不敢再奢望。”
“微臣謝聖上恩典。”
徽宗點頭道:
“你是朕點的狀元,大宋江山要依托你。”
“微臣惶恐。”
徽宗語重心長地說道:
“武愛卿莫要焦急,過些時日,朕還有賞賜與你。”
朝中大臣看向武鬆,心裏都有猜測。
蔡京心中大呼不妙,徽宗要把茂德帝姬賜給武鬆。
“微臣謝聖上。”
武鬆當然猜到了。
武鬆自己也說過,要把西夏作為聘禮。
現在西夏滅亡了,趙福金理所應當賜婚。
再說了,放眼如今的大宋,有資格娶趙福金的隻有武鬆!
至於蔡京的兒子,都是垃圾廢物!
徽宗又看向後麵的人,說道:
“吏部、兵部在論功行賞,過後都有賞賜。”
“臣等謝聖上。”
張吉一行人欣喜拜謝。
這時,魯智深走出來,說道:
“聖上,灑家不想做官。”
徽宗看向魯智深,對這個莽和尚頗有興趣,問道:
“你便是魯智深麽?”
“灑家便是。”
蔡京聽聞,怒斥道:
“聖上麵前,竟然自稱灑家,好生無禮!”
魯智深看向蔡京,怒道:
“你便是奸臣蔡京?”
蔡京氣得胡須倒豎,罵道:
“混賬,老夫位居三公,你敢誹謗!”
徽宗開口道:
“莫要爭吵,魯智深你且說,你為何不願做官?”
“灑家...俺不會做官,俺已經剃度出家,也不想還俗。”
“那你想要甚麽?”
“俺想到大相國寺去。”
“哦?為何要到大相國寺?”
“俺以前就在大相國寺管菜園子,後來因著高俅那廝陷害林衝,我也被逐出寺廟,如今俺想回去。”
魯智深說話不掩飾,直接說了高俅陷害林衝。
“那你想到大相國寺做甚麽官職?”
大相國寺是皇家寺廟,裏麵的僧人也有官職。
比如住持、首座、監寺、典座等,都是僧官。
魯智深說道:
“俺依舊到菜園子裏去,無人管我,落個自在。”
徽宗哈哈笑道:
“他人都要官,唯獨你不要。”
“朕便賜你做大相國寺的莊主,專管那菜園子。”
朝中大臣都很詫異,這麽好的機會,魯智深居然隻要了一個管菜園子的差事。
禮部尚書張叔夜讚歎道:
“雖然不知禮數,卻是個悟道的高僧。”
魯智深欣然接了差事。
徽宗看向何運貞、歐陽雄,問道:
“你們二人便是去年的榜眼、探花麽?”
兩人走出來拜道:
“正是臣等。”
徽宗很高興,說道:
“你們與武愛卿同為一甲進士,此次你們功勞不小,未曾辜負朝廷。”
“朕也賜你們龍圖閣待製,正三品。”
兩人大喜過望,連忙拜道:
“謝聖上恩典。”
徽宗指著武鬆說道:
“你們須多向武愛卿求教,他文武兼備,是你等讀書人楷模。”
“微臣記住了。”
徽宗說道:
“滅西夏乃是我朝盛事,朕給諸位將軍賜宴。”
徽宗就要起身時,蔡京走出來,高聲道:
“聖上且慢,老臣有冤屈。”
朝中大臣看向蔡京,知道該來的還是來了。
“聖上下旨,命武鬆停戰,與西夏和談。”
“武鬆抗旨出兵,害死我兒蔡絛,又害死王厚、王回。”
“武鬆抗旨不遵、擁兵自重,請聖上治罪!”
尚書左右丞張康國、鄧洵武立即附和道:
“請聖上治罪!”
蔡京的其他黨羽也走出來,高聲附和道:
“請聖上治罪!”
徽宗深吸一口氣,覺得蔡京太不懂事了。
張康國指著武鬆嗬斥道:
“武鬆,你抗旨不遵、害死忠良,你認也不認!”
武鬆看著張康國,說道:
“我認!”
朝堂諸位大臣驚愕,這等莫名其妙的指責,武鬆居然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