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事先提醒,各自立功

字數:5354   加入書籤

A+A-


    “童貫,我如何說的是屁話?”
    武鬆轉頭看向童貫,語氣冰冷。
    聯金滅遼就是錯誤的,就像後來的聯蒙滅金一樣。
    當然,因為武鬆是穿越者,對曆史看得通透,而身在局中的人,很難看破迷霧。
    對於童貫的無知,武鬆沒有嘲諷的意思,也沒有必要。
    武鬆此舉,隻是在朝堂上先說出自己的看法,等以後出了事,大家可以做個見證,免得說武鬆知而不言、坐觀成敗。
    童貫指著武鬆冷笑道:
    “那金國自東京道起兵以來,打得遼國官軍聞風喪膽,遼國滅亡指日可待。”
    “不過,你可知那金國兵馬有多少?”
    童貫得意地看著武鬆,又得意地看向其他大臣,說道:
    “我已問過了,那金國的兵馬不過萬餘罷了。”
    聽了童貫的話,朝堂大臣都很驚訝。
    把遼國官軍打得節節敗退的金國軍隊,居然隻有一萬多而已。
    童貫得意,繼續說道:
    “那遼國如今徒有虛名而已,金國萬餘兵馬可以破遼。”
    “我大宋兵馬二十萬,難道打不過遼國麽?”
    “你自領兵去平定那方臘,我等自有妙策滅遼國。”
    高俅捂著臉,嘲諷道:
    “西夏不過是撮鳥小國,待我等滅了遼國,也要封侯。”
    武鬆冷笑,對著徽宗拜道:
    “若是高俅、童貫等人滅了遼國,請聖上封他們王爵。”
    武鬆這話說得朝中大臣都很震驚,童貫聽著卻很憤怒,指著武鬆罵道:
    “武鬆,你莫要猖狂,這天底下並非隻有你會用兵。”
    “我便預祝公公出兵大捷。”
    童貫是個太監,武鬆這樣說,童貫氣得半死,又無法反駁。
    太監就是太監,割了就是割了。
    徽宗知道兩邊矛盾多,不管兩邊互相嘲諷。
    楊戩走上前,對著徽宗說道:
    “聖上,高太尉等出兵遼國,武鬆出兵方臘。”
    “不如打個賭,看誰先平定。”
    高俅馬上叫道:
    “方臘不過區區反賊,直個甚麽,豈能與我等滅遼相比。”
    武鬆說道:
    “無須比誰先平定,隻要你等滅了遼國,我武鬆便告老還鄉。”
    高俅聽了,大喜道:
    “君前無戲言。”
    武鬆深吸一口氣,高聲歎息道:
    “亂天下者,蔡京、高俅、童貫、楊戩四人,待到天下大亂時,我必手刃你四人,以謝天下!”
    高俅、童貫和楊戩三人聽了,頓時暴怒,指著武鬆罵道:
    “我等忠君之臣,你竟敢毀謗。”
    “聖上,請將武鬆革職論處。”
    “武鬆,你好生猖狂,待我等滅了遼國,必要殺了你!”
    蔡京、高俅的黨羽紛紛走出來附和:
    “我大軍未出征,武鬆便說不吉利的話,此乃沮師!”
    “請求聖上處置武鬆,不可讓此等狂悖之徒居於朝堂。”
    “請聖上處置武鬆...”
    朝堂亂紛紛,盧俊義等人冷眼看著。
    他們都是心裏有數的,知道武鬆所言定然不會錯。
    秦王趙楷走出來,說道:
    “父皇,江陵侯自入朝以來,所料之事,從未錯過。”
    “滅遼固然好,也須謹慎,切不可輕敵冒進。”
    徽宗看向武鬆,仔細想了想,也的確如此。
    “高俅,武愛卿所言亦有道理,萬不可輕敵。”
    定王趙桓走出來,看著趙楷說道:
    “秦王,你休要危言聳聽,他武鬆平定江陵府,我等平定了梁山。”
    “他武鬆能滅西夏,我等也能滅掉遼國。”
    趙楷說道:
    “皇兄,驕兵必敗。”
    趙桓冷笑道:
    “你莫要自傲,那滅西夏都是武鬆做的,你有甚麽本事。”
    “待滅了遼國,我的功勞比你多。”
    趙楷無語了...
    中書侍郎蔡攸在一旁聽著,一直沒說話。
    到了這時,蔡攸走出來,說道:
    “何必在朝堂上爭吵,武鬆領了南征方臘的差事,老狗領了滅遼的差事,各自用兵便了。”
    “若是做得不好,就該殺頭,再不能如當初進攻西夏那般,打了敗仗不認。”
    童貫聽了,怒道:
    “蔡攸,你有甚麽能耐,敢說我的不是。”
    “老閹人,你損兵十萬,說錯了麽。”
    童貫氣得麵皮鐵青,大罵蔡攸不孝子。
    徽宗抬手道:
    “罷了,那便如此,江陵侯出兵南下,蔡京、高俅北上征遼,各自立功。”
    徽宗下了旨意,兩邊都停了不再多說。
    又說了些其他的事情,各自散朝。
    出了朝堂,蔡攸趕上武鬆,不滿道:
    “武鬆,那方臘算甚麽東西,你要親自去。”
    “那遼國眼見著就要滅亡,你不去爭功,難道坐看老狗立功麽?”
    蔡攸擔心他老爹立功後,回到朝堂繼續做太師,那他就慘了。
    父子二人形同水火,蔡攸最見不得蔡京立功回來。
    武鬆停下來,說道:
    “蔡中書,遼國必定滅亡,但蔡老狗絕對立不得功勞。”
    “不僅如此,蔡老狗必有大禍臨頭。”
    蔡攸看著武鬆,假裝若有所思,說道:
    “你說話從來都不錯的,我便信你。”
    武鬆笑了笑,和趙楷、張吉、何正複一幫人先回內閣議事。
    高俅、童貫兩人出了朝堂,看著武鬆走了,嘴裏罵罵咧咧:
    “武鬆那廝以為隻有他會打仗,可笑,老爺我曾跟著先帝征伐,不比他懂用兵。”
    “且喜聖上讓武鬆去征伐方臘,這滅遼的大功,合該我等占了。”
    “不錯,隻待滅了遼國,我等立了大功,也可封侯封王。”
    “待太師回歸朝堂,定要殺了武鬆那廝。”
    兩人罵了一回,高俅、童貫準備往大名府去。
    京師這邊由楊戩看著,高俅、童貫兩人打算到前線立功。
    武鬆到了內閣。
    趙楷、張吉、盧俊義、何正複、何運貞和歐陽雄坐下來。
    武鬆說道:
    “聖上在朝堂上點了我做征南大元帥,事情不能耽擱。”
    “我今日便開始調動兵馬,往江寧府集結。”
    “京師由親王坐鎮,張叔、何叔看著。”
    趙楷說道:
    “二郎去便是,無須擔憂,兵馬糧草都不缺的。”
    武鬆看著趙楷,心中突然有一絲不安。
    “蔡京、高俅做事不擇手段,我看那趙桓也是陰險之人,你在京師須仔細,莫要著了道。”
    趙楷笑道:
    “我是秦王,他們怎敢對我下手。”
    “你須仔細,不可大意。”
    “曉得了,二郎放心去。”
    武鬆草擬調令,蓋了內閣和樞密院的章子,送到徽宗那裏。
    徽宗隨手簽了文書,蓋了玉璽,兵馬糧草開始調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