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鎮國大將軍,陣斬厲天閏
字數:5124 加入書籤
扈三娘正要動手,聽到武鬆的聲音,趕忙停下來。
厲天閏見武鬆策馬上前,心中暗暗警惕,問道:
“你莫不是要親自動手麽?”
武鬆的厲害,厲天閏從方貌那裏聽過。
要殺了武鬆,厲天閏著實沒有把握。
武鬆攔住扈三娘,對著厲天閏笑道:
“方才三娘已經殺過一場,你再來廝殺,便是車輪戰。”
“你換了人,我也換人。”
武鬆回頭,喊道:
“林師兄,你來如何?”
林衝策馬出陣,到了武鬆身邊,看著厲天閏,說道:
“正好,這廝用槍,我也用槍。”
扈三娘扯了扯武鬆的胳膊,說道:
“二郎,我不懼他,再讓我殺一個。”
武鬆笑道:
“他城內大將不多了,讓林師兄借他人頭立功。”
扈三娘覺得也有道理,她一個女子,不需要那麽多軍功,林衝不一樣,他需要立功。
雖然大家都知道武鬆要造反了,但戰場多殺幾個,林衝也可以提升官階。
倒不是林衝想要在朝廷怎麽樣,而是官階上去了,把高俅踩在腳下,心裏舒坦。
“那便讓給林教頭。”
扈三娘撥馬回陣,林衝到了陣前。
厲天閏一直聽著武鬆的交談,心中怒火熾盛,手裏長槍抬起,指著武鬆罵道:
“你這廝竟敢如此小覷我!”
武鬆笑道:
“怎的小覷你?我林師兄乃是八十萬禁軍總教頭,死在他的槍下,也不辱沒了你。”
林衝笑道:
“師弟過獎了,我林衝不會別的,隻會槍棒。”
“恰好你也是個用槍的,便與你廝殺一回。”
厲天閏大怒,罵道:
“老爺我先殺了你,再殺武鬆這廝。”
說罷,厲天閏挺著長槍,就來與林衝廝殺。
兩馬相合,兩杆長槍就地捉對廝殺。
武鬆後退幾米,靜靜看著。
城頭上,方貌見林衝和厲天閏廝殺,大叫不妙:
“這林衝是八十萬禁軍總教頭,在那梁山泊的時候,也是個大頭領。”
“厲天閏與林衝廝殺,隻怕要被他戳死。”
方天定聽了這話,頓時緊張起來,兩手扶著牆垛,緊張地往下看。
林衝槍法精湛,揮舞之間,長槍翻滾,十分淩厲。
厲天閏的槍法也不俗,迎著林衝一陣好殺。
兩邊都在擂鼓助威,鼓聲隆隆,陣前士兵紛紛呐喊。
殺了十幾個回合,未分勝負。
城頭上,方天定見林衝厲害,回頭悄悄使個眼色,身後一個偏將走出來,悄悄拉開弓箭,瞄準林衝。
見到有人彎弓,武鬆早已提防,指著城上罵道:
“放冷箭的不是好漢!”
那人見被發現,索性不再躲藏,對著林衝就是一箭射下。
林衝正在與厲天閏廝殺,聽見武鬆喝罵時,早抬頭看向城門,厲天閏卻趁機一槍刺來,林衝慌忙側身躲避,冷箭恰好射中戰馬。
坐下戰馬中箭受驚,林衝被掀翻落地,厲天閏提槍來搶,想殺了林衝,武鬆早已策馬襲來,大喝道:
“無恥賊廝!”
厲天閏連忙提槍來刺武鬆,卻被一刀蕩開長槍,另一口刀斬斷厲天閏坐下戰馬脖頸,戰馬撲的墜地,厲天閏也被掀翻落馬。
得了這個空隙,林衝從地上翻身爬起來,抓起長槍,一槍戳中厲天閏屁股,厲天閏慘叫,武鬆抬手一刀,斬下厲天閏首級。
方天定見偷襲不成,反折了鎮國大將軍厲天閏,氣得破口大罵:
“陣前放對廝殺,你居然兩個並一個,端的不要臉皮!”
林衝也是氣得破口罵道:
“你既要與我放對廝殺,如何放冷箭偷襲我!”
“若是不服,便下來再與我廝殺,休要放那冷箭!”
方天定氣得大喊放箭。
城上兵馬狂射亂箭,武鬆、林衝拿了頭顱,退回陣前。
魯智深罵道:
“那賊廝不是個講信義的,不可與他們放對鬥將。”
林衝點頭道:
“若非二郎看著,我已中了他們的暗算。”
陣前斬了方天定兩員戰將,其中一個還是鎮國大將軍厲天閏,已經挫動賊兵銳氣。
接下來就是強攻城池了。
武鬆盡量避免士兵消耗,但是總有強攻的戰鬥。
回頭對朱武說道:
“軍師,開始攻城吧。”
朱武得令,當即上了指揮高台。
拔出一杆紅色令旗,朱武搖動令旗,戰鼓擂響。
攻城軍隊推著戰車往前。
蘇州城周圍有寬闊的護城河,要想攻下城池,必須先填平護城河。
就像當初方貌強攻潤州城,也需要先填平護城河。
戰車有幾個大輪子,前方是巨大的木板,用來抵擋亂箭、火銃。
後麵則是士兵背負土石,跟著戰車往前走。
幾十台戰車推著往前,後麵的士兵搬運土石填塞護城河。
方天定見了,下令放箭。
武鬆回頭,指揮霹靂營的炮兵對著城頭射擊,掩護軍隊攻城。
彈丸從炮口飛出,轟擊在城牆上,被擊中的賊兵身體碎裂。
城頭上的亂箭也好似秋雨般落下,官軍紛紛倒地。
武鬆坐在馬背上,看著廝殺,麵無表情。
所謂慈不掌兵,戰場廝殺總要死人的。
愛兵如子,用兵如泥。
為了戰鬥的勝利,該犧牲的時候就要犧牲。
戰鬥從上午開始,一直持續到下午,護城河終於被填了一半。
日落黃昏,武鬆下令收兵。
大軍就在城外駐紮,明日再戰。
方天定望著武鬆大軍退去,下令加固城防,準備明日再戰。
回到府衙,方天定坐下來,說道:
“武鬆那廝強攻城池,今日雖然未曾攻破,卻也填了大半的護城河。”
“明日再戰時,隻怕要攻到城上來。”
“你等有甚麽計策,可破了武鬆?”
手下諸將都不言語。
見眾將如此消沉,方天定不悅道: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父皇給你等富貴,到了這時候,你等不出力麽?”
一個偏將起身,對著方天定拜道:
“末將願今夜劫營,定要破了武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方天地24將之一的王仁。
“末將願意同往。”
又一個將領起身,此人喚作崔彧,也是24將之一,和王仁交好。
見有人願意出頭,方天定喜道:
“好,我便與你們2萬兵馬,今夜劫營去。”
“若是成了,我便出城接應你們。”
兩人領了軍令,各自去點了1萬兵馬,隻等晚上劫營。
