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殺梁山賊寇,刺配大名府
字數:5717 加入書籤
方金芝說道:
“在喬家莊時,武鬆說要借助漕運,征伐我等。”
武鬆和喬二爺商議借用漕運,南征方臘的事情,方金芝、石寶都聽說了。
鄧元覺說道:
“回到睦州後,貧僧向陛下稟報,須早做提防。”
石寶、鄧元覺坐在船頭、船尾警戒,方金芝在船艙裏休息。
回想白日裏打擂台,方金芝不禁想起武鬆。
不得不說,武鬆真是個好漢,文武雙全...
...
延和殿內。
經過數日搜捕,殿前司都指揮使馮玉、侍衛親軍馬軍司許洞、侍衛親軍步軍司都指揮使趙構和開封府府尹滕忠到了禦前。
因為高俅被打入死牢,殿前司便由都指揮使馮玉負責,侍衛親軍步軍司以前由鄭皇後的兄弟負責。
鄭皇後使用巫蠱之術害人,徽宗便讓康王趙構統領侍衛親軍步軍司。
這個康王趙構,就是後來建立的南宋的。
武鬆和秦王趙楷站在兩邊,太監楊戩站在徽宗身後。
原本這個楊戩被一同打入死牢,後來小太監說情,徽宗又把楊戩放出來了,繼續跟著自己。
因為思來想去,楊戩似乎與此事無幹。
武鬆也不爭執,畢竟徽宗不是明君,說了白說。
“怎的,捉不到那三個刺客?”
徽宗開口,四人齊齊低頭,不敢回話。
“廢物!”
“將蔡居厚三族全部殺了,要殺幹淨。”
“還有蔡居厚送來的那些個人,都殺了,不可走漏!”
“還有宋江那些人,都殺了,都是賊寇!”
武鬆在一旁聽著,並未開口。
如今宋江麾下那些人,沒有武鬆的熟人,死了就死了,無所謂。
“那三個刺客,甚麽來路,沒有查到麽?”
開封府府尹滕忠上前一步,回道:
“回聖上,那三人似乎從兩浙路而來,與方臘有關。”
“方臘?就是睦州造反的那個方臘麽?”
“正是,那和尚似乎是方臘的國師鄧元覺,喚作寶光如來的。”
“豈有此理,反賊竟然想刺殺我!”
徽宗轉頭看向武鬆,說道:
“武愛卿,朕封你為征南大元帥,替我剿滅方臘!”
武鬆轉身拜道:
“微臣領旨。”
“你速去準備,務必將方臘的首級,還有那三個刺客的首級帶來,將他們懸掛於城門示眾。”
“微臣領旨,微臣告退。”
武鬆退出延和殿,回家裏準備南征方臘。
徽宗將四個人罵出去,然後回了後庭。
原本徽宗讓焦挺、燕青到禁中相撲,看著取樂。
因為此刻的事情,徽宗停了相撲,焦挺被趕出去,燕青回了盧俊義家中。
燕青很高興,他並不想陪著徽宗,隻想跟著盧俊義。
徽宗的聖旨傳到驛館,聽說要把他們都殺了,宋江驚得麵無人色。
黑旋風李逵聽了,跳將下來,大罵道:
“那刺客行刺,與我等何幹,就要殺了我等!”
“招安、招安,要做大官,做了個殺頭的鳥官!”
“如今要殺了我等,不如反了,殺進皇宮,奪了鳥皇帝的位子!”
“他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他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
宋江聽到這裏,唬了一跳,指著李逵罵道:
“你這黑廝住口,在這京師,你無有軍馬,殺得了誰!”
眾人都焦躁,秦明說道:
“此事蹊蹺,必定是武鬆陷害我等。”
秦明如此一說,宋江當即附和道:
“不錯,那武鬆與我等不和,定然是他趁機栽贓陷害!”
“可憐我等一片忠心,卻被奸臣武鬆殘害,要我等兄弟都死絕,可恨、可恨!”
眾人都罵武鬆狠毒,叫嚷著要殺了武鬆。
智多星吳用說道:
“事情緊急,再罵武鬆也沒用,須找宿太尉進宮分辯。”
“若再拖延,我等斷無生路。”
宋江點頭道:
“學究與我同去尋宿太尉。”
兩人匆匆忙忙出門,去找太尉宿元景。
其他人各自備了兵器,守在驛館裏。
很快,殿前司的禁軍到了驛館,要來捉拿梁山賊寇。
小旋風柴進到了門口,對著都指揮使馮玉拜道:
“馮將軍,我等是投靠太尉招安的,如今太尉被武鬆陷害,我等也是被武鬆陷害,懇請向聖上明言我等冤屈。”
馮玉無奈道:
“太尉尚且不能自保,我如何能替你等分辯。”
“已有聖旨在此,將你等全都殺了。”
“這裏是京師,你等若要反抗,誅滅九族。”
“早早投降,受那一刀,好過滅族之禍。”
李逵提著板斧跳將起來,罵道:
“入娘撮鳥,忘了在梁山被老爺如何打的。”
“你便有十萬兵馬,老爺不怕你。”
馮玉跟隨高俅圍剿梁山的時候,吃了梁山的虧。
如今李逵舊事重提,倒是惱了馮玉,罵道:
“你這黑廝賊性不改,著實該死!”
“梁山賊寇抗旨謀反,都殺了!”
禁軍持刀上前,李逵渾然不懼,提著兩板斧上前廝殺,驛館登時成了戰場。
且說宋江、吳用兩人匆匆到了太尉府,找到宿元景。
說了事情原委,宿元景大驚道:
“那刺客與你等梁山何幹,江陵侯斷不會進讒言。”
宋江一口咬定是武鬆陷害,宿元景慌忙進了宮,找到徽宗勸說。
徽宗在氣頭上,不肯收回旨意。
宿元景勸道:
“如今遼國內亂,正是用人之際。”
“不如將他們發配到大名府充軍,若是立了軍功時,再赦免他們。”
徽宗想了想,充軍刺配和死刑差不多。
且讓他們到大名府去出力,對付遼國也好。
這些時候,聽聞遼國屢屢被金國擊敗,是個好時機。
“那便讓他們去大名府充軍,即日就走,不得拖延。”
正說著,太監匆匆來報,說梁山眾人抗旨,在驛館和殿前司禁軍廝殺。
徽宗大怒,宿元景急忙請旨去安撫。
出了皇宮,到了驛館,宿元景把宋江、吳用找來,下令兩邊停了廝殺。
宿元景進了驛館,傳達了旨意。
李逵聽完後,罵道:
“是你這老倌兒將我等招安到京師,說甚麽有官做。”
“如今要將我等刺配大名府充軍,老爺回梁山山寨快活,何必去那鳥大名府。”
宋江罵道:
“將這黑廝拖下去。”
幾個人將李逵強拉下去。
宋江說道:
“武鬆那廝如今掌控朝廷權柄,高太尉雖有心保舉我等,也是不濟事。”
“我等都是忠良之士,再不可做那謀逆的事情。”
“聖上命我等去大名府,也是立功的意思。”
“待日後有了功勞,自有封妻蔭子的一天。”
宋江苦苦勸說,柴進、呼延灼、關勝這些人還想做官,沒有反對。
而母大蟲顧大嫂一眾人已經寒心,不想再去。
當然,人還在京師,如果抗旨,必定不得好結果。
所以,除了李逵罵罵咧咧,當場無人反對。
見眾人如此,宋江說道:
“我等今日便前往大名府,必要立功回朝。”
宿元景好言撫慰,馮玉擔心宋江逃跑,請示徽宗後,點了三千禁軍守著宋江往大名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